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代学校主要体育思想研究

2011-08-15熊捷

大家 2011年18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国民党体育

熊捷

(熊捷:西昌学院体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学。)

学校体育思想是人们对学校体育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产物,它来源于学校体育教育实践,并对学校体育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其核心在于紧紧围绕学校体育的性质、方向、目标以及如何指导学校体育的认识上。与此同时,学校体育思想存在于个体或群体的观念中,反映在系统研究学校体育领域的各个方面且不断的完善。

一、自然主义体育思想

自然主义体育思想是西方资产阶级体育思想的一个重要流派,其代表人物是美国体育家威廉姆斯。这种体育思想把体育运动归结为人的本能或本性活动,主张体育教育要使人个性自然发展,要从少年儿童的自然天性和兴趣出发,强调体育的娱乐价值,反对呆板的、教师主导的体育教育体系。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家维多里诺在他创办的“快乐之家”中,率先将体育娱乐活动纳入自然教育体系,标志近代学校体育的萌生。此后,法国思想家卢梭也都著书立说,提出了不少有关自然主义教育的主张。20世纪初,自然主义体育观点诞生了。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的基本观点主要表现在:体育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成为适应社会生活的人才;体育即生活,使儿童现实生活丰富、愉快、满足;儿童倾向于自然生活活动,提倡顺应自然的、随心所欲的身体运动,如游戏、户外竞技运动、野外活动等;竞技运动能使人充分显露才华,并能表现出人的道德价值和社会价值。

自然主义体育思想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体育内容的实用性、有效性和趣味性,强调体育在适应社会生活能力方面的教育价值,为推动学校体育适应向人文、科学化方向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中这些合理主张对促进我国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它还将促使人们对学校体育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启发人们创造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欢乐和谐的教学气氛,引导学生愉悦的情感参与、体验体育运动,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习惯,为学生热爱体育并终身参加体育活动奠定良好基础。

二、毛泽东同志的《体育之研究》

1917年,毛泽东在《新青年》第三卷第二号上,发表了著名的体育论文——《体育之研究》。提倡体育者多不知“体育之真义”的情况,系统地论述了体育的意义、作用、体育与教育的关系等问题。毛泽东认为:“体育者,人类自养其身之道,使身体平均发达,而有规则次序之可言者也。”说明体育须使人全面发展,其本身又是具有一定规律性的。提出“体育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强调对少年儿童应特别“注意于身体之发育”。在《体育之研究》中,毛泽东指出体育的功效是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其中,强筋骨,是体育最基本的作用;强意志是体育之大效。这些都是体育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可贵精神。《体育之研究》的发表,为新文化运动增光添色、极大地发展和丰富了我国的体育理论,为新中国学校体育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鲁迅的体育思想

鲁迅在五四运动前后,用自己创作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小说和大量的杂文,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在体育方面,他抨击了逆潮流而动的“国粹”派所谓“新武术”和“静坐”,主张用近代科学态度发展近代体育运动。北洋军阀时期,在《新青年》上发表的《随感三十七》中指出:“现在那班教育家,把‘九天玄女船与轩辕黄帝,轩辕黄帝传与尼姑’的老方法,改成‘新武术’,又是‘中国式体操’,叫青年去练习”。同时,鲁迅反对的是“鼓吹的人,多带‘鬼道’精神,极有危险的预兆”,而不是反对中国拳术这种技艺。

鲁迅对带有封建性质的体育抨击是坚决的,对外来体育及传统体育是积极提倡的。他提倡青年要进行体育锻炼,不仅仅只为强身而锻炼,还在于寓精神与体育之中。鲁迅的体育思想既坚决地向封建残余冲击,又充分的尊重传统运动项目和力主学习外来体育的先进方面。这对后来学校体育思想的研究有重要价值。

