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债危机是否已到最危时刻
2011-08-12何志成
何志成
先是美国次贷危机,接着是雷曼倒闭引发全球金融海啸,随后又爆出欧债危机,现在美债危机跟着来了。这一场连绵三年的危机有一个总根源:就是全球经济严重失衡。纠正不能再靠“以毒攻毒”,要反其道而行之,来一次总的清算,来一次“断血”,做一次大的结构性调整
“以毒攻毒”不如来一次“断血”
从2008年7月以来,这个世界就没有消停过,先是美国次贷危机,接着是雷曼倒闭引发全球金融海啸,随后又爆出欧债危机,现在美债危机跟着来了。危机闹了三年,各国政府组织了无数次的“救火战役”,大把地撒钱,结果是按下葫芦起来瓢,危机隐患或曰风险源却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一场远大于次贷危机和金融海啸的巨大危机真可能来了。我们终于明白:这一场连绵三年的危机有一个总根源:就是全球经济严重失衡。搞清源头、纠正这种失衡的局面才能最终走出危机。所谓纠正不能再靠大量输血,靠“以毒攻毒”,而要反其道而行之,来一次总的清算,来一次“断血”,做一次大的结构性调整。当然,这是一次很痛苦的调整,对有些国家有可能伤筋动骨。
欧债危机说明欧元有问题,美元依其霸权长期向全球宣泄流动性也是造成美债危机的祸源之一,但如果没有全球大国间长时间的经济失衡,没有这种趋势的不断恶化,没有应对金融危机时的失策——“以毒攻毒”使风险不断地叠加、扩散,无论是欧债还是美债都不会走到危机爆发的“临界点”。近十年来,对欧美人来说,来自中东产油国的钱,来自亚洲贸易出超国家的钱,尤其是来自中国的钱太多了,太容易得到了。经济学早就告诉我们一个硬道理:靠借债为生,靠赤字过好日子,不符合经济规律,甚至不符合市场规律,不可能长久,早晚都要出事。
欧债危机已经闹腾了一年,美债危机因为大限临近,似乎迫在眉睫。截止到7月下旬,综合各方面的信息,两债危机仍可能被采取“拖”的方式再糊弄下去,但欧债危机很难被长期掩盖,而美债危机则可能因为欧债危机成为热点而被更深地掩盖,成为全球经济长期的隐患。
欧洲:继续拖,可能引爆更多危机
欧债危机“被挽救”了一年,严格地说,是被掩盖了一年,结果是越捂问题越多,牵扯的国家越多。救助者越来越没有信心,被救者也越来越不耐烦。欧盟在一年间已经召开了十几次峰会,却根本找不到彻底解决的方法,只能先稳住一个(国家),力保希腊别出现债务违约。但其中的道德风险很大,助长了“好吃懒做”,树立了坏典型,而且很可能捂不住,比希腊更大的国家如意大利,也很难再挺半年。时间已经不多,办法却越来越少,于是想到希腊等国还有国有资产可以出售,可以再搞一次“私有化”,以资抵债。希腊等国靠“输血”维持生命的日子已经很长时间,现在,有钱的输血者已经知道这些国家在把它们拖下水,于是改变策略,催促其变卖国有资产的呼声日渐高涨。既然穷的只能靠借新债还旧债,靠乞讨过日子,为什么不能卖一部分国有资产来抵债呢?从希腊等国的角度看,这有点像“卖国”,哪个执政党也不愿意背这个黑锅;从欧元区金融监管的角度讲,以资抵债也属于债务违约,起码是选择性违约,很可能引发欧元区银行业的金融危机,所以欧盟强国包括欧洲央行也不积极;从全球投资者的角度讲,他们还有幻想,还没有使劲施压。因此现在还在拖,但“拖”可能引爆危机。欧洲人会一条道走到黑吗?最近的欧盟峰会终于将“逼”的方案拿上了台面,要采取切实的措施逼迫希腊这样的高负债国家出卖优质国有资产变现抵债了。
