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民族传统艺术现当代价值研究的视野及方法

2011-08-15李钢音李星泽

山花 2011年18期
关键词:贵州民族价值

李钢音 李星泽

21世纪,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的当代文化,呈现出多元、纷繁、城镇化和商业化等格局。受政治意识形态、经济市场化、文化媒体化及高科技的影响,当代文化的时代环境、文化思潮、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识,均表现出变幻多端的特点。并且,由于影视、网络等现代媒体的传播,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和渗透也进入了新的时代。在这一背景下,依附于漫长的农耕文明和山地生态的贵州民族传统艺术,正面临着全新的历史语境的考验,无论是其延续与传承的内容和形式,还是重塑与传播的媒介和方式,都受到强烈冲击,并随之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世界范围看,文化愈加成为一个民族最为重要的标识。“对于一个经济持续增长、正在迅速崛起的当代中国,国家文化艺术形象的重塑与建设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1]。而作为地处中国西部的民族省份贵州,在以中原文化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图景中,或在以市场为先导的当代文化状况下,民族传统艺术都是贵州最大的文化潜力和资源,其意义和价值日益凸显,十分重要。

贵州是中国最具文化多样性的地区。由于民族众多、山高水长、地理偏远,这里延续和保存着从远古到现代的复杂多变的文化形态,其风俗、艺术和语言等不一而同。迄今贵州已拥有4个国际性民族生态博物馆,39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1项54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8万个民族文化旅游村寨,不可移动文物15932处,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级名录1项、国家级名录62项(101处),国家级传承人46人[2]。而贵州民族传统艺术的范畴,则包括了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水族、仡佬族、土家族等民族的歌舞艺术形式,以及民族戏曲和曲艺、民族工艺、民俗风情、民间习俗等丰富多样的文化艺术事项,在学术和文化艺术界素有“歌舞海洋”,“文化千岛”之谓,是民族价值观、思想力和审美风格的体现,也是贵州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重要条件。

当前,贵州省正在迅速推进城镇化、工业化的经济格局转变,这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极大的影响。如何在当代文化的背景和地区发展的形势下,重新估量和确立贵州民族传统艺术的精神内涵和价值,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且具有人类学、历史学和泛文化意义的课题。

贵州民族传统艺术的历史演变和地域特点,是以山地农耕文明为承载的,“是一种没有主体、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相互杂错、相对完整、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构成”[3]。时代发生了巨变,民族传统艺术生存的土壤也迅急地改变,乡土生活的形式和内容都在日新月异,因此,我们也亟待探索贵州民族传统艺术的延续、培养和传播等诸多课题。而其中的核心问题,就是解决对贵州民族传统艺术当代性的理性认识和评价,确立贵州民族传统艺术的文化立场、价值判断和文化自信心。唯其如此,我们才能以新的视野和方式,来观照贵州传统民族艺术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有利于我们对民族传统艺术的定位、把握与弘扬,也有利于引导贵州民族传统艺术逐步完成品牌的塑造和传播,引发关注,进入市场,从而获得更好的保护和发展。

就贵州民族传统艺术的存在和发展现状而言,一方面,贵州拥有千姿百态、源远流长、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艺术样式,“贵州绚丽多彩的民风民俗、民族歌舞、民族工艺、民族服饰、民族宗教、民族节日、民族建筑、民族文物、民族戏剧、民族音乐、民族语言、民族文字等,向外界展示了一个千姿百态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博览会”[3]。另一方面,贵州民族传统艺术仍然面临严峻的传承与创新的问题。比如目前就普遍存在着少数民族有形文化的流失与衰退、服饰的变化和趋同、语言文化的萎缩、民族歌舞的消失、民族习俗和道德的弱化等现象;而在传承和保护、开发和利用等方面,也存在着定位不明确、盲目跟风、力量分散、优势培育和产业组合相对滞后等弊端。这些问题若不能有效解决,将对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特性和延续性、形成长久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产生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

当代文化的一大特征,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我们只有对国内外文化的发展趋势和特点进行研究,吸收和借鉴国内外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才能确定贵州民族传统艺术的地位、方向和保护与传播途径。因此,把握贵州民族传统艺术现当代价值和特质,不仅要对贵州民族艺术现有的文化积累进行比较和评价,尤为重要的,是对其生存、延续和发展的状况进行分析和评测,深入了解贵州民族艺术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避免理论和实践上跟风、盲目或褊狭。

贵州文化理论界历年来对贵州民族传统艺术的研究获得了丰富的成果,总体而言,这些研究更侧重于对其历史源流、艺术演变和风格及区域特点的研究,而对于贵州民族艺术发展的战略前瞻性、文化建设的社会系统性、文化传承的创新性、文化开发的市场针对性等重要问题的研究,尚嫌缺乏。关于这一点,我们也需首先解决对于贵州民族传统艺术的现当代价值的认识,着眼于新世纪中华民族文化建设的趋势和潮流,关注当今世界人类文化发展的方向和特点,从哲学、人类学、当代艺术史、文化市场学的视野,为贵州民族传统艺术提供全面而系统的现当代价值研究与评估。

