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迟来的荣誉

2011-08-15宗合

青春 2011年11期
关键词:特朗瑞典文学院隆德

【本刊综合讯】时隔37年后,瑞典人把诺贝尔文学奖搬回了自己家: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10月6日下午1点,瑞典文学院宣布2011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为二战后斯堪的纳维亚最重要的作家之一、80岁的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这也是近10年来诺奖第八次颁予欧洲区的作家。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Tomas Transtromer),瑞典诗人,1931年生于斯德哥尔摩,是公认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师。1954年发表处女诗集《17首诗》,先后共出版 《途中的秘密》、《半完成的天空》、《看见黑暗》、《小路》、《为生者和死者》、《悲哀贡多拉》等诗集。1990年中风致半身瘫痪后,仍坚持写作纯诗。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生活简单,从斯德哥尔摩大学心理学系毕业后,一直边写诗,边在社会福利机构担当心理咨询员。

结果公布后,守候在现场的媒体发出了一片欢呼。瑞典文学院终身秘书彼得·恩隆德代表瑞典文学院发表颁奖词,称赞特朗斯特罗姆“通过其凝炼、通透的意象,为我们带出了通往现实的崭新路径”。尽管诺奖历来不设候选名单,评奖过程也从不对外公布,但瑞典老诗人获奖的呼声近年来在出版界和传媒界一直走高——每年诺奖公布前都有大批瑞典记者守候在诗人公寓门外。

恩隆德表示,他给特朗斯特罗姆刚打过了电话,诗人听到消息“显得很惊讶”,他告诉恩隆德自己正歇着,在听音乐,“感觉非常好”。

之后,恩隆德代表瑞典文学院用英文接受电视台专访时,表示诗人创作虽然 “稀疏”(至今不过创作了200多首诗歌),但诗人在写作中经常包括了人生重大命题,如死亡、历史和回忆:“正是这些命题一起组成了人生的多棱镜,人类在此间才显得重要。在读过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以后,你从来不会感觉渺小。”谈到诗人的作品特色时,恩隆德称其“语言精美……他的作品简洁精准,隐喻鞭辟入里”。

特朗斯特罗姆的诗集已被翻译成近60种语言,其中包括了中译版 《特朗斯特罗姆诗全集》(南海出版社,李笠译,2001)和《特兰斯特罗默诗选》(河北教育出版社,董继平译,2003)。

猜你喜欢

特朗瑞典文学院隆德
康巴土司家族书写的历史寓言——以《布隆德誓言》《康巴》为中心的考察
孤独
今年要颁两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文学奖因性丑闻推迟颁发
处理性丑闻不当,诺贝尔文学奖遭遇危机
瑞典文学院又有两人因性侵丑闻辞职
世界名校
记忆看见我
中了美人计的海军陆战队队员
黑色明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