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与策略分析
2011-08-15范文婷
■ 范文婷 孙 娟
一、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1、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做好教育工作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良好品德修养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榜样作用。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那样:“理想、原则、信念、兴趣、趣味、好恶、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准则在教师的言行上取得和谐一致,这就是吸引青少年心灵中的火花。”一个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所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和生活热情会感染给学生,有利于他们形成学习和生活的积极态度。一个对学生充满热爱期望的教师,会使学生形成较好的心理氛围,从而有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和促进心智成长。总之,一个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学生不仅会在心理上尊敬佩服老师,更会在言行上模仿老师。因此,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做好教育工作。
2、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教师道德品质的完善
与其他职业相比,教师职业道德关系是复杂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把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变成自己内心的需要和自觉的行为,为人师表。教育事业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教师要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而且还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和障碍,教师要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就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去面对苦难、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渐进发展过程,只有长期不懈地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才能形成优良的师德品质。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过程是提高教师道德认识、陶冶教师道德情感、磨练教师道德意志和培养教师道德习惯的四个环节的有机统一的道德实践活动的过程。通过这四个环节的有机配合,使得教师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3、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风尚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社会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水平不仅直接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关系到中华民族科学文化和道德水平的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以身示范,带动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教育工作过程中使得教师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有着多方面的接触,他们的思想、品德、行为、举止也会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社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策略
1、加强理论学习,奠定思想基础
良好的师德,必然建筑在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正确的教师职业理想的基础上。人们从事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需要知识,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学习。同样,改造主观世界,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同样需要学习。加强理论学习,将继承与创新结合是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策略。
2、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是研究道德的起源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认真学习伦理学可以帮助教师更深刻地理解师德要求的客观依据,加深对师德培养意义的认识,掌握师德修养的规律,认识师德要求的必然性、合理性,从而提高进行师德培养的自觉性。
(1)模范遵守宪法和其他各项法律法规,依法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因素的影响,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教师队伍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完善不能仅仅依靠自我锻炼、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来抵制和抗拒不良社会风气影响,还应当依靠外在的推动力促进教师道德品质的提高。因此积极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习《宪法》、《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学习各级部门对教师师德的具体要求,不断转变广大教职工的观念,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知法守法。
(2)严谨治学,使教育理论素养趋于深厚
教师要掌握好教书育人的本领,就必须学习教育科学理论,掌握教育规律,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这本身就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一个要求。同时,教师要学习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才能使教师从各种关系和联系中来认识和改造世界,认识社会和人生,从而更有利于在教书过程中育人,在踏实认真的学习中反思完善自己。
3、重视活动载体,加强实践体验
师德教育不能流于对教师简单枯燥的说教,教师的职业道德正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上形成和发展的,它反映了客观的教育活动对教师行为提出的要求,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去体验“德”、感悟“德”、实践“德”。
4、加强制度建设,构建长效机制
师德建设是一个长期工程,要保证常抓不懈、持久深入,必须靠一套有效的制度保障。坚持教师准入制度,要从源头抓起,把好入口关;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形成人人有任务、层层抓落实的责任网络;完善评议导向机制,把师德表现作为该单位领导的主要奖惩依据之一,同时与教职工晋级、评优、奖励紧密挂钩,实行一票否决。
5、勇于自我反思,采用多种手段要求自己
自我反思就是要求教师在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过程中,必须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检点自己的作风,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符合教师职业道德的标准和要求。能够自我反思,教师在自己的内心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调节。但外因的影响也不能忽视。所以在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加强自律,另一方面,有效的他律也要重视,运用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整顿违背师德行为的人和事,通过大众舆论赞扬、鼓励或批评、谴责,增强教师的责任心和义务感,将自律与他律结合,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1]杨立华.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15).
[2]张春香.浅谈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J].山东纺织经济,2008(2).
[3]马波.加强当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经和方法[J].河北农业科学,200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