当代的文化研究,已经跨越了许多的学科边界,成为“文化学、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考古学、文物学、语言学、文学、各门艺术学、宗教学、美学、伦理学、哲学、法学、政治学,乃至经济学、管理学、新闻传播学等几乎全部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共同关注的领域”[4]。贵州民族传统艺术现当代价值的研究,同样是一个多学科的面向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综合课题。对这一地域和民族传统艺术的价值探讨,首先要基于世界和中国当代文化的背景,在总结贵州民族传统艺术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研究贵州民族传统艺术对于当代中华民族文化乃至人类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分析贵州民族传统艺术在文化趋同时代中的艺术个性的承扬和传播;为贵州民族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提供科学、可行、合理的现当代价值研究和判断;为贵州民族传统艺术的文化开发探索准确而适宜的理论依据。

我们认为,研究贵州民族传统艺术的现当代价值观,出于当代文化的视野和立场,需引入并考虑以下的内容:

1.当代中国文化背景下的贵州民族传统艺术;

2.贵州民族传统艺术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价值呈现;

3.贵州民族传统艺术在人类学、宗教学、民族学、艺术史方面的精神和文化价值研究;

4.贵州民族传统艺术对于贵州民族文化的传承、开发与弘扬的重要价值;

5.当代贵州民族传统艺术在文化竞争时代的特殊性、生命力和开发价值研究;

6.当代贵州民族传统艺术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分析及其打造策略的得失分析;

7.基于贵州民族传统艺术现当代价值的贵州民族文化发展方向和途径研究。

对上述内容的研究,应秉持如下的思路和方法:

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一概念,并非是指民族传统艺术的艺术个性和形式、风格等表面特征,而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中与人类共性相通的核心内容。贵州的民族传统艺术,由于地域环境和历史演变等原因,往往自成独立的艺术生态和系统,是一个民族对世界、生命和人生的艺术感悟和表达,具有人文和人本的精神价值和普遍意义。我们要从贵州民族传统艺术的历史源流、地域特点和审美个性中,看到它蕴含的人类生活、生命和生存的普遍意义,这样才能找到贵州民族传统艺术中最动人、最持久、最有力量的内核。对于当代条件下的贵州民族传统艺术而言,这是形成其重要价值的基本点,也是探讨贵州民族传统艺术的出发点。

二、探讨贵州民族传统艺术作为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的精神价值,研究其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作为贵州文化发展的宝贵财富和重要源流的现当代价值,应在全面系统地分析贵州民族传统艺术的人类学和文化史价值的基础上,总结其真正具有当代意义和价值的部分,加以新的诠释,丰富其精神内涵,力图让贵州民族传统文化现当代价值的研究,与当代文化精神、审美需要、价值观念和艺术实践形成有效衔接。

三、贵州民族传统艺术是贵州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部分,它是千万年农耕文明和山地文化的积累,在今天急遽改变的生产与生活方式面前,这些文化正在流失和变异,在整理保留的同时,确立其精神价值也属当务之急。民族传统艺术的文化价值,是由一个民族的艺术观念所决定的,而其中起作用的又是哲学观念。因此,研究如何确立贵州民族艺术的现当代价值的思想方法,研究重新认识贵州民族传统艺术的视角和态度,研究以怎样的思路推动贵州民族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这对于树立贵州民族文化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四、对贵州民族传统艺术的现当代价值研究,要充分考虑其在经济、文化、旅游、传媒等方面的价值。在探寻其精神理论价值的基础上,引入贵州民族传统艺术的当代创作定位、品牌推广、市场运营等因素,探讨贵州民族传统艺术中含藏的包容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特征,研究如何将新的理念、思维、态度和价值观融入到贵州民族传统艺术的繁荣发展之中。

总之,研究贵州民族传统艺术的现当代价值,要在全面总结贵州丰富多样的民族传统艺术和过往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在当代世界和中国文化背景下,如何重新确定贵州民族传统艺术的精神价值、文化坐标和艺术品质;与全国范围内的民族传统艺术进行比较性研究,寻找具有地域特征和鲜明辨识度的文化价值,探索如何建立与培育贵州民族传统艺术现当代价值的特殊性和普遍性,为贵州民族传统艺术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和繁荣,提供哲学、人类学、文化学和艺术史的理论定位,力图对广泛的艺术实践、推广和拓展产生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同时,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当代文化、当代文化市场、民族文化的弘扬和传播等大视野来进行思考,考虑其在今后的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可塑性和可操作性,考虑其对于筑牢民族传统艺术发展的根基,搭建民族文化交流平台,创新民族传统艺术拓展模式应具有的作用和意义,从而为当下和未来的文化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贵州民族传统艺术,是贵州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在纷繁而多元的当代文化图景和激烈的文化竞争中,植根于农耕文明和山地文化的贵州民族传统艺术,亟待探索和确立基于哲学、人类学、艺术史、文化市场学等学科的现当代价值,这样才能树立贵州民族传统文化的当代文化立场、精神和文化自信心,从而以适应时代需求的创新精神来定位和打造贵州民族传统艺术,传承光大民族文化,拓展文化市场,传播文化价值。

[1]冯远.艺术的国家形象[A].2002—2003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论评[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2]上海世博会贵州文化周专刊[Z],贵州都市报,2010-10-8.

[3]谢彬如.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保护的理论与实践[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10.

[4]刘大椿,潘睿.2008—2009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贵州民族价值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贵州,有多美
沉醉贵州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我与贵州茶一起
多元民族
一粒米的价值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给”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