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哲学
2011-08-15内蒙古安宁
内蒙古 安宁
关系哲学
内蒙古 安宁
学生D对哲学一窍不通,但每次课下聊天,却对我大谈关系哲学,那种夸夸其谈、口若悬河的自信劲,每每都让我觉得自己犹如一未曾涉世的幼稚园小孩,世界在他的讲述里,既不丰富,也不多彩,而是透露着一股让人不安和紧张的气息。犹如黑泽明的电影,黑白两色,看去分明,却满是横行的大盗或者心怀叵测的小人。
D并不是一个热爱学习的男生,上课的时候偶尔接接我的话头,那大抵也是他困倦了,喊上两嗓子,振作一下精神,对于文学,他从未热爱,也丝毫不打算热爱。他学习的专业,也不是自己所选,用他的话说,是时代造就了他这样一个“英雄”。虽然不像80后的我一样,赶上了扩招的末班车,但他却也算是好运,借助于而今貌似人人皆可攀越的艺术,和中学老师支的“成绩差,搞艺术”的百试不爽的高考捷径,还有父母的大笔金钱在背后推波助澜,三百多分的他,终于考上了省城这所重点大学。对于这门要学习4年的专业,他的总结是,混一个毕业证而已,反正将来不靠这个吃饭,又有爹妈揽着工作。
这的确是一句很恰切的总结,事实上,当我坐在讲台上,看到那些目光散漫的学生,常会觉得悲哀,为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为了学历而不是热爱,进入了艺术的大门。他们终归是要走出这扇大门的,所以,不管我讲得多么精彩,备课多么精心,对于他们,不过是一门45分钟的课而已,他们只要及格,多一分,都毫无价值。
这真是一个时代的讽刺,物质丰裕的一代人,因了背后庞大而结实的关系网,无需再要这艺术的享受,他们甚至可以毫不羞耻地反驳我的读书有用论:老师,我就是不爱读书,我只想赚钱。
可惜,他们想赚钱的念头,倏忽便逝。反正有父母养着呢,那么遥远的事情,何必考虑,80后啃老族还在苟延残喘,更何况90后呢,书上不是说三十而立嘛,那就将好日子先优哉游哉过到三十再说。所以我常常羞于问他们“理想”这个词汇,我担心他们会脱口而出:理想都被爹妈掌着舵呢,他们有无穷无尽的关系,到时随便织一个网,就可以护佑我们走完后半生了。
学生D也果真在不久后,帮我验证了这样的猜测。是他的辅导员向我抱怨,说这几日快被D的父母亲戚给折腾死,好像他身边的人,一下子都跟D有了这样那样的关系。其实不过是一个系里选举学生会干部的小事,值得这么兴师动众,好像参加总统竞选似的吗?据说是D的父亲,有一个擅长拍马的下属,下属的表妹,是学校某个老师儿子的中学老师,就借着这样一层关系,此老师三番五次电话辅导员,让他帮忙弄一个职位做做。这并没有完,辅导员同时还接到另外一个老师的电话,而这个老师,则是D一个远方亲戚的老战友的孩子。辅导员快被这样毛线团似的关系弄糊涂了,但除了立刻解决掉这件事情,他似乎插翅难飞,因为,那两个老师,都与他马上要评的职称有关,即便是为了自己,他也不能轻易地推掉这个重担。
D当然如愿以偿地成了系里的组织委员,神气十足地跨上了他人生中第一个仕途台阶。有时候我在路上与他相遇,会看到他一边成人般熟练地掸着烟灰,一边官腔官调地打着电话,一副自信满满的模样,似乎,他的后面,走着的,不是要其服务的学生,而是他拥有发达关系网的亲朋好友。
我在D交上来的一篇关于未来畅想的小文章里,看到这样一个比喻,说,希望自己将来似一只蜘蛛,坐镇八卦网中,一边收听各地娱乐八卦新闻,一边享受自动送上门来的丰盛的晚宴。这样让我笑到肚子疼痛的幻想,大约是D对于未来最清晰的透视,他不知道自己将来能够做什么,他也不太关心,但他却能够如此清楚地预知,那一只一只顺着八卦网线,送来精神和物质双重享受的老蜘蛛们,他们是如何地为了他的前程,而心甘情愿地前赴后继着。
我还是低估了D和他同时代的孩子,对于这个网络世界虚拟哲学的参透能力。
编辑:奔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