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学术期刊出版模式的转型之路
2011-08-15胡耀华
◎ 胡耀华
随着期刊网络版的出现,有人预言:印刷期刊的时代将结束,电子期刊的时代到来了。目前,学术期刊正在面临着从印刷期刊向电子期刊的过渡。在我国,以数据库和信息服务为主体的科技期刊网络出版产业开始形成,集成化数据库期刊宣告数字时代的到来,印刷期刊的订户数在平稳地下滑,而且这个趋势在持续。部分学术期刊因此陷入了困境。目前,国内大多数学术期刊已经是印刷版和网络电子版两种模式共存,那么期刊这样两种形式共存的局面会持续多久?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本文就以上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学术期刊的四种出版模式
现有的期刊出版模式可以分为四类:印刷期刊(P型);印刷期刊为主+电子期刊副产品(P+E型);电子期刊为主+印刷期刊副产品(E+P型);电子期刊(E型)。①下面对这四种不同出版模式的特点以及前景作一个初步的分析。
1.印刷期刊模式
印刷期刊出版模式(P型)是指没有电子网络版,产品的生产和发行都是围绕印刷版的模式。没有电子网络版的期刊,从经营上来说,由于受网络的冲击较小,短期来看,其经济效益要好于P+E型期刊。如笔者单位中唯一一个没有加入任何网络数据库的期刊,这几年订数的下滑速度反而要远小于其他有网络电子版的期刊。这个现象不免让人疑惑:如果期刊的网络版是在挤占期刊的生存空间的话,那么学术期刊目前坚持单一的印刷型模式是否是正确的选择?
从期刊的使用价值来说,学术期刊的数字形态可以使科学研究成果能够高速传播和有效利用,有网络版的期刊产生的社会效益比只有印刷版的期刊要大得多;从经济效益来看,由于越来越多的读者和图书馆转向订阅数字期刊,少数坚持单一印刷型的期刊也难在数字化的海洋中独善其身,印刷期刊的需求量仍会逐渐递减。从长远来看,这种单一的印刷型期刊既不符合现代社会对科学技术传播所提出的新要求,也不利于期刊本身的发展。
2.印刷期刊为主+电子期刊副产品模式
现在绝大多数学术期刊都是以发行印刷期刊为主,然后通过各大期刊数据库把纸介质期刊数字化,在网上陈列和供读者阅读。对期刊社而言,产品的生产还是围绕印刷过程,电子网络版只是一个副产品,这就是P+E模式。此时是纸质期刊的数字化过程。
目前这样的模式还能持续多久?随着数字化备份文件越来越普遍,大量图书馆为了减轻经费负担以及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会越来越多地减少对印刷期刊的订阅,转而只订阅电子期刊。年青一代的科研工作者也已经习惯于查阅电子文献,个人订阅期刊的数量更会大大减少,印刷期刊的订数仍然会持续下降,但会有少量长期存在。如果此时产品的生产过程还是围绕印刷版本,则支持它们的相关成本将会提高。因此,期刊社应该考虑以电子网络版为其主要产品,印刷版和电子网络版的主从地位将会逐渐发生转变,也就是说P+E型模式是一种过渡模式。据笔者保守估计,对绝大多数期刊来说,不超过10年的时间,这种模式就会转向电子期刊为主+印刷期刊副产品(E+P型)或纯电子期刊(E型)模式。
3.电子期刊为主+印刷期刊副产品模式
电子期刊为主+印刷期刊副产品(E+P)是指两种类型期刊的强弱地位发生转换,电子期刊占中心地位,产品的生产是围绕电子产品的过程,期刊主要通过网上发行和传播,期刊受众转化为数字化受众,印刷期刊仍然存在,但只是一个副产品,可能不是成规模的印刷,而是按需印刷。这是数字化期刊的生产过程。
对学术期刊来说,出版数字期刊将需要探究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管理方式,编辑、出版、发行的流程不同,意味着要有相应的人员管理及运作方式的变更,需要内在技能不同的编辑和制作团队,或者原来的编辑和制作团队要加强和提高自身在电子出版方面的各项技能,迎接期刊数字化的挑战,相伴成长。
4.电子期刊模式
电子期刊模式(E型)是指只有单一的数字版,而没有印刷版的期刊。现在已经有少量的纯电子网络期刊,数量还在逐年上升中。这样的数字期刊可以提供更丰富的手段来展现学术成果,它能呈现不适合印刷的内容——大容量数据、声音、视频等,学术期刊由平面、静止的内容表现形式向交互、多种媒体方向转变。单一的电子网络期刊再也没有了印刷版的掣肘, 可以不受地域、空间、版面的限制,在较短的时间内与作者和读者进行交流,其最大的特点是出版时滞短,信息量大,充分利用了网络传输快捷的优势。E型期刊从出版到发行都做到了数字化,可以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出版。可以设想会有那么一天,电子网络期刊走向成熟,有健全的质量监控机制,完善的评价标准,成为主流期刊,其学术认同度,知名度等都等同于现在的印刷期刊。
二、对学术期刊出版模式转型的思考
尽管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出版是大势所趋,但学术期刊的数字出版还远远不够成熟,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在思考和实践中解决。本文仅就传统期刊和数字期刊之间的关系以及数字出版的主体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1. 传统期刊和电子期刊不应该对立
