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油画小风景写生的艺术特质
2011-08-15马建华
马建华
在油画风景写生中,人们常常将一些作画时间较短、画幅较小的油画称之为小风景。它是画家在瞬间让心灵与自然进行碰撞产生出的生命火花。由于作画时间较短,促使它舍弃许多表面上的琐碎细节,只将那些包含在对象深处的本质美挖掘出来,追求的是对各种色调的把握,体现的是自然的神韵,流露出的是画家的由衷之情,下面从几个方面来对油画小风景写生的艺术特质进行阐述。
一、色调是油画风景中的灵魂,表现色调是画家们画小风景写生时追求的首要内容,优秀的小风景写生能表现出诗一般的迷人色调
大自然具有神奇的魅力,它是画家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源泉,大自然中的色彩随着光线的变化而瞬息万变,它需要画家在写生时具有敏锐的观察、快速的作画能力,而油画小风景写生具有不以复制自然和表现细节为目的,因此,它能迅速抓住自然最美妙的瞬间,充分地训练画家对千差万别色调的把握能力,既能表现出大自然中春的不同色调,也能描绘出一天中不同时刻色彩的变化,还能能将淡雅、优美、博大、雄浑等审美因素融入画面。纵观美术史长河,我们不难看到大师们的许多传世经典之作。
例如,英国风景画家康斯太勃,早在十八世纪末就开创了走向自然、对景写生的先河。他创作于1823年的一幅写生油画小风景《傍晚》,画面虽然只有25×30厘米,但是画家准确地抓住了山村太阳落山后的一瞬间的色调,整个画面呈现出非常抒情的绿紫色调,树林、房屋、天空交融在画面中,一抹余晖投射在草地上,传达给人一种寂静而优美的意境和淡淡的忧伤,发人深思。
二、在油画小风景写生作品中,我们能感觉到一种迷人的“珍贵色”,也叫“高级灰”给人以高品味的享受
从一些小油画风景写生的色彩中,我们会发现构成画面的色彩多为复色,它们似绿非绿、似蓝非蓝,说不出是用什么颜色调配而出,它们即柔和,又微妙,即不张扬、火气,又不单调、乏味,而是以它们多明度、多层次,各自不同的冷暖倾向的灰色构成雅色群,并由此组合成种种协调和高雅的色彩关系和画面,给人以和谐、含蓄之美感,令人回味无穷。
我们从一些大师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大量这样的范例::不论是透纳表现大海时的珍珠灰,还是毕沙罗表现田野时具有抒情风味的银灰绿;不论是莫奈表现教堂系列不同时刻产生的金色系,还是库因芝小幅写生时画面呈现出的高级灰中,画面的色彩或含蓄或微妙,犹如小夜曲之优美抒情,也如宋瓷之清纯淡雅、宝石之晶莹高贵,给人以“映日荷花别样红”之感,传达出一种高品质的审美享受。
三、从小油画风景写生作品中,我们会发现它具有”绘画性”和”笔触美”,画面总是给人一种充满激情、一气呵成“写”的感觉,极为传神
由于在小油画写生时面对的是充满活力和生气的大自然,它由此引发出的是画家内心深处的爱,因此画家往往是在一种充满激情、物我两忘的状态下作画,从我国优秀油画家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们既重神韵、抒情感、求意味,又注意画面的形式美及对色彩、笔触、肌理的表达,例如,张文新先生画的《长江的黎明》、戴士和先生画的《初雪》、王铁牛先生画的《俄罗斯写生》,从画面可以看到他们都是有感而发、情真意切,笔笔有意、色色含情,笔简意深,画面有着强烈的节奏感、韵律感及“绘画性”,使人感到画面浑然一体,有一种气流贯穿着整个画面。
四、优秀的油画小风景写生作品,画面上往往会产生出一个视觉焦点,它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吸引住人们的视觉,将最打动人心、最有意味的东西的传达出来,让人流连忘返
画家们在小油画写生时不可能像照相机似的将所以东西收进画面,“墙外桃花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面对自然,画家总是将拨动人们的心弦的某一部分或瞬间进行截取,将最有趣味的因素融入画面,而对自然中的有些地方可以视而不见。形成一个“视觉中心”,即人们常说的“画眼”。此外,在一些油画小风景写生作品中,有时画面还会呈现出一种未完成感,正像文学中有未完成之作、音乐中有未完成之曲一样,尽管这些画面没有像一些大型油画作品那样进行得深入、刻画得细微,在一些陪衬部分也只是粗略的画上几笔,甚至还有的地方保留着画布的底色,但人们已经从画面中感受到画家传递的由衷之情和诗情画意,如同“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般的意犹未尽,耐人咀嚼。
在图像流行的当今,画家们倍感”行万里路”与自然交流的必要性,油画风景写生成了画家们对生活方式的一种选择,而作品中的真诚、生动、自然永远是艺术家们一生中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小油画风景写生正好诠释了这个目标,它画幅虽小但含量巨大,它带来的是洒脱清新、生动自然,体现的是画布上的探索,传达出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散发出是画家发自内心深处的浓浓之情和真切之爱。当代的油画家们正处在一个特定的历史转折时期,在继承中西古典传统艺术的同时,不断吸收西方现代艺术中的形式美感及语言技巧,并注意从当代艺术、当代美学中去更新观念及开拓思维,将一切人类的文明智慧“为我所用”,一定会让油画小风景这朵奇葩在造型艺术的百花园里更加灿烂。
[1][英]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艺术发展史[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2]丁一林.油画[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6.
[3]戴士和.油画写意教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