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港事件对中国战局的影响
2011-08-14张仲
□ 张仲
偷袭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早上,从日军航空母舰上驾机起飞的海军航空兵,按照“攀登新高峰1208”偷袭作战计划规定,对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总部所在的“珍珠港”基地,发动了两波大规摸空袭,美军太平洋舰队遭受毁灭性的重创,以期达到短期甚或中期的战略目的。12月8日中午,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国会发表六分钟演讲,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日本无端发动进攻开始,合众国与日本帝国之间就已存在着战争状态。不出1小时,(除众议院有一票反对外)参、众两院通过了罗斯福的宣战要求。当天下午,美国政府对日宣战。
日本先进攻后宣战的龌龊行为令世界舆论大哗,各利益集团纷纷按照自身需要作出价值取舍。一直避免与美军直接交战的纳粹德国按照轴心三国条约的规定,于1941年12月11日发表对美国的宣战声明,意大利及其他附从国也与美国处于交战状态。希特勒希望日本按“条约”要求,在远东打败英、美后,尽快北攻苏联。12月7日晚饭时,当英国首相丘吉尔从收音机中听到日军偷袭珍珠港的消息后,立刻从饭桌上跳了起来,电话指示外交部马上办理对日宣战的立法手续,“连迟一分钟都不行”。他对身边人说:“好了,我们总算赢了。”夏尔·戴高乐对帕西上校说:“今后应作好解放法国的准备……”。莫斯科知道此消息后,对日本的担心完全解除,日军主力南下与美、英交战,斯大林可以毫无顾忌地将远东大量苏联红军调往西线作战。而德国与美国的相互宣战,除了使大量德、意军被牵制在西、南、北欧及北非等地不能转用于苏德战场外,还使苏联卫国战争获得美、英绝对的物资保障。根据1941年4月签定的“日苏中立条约”规定,苏联没有帮助美国对日宣战。
通过明治维新崛起的日本,在避免被殖民之后,对大清帝国的进行了数次打击,吞并了受中国保护的朝鲜,还从中国割占了台湾、澎湖列岛等地,获得巨额的战争赔款,国力因此强大。1904年至1905年间,在中国的东北,日本打败了沙皇俄国,将库页岛南部变为日本领土,承接了沙俄在中国东北的大部特权,一跃而成为亚洲第一强国,跻身世界列强队伍之中。在世界秩序重新洗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本站在英、美、法一边,采用巧取豪夺的手段,攫夺了德国在中国胶东半岛的全部利权。由于中国人民的激列反对,美国也担心日本的势力扩张会对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安全产生不利影响,美国第29任总统沃伦·加梅利尔·哈丁倡议,美、英、日、法、意、比、荷、葡、中九国在华盛顿集会,商讨限制军备及远东、太平洋安全等问题。1922年2月6日,《九国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签定,日本被迫有条件地将青岛交还中国。日本在亚洲的扩张行为受到一定限度的遏制。
日本投降 (陈坚 作)
然而,日本帝国在东北亚咄咄逼人的扩张,势必危及美国在远东的政治、经济利益。1931年9月18日、1937年7月7日,日本公然出兵强占了中国的东北及关内大片领土,美国对华“门户开放”政策再不能在中国完整的领土上自由施行,美国在华利益受到损害,美、日矛盾由此加剧。由于受《中立法案》的限制,美国没有对正在抵御日本野蛮侵略的中国提供物资援助。直至1939年2月10日,日军占领了中国海南岛,1940年9月、1941年7月,日军强逼“维希政府”同意日军进入法属印度支那(今越南)驻军;使美、英在南、西南太平洋的战略利益受到严重威胁,而美国民众也对日本无法无天、贪婪无厌的行为越来越无法容忍,美国罗斯福总统下令对日本实行钢铁、石油的出口禁运,并冻结日本在美国的所有财产。英国、荷兰也纷纷仿效美国的做法,对日进行限制。缺少资源的日本被迫与美谈判,由于美国坚持要求日本从中国及越南撤出全部军队和警察,且只承认重庆国民政府为中国唯一政府,日本认为这是他们不能接受的底线,于是,在数十次秘密会谈失败后,太平洋战争爆发!
