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需要“让座日”之类的心灵课程
2011-08-15雷振岳
□ 雷振岳
大众需要“让座日”之类的心灵课程
□ 雷振岳
1月22日《贵阳晚报》报道,从2011年1月22日开始,以后每个月的22日,被定为贵阳市的“让座日”。选择每月的这一天有特殊含义,一是取“让让”的谐音“RR”,二是“22”的形体与座位形状相似。每个“让座日”活动期间,以志愿者文明引导,组织青年志愿者上站、上车开展宣传活动,并在公交车上鼓励大家给老、幼、病、残、孕乘客让座,向主动让座的市民赠送爱心小礼物。
之所以将“让座日”当做宝贵的心灵课程,是因为当让座这种平常动作,一旦成为自觉主动的积极行动、持久的社会景观,改善的不仅是社会生态、道德风尚,更是潜滋暗长的心理幸福和心理拔节和成长,加利福尼亚大学埃蒙斯教授认为:充满感激之心的人会感受到更多积极的情感,比如喜悦、热情、爱恋、幸福和乐观等,这些能够使人体保持良好的状态。一项相关实验也证明了这一点。心理学家约翰·福赛斯认为,“当你表现出善意的举动,哪怕仅仅是给别人让让路,大脑就会释放出多巴胺,血液中复合胺的含量也会升高。而这两种物质都会使人感觉更好。”让座,这个微不足道的行为,就能为让座人带来意想不到的心理快乐和内在幸福。在物质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的今天,还有什么比这种心理发展和精神发展更让人欣慰的呢?原来,快乐、幸福、和谐等的秘密武器不是掌握在别人手里,不是物质堆砌,而是掌握在自己手里,是发自内心的善举和心灵的柔软。
遗憾的是,在经济奔小康的过程中,很多人为了经济腾飞,身心涵养、修身养性等意识,日益淡化了。为了挣钱,我们可以践踏规则、扔掉美德,疯狂制造急功近利、见利忘义的所谓潜规则。其结果,很多美好做法和传统道德精华都被忽略了。就说让座这种最简单的善举吧,很多人已经不屑一顾了,前段时间,某地中学生还对让座提出了严重质疑,学生们起早贪黑,很辛苦,而被让座的老人却很清闲、精力饱满,不应该为老人让座。让不让座是小事情,内心生出的那一份对老年人的冷漠以及敬的意识的匮乏,才令人更心寒。
也正是有了过多的贪婪、自私、欲望和践踏蔑视传统,尽管很多人很能挣钱,但内心却一直快乐不起来,有的还患上了严重的心理疾病和心理亚健康,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和失眠已成为不少都市人的家常便饭。调查显示,国人的幸福指数10年来还出现了下降趋势。所有这一切都可以说是心理失养、心理调节能力的低下。当然,也违背了生活发展的终极目的,没有了快乐和幸福,赚钱和发展还有什么意义呢?
依此认识“让座日”,这是道德渲染和激励,更是积极的心灵成长和调节,当我们为他人预留了一份柔软、宽容、体恤、善解人意、感激和帮助,内心的负面因子、郁闷情绪就会不断消解、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海阔天空的大度、阳光灿烂的笑脸以及温情脉脉的关怀。按照心理学上的“吸引力法则”,传播积极能量,就能感染、吸引来宇宙的积极能量,这个社会的和谐因子、积极能量就会不断增加,助人自助,无比幸福,这难道不是值得期待的“发展宏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