《无事生非》中《圣经》文化原型解读
2011-08-15滕芳
滕芳
《无事生非》中《圣经》文化原型解读
滕芳
《无事生非》是世界最杰出的大文豪威廉·莎士比亚一部喜剧作品,内容有趣,并富有哲思。用加拿大著名文学批评家诺思洛普.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从圣经原型的角度出发,试图分析《无事生非》中的结构和人物形象,以阐示这部小说中所体现的基督教精神。
圣经原型;结构;基督教精神
Much Ado About Nothing is a comedy by William Shakespeare,the greatest writer in the world.The play is amusing and full of philosophic thinking.The paper is an attempt to explore the archetypes in relation to the Bible in the narrative and the characters in the play by applying Canadian famous literary critic Northrop Frye’s theory,the archetypal literary criticism and interpret the Christian spirit in the play.
原型批评是20世纪50、6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批评流派。它的主要创始人是加拿大著名思想家和文学理论家诺思洛普·弗莱。弗莱在荣格的精神分析学,尤其是其“集体无意识”学说和原型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神话发现了文学中的“无意识结构”——“原型”——而建立起他的原型批评,并使之成为一种产生了巨大影响的文学批评理论。
一
读过《圣经》的人都知道,它的大致结构可以概括为伊甸的和平——撒旦的诱惑——人的堕落——对人子的拒绝——人子受死,被钉十字架——人子复活,并得永生。而《无事生非》剧中,希罗是真善美的化身,以耶稣为原型;蛇,即撒旦,是罪恶的象征,是唐约翰的原型;人对上帝怀疑导致人的堕落,并且后来对人子的拒绝和侮辱,是克劳底欧对希罗的爱的怀疑,及对她的攻击;希罗忍辱“死去”的原型为人子受死:她的“复活”为人子复活。
下面,我们从故事发展的阶段来具体分析:
l、伊甸的和平
上帝造天地万物又造了人,叫亚当。又造夏娃。上帝把他们安置在伊甸园中。那里有悦目的树丛,甜美的果子,淙淙的河流。上帝说,园中的果子可以吃,但善恶树上的果子不可吃,吃了必定死。
2、撒旦的诱惑
蛇对夏娃说:“你们不一定死,……你们吃(善恶树之果)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们便如上帝能知善恶。”夏娃听信了蛇的话把果子给了亚当。人在伊甸园中的快乐生活从此结束,开始了“第一个罪和罪的惩罚”,被耶和华上帝打发出伊甸园,回到他们所自出的土地。
3、人的堕落及拒绝人子
夏娃虽然知道上帝的禁令,但因信心不足,禁不住蛇的引诱,终于堕酿成恶果,与亚当一同被遣到人间。
4、耶稣受死,被钉十字架
众人将耶稣解到衙门,兵丁侮辱他,犹太人不信他是他们的王。他被钉十字架后,兵丁拈阄分他的衣服,又有人用枪扎他的肋旁。
5、人子复活
耶稣死后第三曰,人们发现坟墓里只剩下他的衣服。耶稣复活后,先向马利亚显现,又向他的门徒显现,使徒们终于认识了主,“拜他,大大地欢喜,常在殿里称颂神。而希罗的事也真相大白,她的芳容又重现在克劳底欧心中。希罗“复活”,在大家的祝福中与克劳底欧举行了婚礼。
二
实际上,沙士比亚的许多剧本都是根据旧的故事改变的。他以点石成金的手段使粗糙的情节成为动人的戏剧,《无事生非》剧故事的来源是意大利小说家Matteo Bandello的一篇小说,小说中故事的顶点是午夜幽会一景,但在沙剧中,却被改为口头描述,并且把“教堂当众拒婚”,希罗受辱一场“大肆渲染”,成为全剧高潮。
从以上对《无事生非》剧的结构和人物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这个结论:《圣经》即为《无事生非》的原型。《圣经》作为一个原型模式,表面上与《无事生非》没有联系,但对它的作用是“反映作品的叙述和意象表层之下的内容”(弗莱)。然而该剧中的主要人物仍然是希罗与克劳底欧。他们的悲欢离合也就是黑暗遮盖光明,光明又冲破黑暗的故事,是失去信心,又恢复信心的故事,是原型模式在文学中的反映的一个典型。
注释:
① 本条注释及文中以下《圣经》中选文皆出自《圣经》,中国基督教协会,1985.
② 本条注释及文中以下选文皆出自 《无事生非》,《莎士比亚全集》第2卷,梁实秋译,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6.
参考书目:
1.《神话 — 原型批评》,叶舒宪选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2.C.G.Juang,“The Principal Archetypes”,in R.Ellman&C.Feidelson,Jr.ed.,The Modern Tradition,Backgrounds of Modern Literature,New York:Oxford Univ.Pr.,1965.
3.C.G Jung, “The Concept of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in Walter K.Goden ed.,Literature in Critical Perspectives:An Anthology,New York:Meredith Corporation,1968.
4.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 and Archetypes,in R.Ellmann&C.Feidelson,Jr.eds.,The Modern Tradition,Backgrounds of Modern Literature,New York:Oxford Univ.Pr.,1965.5.N.Frye,“The Archetypes of Literature”,in Lodge.
滕芳(大连大学 英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