中国南京国民政府自建立之时,即陷于无休止的军阀混战与内乱之中。1931年9·18事变后,日本军队强占了中国东北全境,并使内蒙古和华北局部地区成为中央政府无法管束的化外之地。要想抵御外侮,捍卫中华民族的独立地位,就必须拥有坚实、雄厚的物质基础。
1937年7月7日,日军又在“卢沟桥”挑起事端,继续贯彻对中国“蚕食鲸吞”的政策,在退无可退的严峻现实面前,中国政府只有选择全面抗击,卫国战争爆发。在1939年9月3日,英、法对德国宣战以前,中国政府从未幻想仅靠自身力量和有限的援助就能取得1945年的胜利。
在敌强我弱的事实面前,中国不可能在沿海、沿江及平原地带与日军进行一蹴而就的决战,只能以幅员辽阔的空间与日军进行时间上的消耗,迫使日军不断延长补给线,使日本经济被长期的侵华战争所拖垮,从而迫使日军退出中国战场。
中、日全面战争爆发后,中国坚持长期抗战的战略决策,对日军逐次抵抗,将其拖往中国中、西部广大的内陆腹地,让日军有限的兵力粘结在难以动弹的点线之间,陷入疲命劳师、难以拔脚的困窘之中。同时在国际上,中国政府展开积极的外交活动,诉请“国联”对日本侵略采取必要行动,但“国联”对已退出“国联”的日本无法约束。英、美、法虽然对中国表示同情,抗议日本侵略,可都趑趄不前,不提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战前,德国是帮助中国发展军备最主要的国家,中日战争爆发后,它站在同为“轴心国”日本的立场上,两次调停中日争端,遭中方拒绝后,纳粹德国撤回在中国的军事专家,停止对中国的军事工业援助和军火的提供。意大利不仅在“九国公约会议”上作偏袒日本的发言,还中断了中国从意大利引进军火的交易,并撤出在华军工专家。中日交战,日军陷在难以脱身的中国战场,减轻了苏联远东的军事压力。援助中国符合苏联的战略利益,苏联同中国签定互不侵犯条约,并向中国提供贷款,用以购买苏联军火,还向中方派出苏联专家和志愿空军飞行员。直到1940年,苏日关系的改善,苏联才暂停对华军援。1939年3月31日,美国国会通过《中立法案》修正案,宣布非宣战国不受《中立法案》限制,同年美国向中国提供物资援助和贷款,1941年4月,罗斯福总统宣布《租借法案》适用于中国。
1941年12月8日凌晨4时许,在重庆黄山官邸安寝的蒋介石,被告之日军偷袭了珍珠港,随即下山返城。当天上午8时,蒋召开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特别会议。由于中国抗战已从中日单打独斗,变化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一环,根据转换的国际形势,“特别会议”作出中国新的对应政策,向世界提出:一、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二、同盟各国共同对德、意、日宣战;三、最终胜利之前,同盟各国不单独与法西斯集团日本媾和。1942年元旦,美、英、苏、中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12月9日,中国正式对日、德、意三国宣战,从“七·七”事变以来,独自以落后国力、窳劣的武器与日军战斗,“苦撑待变”了数年的中国,终于有了底气敢对日宣战了。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消息象一缕阳光,扫去抗战以来弥漫在中国民众心中对抗战前途命运担忧的阴霾迷雾,因为他们知道:战争就是物质的较量,美国的参战决定了法西斯集团必然失败的命运。由此,世界历史迈入一个新的时期。
原子弹爆炸后的广岛废墟一隅
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在密苏里战舰签字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