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图书馆的社会责任
2011-08-15■何媛
■ 何 媛
文章简述了图书馆社会责任的含义,阐述了图书馆事业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配合社会的进步,承担起改善民众信息观念和永久服务民众等多种社会责任,为提高全民族文化水平充分发挥作用。
一、图书馆的社会责任的概念
“图书馆的社会责任”这一概念,在不同的文献中有不同的阐述。笔者认为,“图书馆的社会责任”可以这样理解:面向整个社会,顺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图书馆分内应当完成的工作。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图书馆自己内部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是图书馆在外部要主动承担起社会各阶层中所负于的社会责任。也就是说,图书馆的社会责任非常明确,即以自身的优势资源与便利条件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教育、信息传播,并通过日常的具体的多样式的服务,使社会各阶层、各群体普遍受益,进而为社会的共同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图书馆内部的社会责任
(一)为读者提供满意的服务是图书馆最重要的一项责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读者的文化需求越来越多,正是读者需求的迫切多样使图书馆得以大显身手、展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个人素质的全面提升、生活情趣的满足、生活品质的提高,均有赖于图书馆良好的服务。我们要做的是:服务措施要到位,服务质量要高,服务效果要更好,让读者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图书馆的设施、布局,如优雅的馆舍环境,安宁肃静、清新整洁、典雅庄重的室内外气氛,使图书馆成为公众免费学习的场所,以及各项举措要尽可能考虑读者的便利,并更多的体现服务诚意与人性关怀,如免费办证、免费阅览、免费获取图书馆服务信息、免费浏览馆内电子资源、网上续借、短信提醒图书超期等服务,让更多读者享受了服务的便利及由此体现的关爱。
(二)收集和传播优质的信息资源也是图书馆的重要责任
随着网络的普及,信息的倍增,作为面向社会服务的图书馆应当积极组织、收集、整理适合本馆馆藏的各类优质信息资源与特色资源,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形式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地记录,使得这些原本分散的信息资源得以集中收藏。要让读者利用资源首先得让他们了解资源,就要通过不同渠道的宣传与推介,如定期新书推介、设立新书专柜、举办馆藏资源介绍等形式,使所有信息需求的读者都能得到他们所想要的信息资源,从而实现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
(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图书馆一项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图书馆应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根据本区域特点,主动参与到地方文献的保全、传播之中,担负起维持本地区文化特色和生存的作用,而且还要把宣传和介绍本地区优秀文化作为重要任务,有针对性地组织举办各种活动,宣传弘扬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采购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与保护的有关内容文献资料,强化社会公众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促使社会团体和个人积极参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激发社会对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消费的兴趣,像对有形文化遗产一样,争取社会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支持,使宣传起到对社会公众的推动作用。
(四)培养图书馆人的职业精神也是图书馆主要的社会责任
图书馆职责的履行靠的是全体员工素质、高效率的劳作,以及各项制度的完善与厉行。图书馆人的主要责任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1)制定管理制度的责任。制定图书馆内部管理制度,如岗位责任制、服务公约、服务用语等。图书馆好的业绩,好的服务必须要有好的制度来保证与推进。(2)遵守制度的责任。图书馆人不仅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要遵守本馆的有关制度要求,以及本馆的有关要求并把这些规、制度要自觉地、正确地落实到自己的工作实践中去。(3)自律的责任。图书馆人应以维护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发展为荣,以侵害读者合理合法权益为耻,管束图书馆工作人员不得有悖于图书馆事业的任何言行,若发现有此类言行,应坚决予以制止。工作人员要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尊重和维护读者的一切正当权益,保证不说出或不做出有违图书馆事业的言和行。图书馆人只有把自己的信念、追求定位于图书馆事业,充分认识到本职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才能确保图书馆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三、图书馆外部的社会责任
图书馆不仅是科学知识的传播阵地,而且也是政治思想的宣传阵地。科学文化飞速发展和进步正悄悄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环境和工作方式,图书馆应当倡导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开展各种各样的文化讲座、文化活动,科普知识展览及读书宣传周等公益活动,宣传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宣传读书成才,读书致富,读书再就业等先进典型;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法令,向读者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让公民认识到自身的权利与义务,让图书馆成为名副其实的没有围墙的学校。
(一)承担对未成年人的思想教育的责任
图书馆作为公益性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是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图书馆根据自身的特点,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的阅读氛围,还要根据每个年龄阶段的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引入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和图书文化,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搭建广阔的平台。如开展“我喜爱的一本书推荐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图文展览”“少儿新书推荐”“举办读书快乐营”等活动,把未成年人引入图书馆,开发图书馆新的读者群体,切实把培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建设落到实处。
(二)承担对弱势群体服务的责任
图书馆是为大众服务的机构。它保障社会大众每个人,特别是普通百姓、技术弱者、社会困难群体的知识和信息的获得权利。农民工是集经济、文化双重意义上的弱势群体,在国家重视农民工问题的今天,能否为他们提供良好服务,显然是关系社会稳定全局的大事。所以要充分利用图书馆这一公益性文化设施,发挥优秀书籍这一文化载体形式在提高农民工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方面的作用,使农民工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加强自身文化建设,为城乡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只有通过各种方式更好地为农民工提供知识援助,如举办农民工读者培训、开展农民工读书宣传周活动、开展图书爱心捐赠活动、办好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少儿图书馆等服务,才能使图书馆真正成为弱势群体的精神家园。
[1]李益群.图书馆责任主体及其责任[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9(5).
[2]刘红梅.谈公共图书馆为农民工服务之社会职责[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9(2).
[3]邱茂伟.公共图书馆服务的社会责任探析,图书馆学刊,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