四、国民党统治区的体育思想

1927年,正当中国大革命迅猛发展的时候,国民党右派集团叛变了革命,对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进行了血腥的大屠杀。1927年12月,国民党政府大学院在南京成立“全国体育指导委员会”。1928年,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国民党军委拟定了实施军训的具体方案,通令各校施行。其中规定体育学校“标准”数条,并规定所有大学体育科、新毕业生,须经国民党政、府“检定”后,始给予“服务证书”,如无证书,学校不得聘用。这些规定,为迫害进步体育教师,提供了借口和依据。1929年4月正式公布了所谓《国民体育法》。这个法令除重申前述条例与规定外,对体育团体又进一步作了限制:“凡体育团体不得以团体资格加入政治运动。”尽管这个方案以动听的词句制造了国民党关心民众身体健康的假象,同时也暴露了它对体育行政、学校体育等各方面加强控制的意图。由于条件不同,各学校实施体育的情况也有很大差异;即使是同一学校,在抗战爆发前后也不一样。从总的趋势来看,由于国民党完全出于政治需要管理学校体育,所以国民党统治区的学校体育是从畸形发展而逐渐转向衰败没落的。

国民党政权为了实施军国主义教育的需要,也曾制定和公布了一些有关学校体育的规章,“通令”各校施行。如,1931年,国民党政府教育部公布了《初级中学体育课程标准》、《高级中学普通科体育课程标准》;1936年2月,公布了《暂行大学体育课程纲要》。这些“标准”和“方案”,既繁冗,又不切合实际。由此可见,国民党统治区的学校体育,呈现出“放羊式”体育教学普遍化和“选手体育”代替整个学校体育的现象日趋严重。这是当时学校体育畸形发展的必然。总之,概括来讲,国民党统治区的学校体育思想,既深受其黑暗政治的影响,又难得实践效果,国民党统治区的学校体育步入绝境是历史的必然。

五、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体育思想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先后开辟了晋察冀山东、华中、淮北、华南的东江、琼崖等14个较大的敌后根据地,这便有了实践学校体育思想的区域和平台。1949年中国共产党夺取了全国范围内的伟大胜利,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抗战期间,解放区

在发展文化教育的同时,也大力提倡体育运动。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论新阶段》一文中指出:“广泛发展民众教育,组织各种补习学校、识字运动、戏剧运动、歌咏运动、体育运动,创办敌前敌后各种地方通俗报纸,提高人民的民族文化与民族觉悟”。叶剑英在《加强体力》一文中写道:“精神的旺盛,有赖于体格的康强”。在延安“九一”扩大运动会期间,朱德的题词是:“运动要经常”。吴玉章在献词中也勉励大家积极参加体育运动,“以锻炼我们的身躯”,为“打破黑暗的世界,创造光明的世界而奋斗”。

在党的关怀、教育和号召下,解放区的体育运动获得了迅速的发展。1939年成立“延安体育会”;1942年成立“延安新体育学会”;1941年还建立了延安大学体育系,培养体育专门人才。此一时期,《体育游戏教材》、《手榴弹投掷教练》等教材开始出版。此外,各种运动会开始举办。解放区体育运动的开展,继承和发扬了土地革命时期苏区体育运动的优良传统。这一时期的体育思想主要是,号召人民群众参加体育运动,强壮身体,以饱满的身体条件对抗敌人的侵略,为了解放全中国而奋斗,这也影响学校体育思想的渗透,主张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学校体育思想延续到新中国。

[1]鲁国斌.新中国学校体育思想发展的阶段特征[J].怀化学院学报.2006.8.

[2]邵伟德.我国现代各种学校体育思想的比较与指导思想框架构设[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11.

[3]程文广.试论近代以来体育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对中国体育教育的影响[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2.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国民党体育
体育运动
快过关了
国民党的三分军事七分政治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帝国主义教唆国民党军发动第四次“围剿”
我们的“体育梦”
呆呆和朵朵(13)
国民党只有革新才能赢回民意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