从发展趋势来看,尽管目前无法判断印刷期刊是否能长期存在以及能存在多长时间,但学术期刊办刊人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印刷期刊的需求量会不断减少,可能在未来几年内,电子期刊会逐渐占据主流,这个趋势是无法阻挡的。另一方面,由于阅读习惯、收藏等需要,人们对印刷期刊仍会有少量的需求,电子期刊不能够完全代替传统的印刷期刊。因此,对于学术期刊社而言,一个重要的原则是:只要有需求,就不应放弃印刷版本。因为学术期刊不同于纯商业期刊,不能只考虑经济利益,而要更多地考虑有利于科学技术的传播和服务于社会的功能。
从长远来看,印刷期刊和数字期刊可能长期共存,相互补充,各自发挥优势。学术期刊要处理好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之间的关系,未雨绸缪,做好参与数字化出版的准备。
2. 学术期刊需要积极谋求数字出版的主体地位
由于我国期刊出版经营的特殊性,与商业期刊不同,大多数学术期刊都是非营利性的出版机构,一般由行业协会出版或大学出版,期刊社多数分散、小规模经营,多数学术期刊社由于人力物力的原因,难以独立进行数字出版,而比较理想的数字化期刊出版要集约化,成规模,要有统一的数字出版编辑标准,而且数字出版模式本身需要很长的一个培养期,前期投入比较大,目前期刊的数字出版还很不成熟,规模较小的学术期刊难以开展完整的数字出版业务。而对内容、技术、渠道和资金资源具有更大集约整合能力的技术公司,已经在学术期刊的数字出版中抢占了先机并正在或打算向内容提供商过渡,这使得目前学术期刊在我国数字化出版活动中丧失了主动权。而且,规模化的网络出版与单个网络出版相比,在成本、经营上都有更大的优势,所以从国际经验来看,学术刊物独自进行数字出版的局面渐渐成为历史。②
目前,从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情况来看,第三方的大型数据库成为了学术期刊网络出版的主体。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学术期刊不需要直接投入人力物力于期刊的数字化工作,但期刊社不是电子网络发行的主体,仅能通过出让版权从网络平台技术商中获得微乎其微的收益,期刊的主要收益还是来自于印刷版本的发行和广告。而由于期刊网络版的出现,机构和个体对印刷版期刊的订阅数不断减少,让原本就订数不多的学术期刊的经营陷入困境,许多期刊的发行只能基本保本并不能盈利,在办刊经费不足的情况下,不少学术期刊为降低成本采取各种措施,从长远来看并不利于学术期刊的发展。这样发展下去,或许最终技术提供商会向内容提供商过渡,从而打破现在的学术出版格局。
那么是否存在一种既能满足期刊数字化出版的各种特点,又能充分保证现有学术期刊利益的方式呢?有人提出建立一个学术期刊集成化网络出版平台,这可能是一种解决办法。这种平台与现在的三大学术期刊数据库功能相近,能集期刊的网络出版和文献检索等功能于一体,但各家期刊是数字出版的主体,网络平台只是提供技术支持,期刊向网络平台支付平台使用费和技术服务费。这类似于淘宝这样的电子商务平台,读者在平台上检索到了期刊或文章直接向期刊社购买即可,网络出版平台只是相当于一个中间人(流通渠道)的角色。编辑部通过这个电子平台, 自主上载内容,自主定价,参与期刊的订阅过程,自由查询订阅情况。③
由于我国图书数字出版的主体是IT企业,因此在国家发改委的指导下,中国出版集团正在邀约国内的几个出版集团和出版机构来共同建设一个属于图书的数字出版平台。对于学术期刊,也应该建立同样的数字出版平台,不同的是,学术期刊的这个平台单靠一家和几家学术期刊是难以完成的,必须由国家统一部署和管理。
三、结束语
网络时代的学术期刊正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历史转型,各学术期刊处于从传统的印刷出版物向数字期刊过渡的不同阶段中。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变化的过程和速度在不同期刊之间是不同的(不同的学科领域可能有所不同)。学术期刊是目前全球化程度比较高的一类期刊,而中国的学术期刊缺乏世界一流期刊以及一流作者,在这样一个规模化、全球化、数字化的战略转型期,与大众期刊相比,形势尤为严峻。学术期刊可以面向市场,但是又不能完全推向市场,学术期刊在面向市场的同时更要遵循科学的办刊规律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宏观调控部门要对学术期刊进行科学布局,合理配置资源,对重要的学术期刊给予适当的扶持,以免这些期刊在网络化、市场化、全球化的多重夹击下难以为继。
由于目前我国期刊的电子网络出版模式还不成熟,还需要各方进一步探索一种既能促进我国学术期刊发展、又能均衡各方利益的新数字出版格局。总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国学术期刊只有具备远见卓识的眼光,在网络时代早做准备,抢占先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注释:
[1] Johnson R K ,J Luther. The e-only tipping point for journals [EB/OL]. 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 Washington,D.C. http://www.arl.org/bm~doc/Electronic__Transition.pdf,2010.4.1.
[2] 袁满.关于构建国内学术期刊集成化网络出版平台的思考[J].政策与管理研究,2008.23.
[3] 曾建勋,宋培元.我国科技期刊网络化发展动因与趋向[J]. 编辑学报,20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