其实,避免欧债危机大爆发方法只有两条:一是断尾疗法,即将不自律的高负债国家逐出欧元区,起码是吓唬它们一下。但这种方法需要极强的控制力,市场很可能出现恐慌,引发欧元信任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欧元区的政治体制决定了它没有这样的控制力。如果出现违约,就是真的危机来了。最好的办法是在出事情之前逼迫欧元区高负债国家采取变卖资产的方式以资抵债。引入私人部门参与救助,逼迫欧元区高负债国家变卖资产还债,而私人投资者是按市场规律决策的,报价必须更低,市场才起作用,这需要欧元下跌!为了解决欧债危机,为了逼迫欧元区高负债国家变卖资产,欧元必须“受伤”一次。遗憾的是,这样的好办法欧洲人至今都不懂、不愿意、也不敢尝试,它们太迷恋强势欧元了。很多欧洲人还在祈祷美债危机先爆发,让跷跷板游戏再度上演,让全球的流动性更多的流向欧元区,从而掩盖欧债危机。正是这种“鸵鸟心态”很可能最终断送欧元——这就是我多次强调欧债危机无解的原因。
美国:债务危机可能仅仅是一次炒作
美债危机会先于欧债危机爆发吗?美国的债券市场告诉我们:不可能。直至今天,美国的债券市场仍然很稳定,债券收益率仍然维持在历史最低水平附近。眼看着快到“大限”了,全球投资者却情愿相信历史一定重演(美国已经闹了十几次这样的故事,到了“大限日”国会就让步)。其实,也不能简单地说全球投资者麻痹大意,如果拿美国与欧元区“猪五国”相比,甚至与欧元区两大强国相比,论偿债能力,美国仍然是世界第一,起码属于第一梯队。美国的确是全世界第一债务国,但它也是第一债权国,尤其是将私有债权算在内。美国私人机构遍及世界的资产有十几万亿美金,能够立即汇回国内的现金资产也超过一万亿美金,救急是够用的。更重要的是,美国不仅是全世界第一资产大国,还是拥有优质资产最多的国家,是创新能力最强的国家,举一个例子:德国的实验室发明了 MP3,但只能依靠美国的公司将其规模化、市场化,将其价值释放出来,这是与欧元区“猪五国”最大的不同。美国绝不是资不抵债的国家,也不会在短期内演变为资不抵债。但美国现在面临的问题也许与欧元区“猪五国”一样,欠债必须还,现金从哪来!如果说,对“猪五国”要靠逼,让它们以资抵债,对美国来说则要逼其改变游戏规则:不能只拿债券、纸币糊弄人。现在很多人盯着美国人改变赤字财政,希望美国人节衣缩食。这是远水,不管用。最现实的办法是逼迫美国人出卖资产,而且是向中国出卖资产。这似乎很难,但我们不逼,它不可能自愿。现在是个机会:美国想让中国帮助其度过债务危机,那就要少搞一点贸易壁垒,多开放一些资产市场吧。
中国:以我之变,逼迫其变
今天我们已经有三万二千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欧债危机、美债危机一旦爆发,对中国也将产生重大影响。更重要的问题是:我们必须意识到,巨大的外汇储备其实是能够实现更大的国家利益的,而且不用冒现在这样的巨大风险。外汇储备应该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一种延伸,是一种比语言更强的力量,依靠它可以让傲慢的欧美人向中国人低头,而不是向现在这样被人家牵着鼻子走,天天心惊胆颤。即使纯粹从经济学、市场学的角度,我们也应该采取“鸡尾酒式的外汇储备投资”管理方式:既要买具有实力的美元,也要买更多的非美货币(不被美元牵制);既要买债券,也要买资产、买资源、买战略性股权;既要持有一定比例的高收益(长期)资产,也要留有一定数量的变现能力强的现金和股票资产。以不变应万变,将主导权时时掌握在自己手中。为实现这一点,中国要主动推动全球经济结构调整,趁西方国家债务危机之机逼迫它们改变游戏规则。
欧债危机和美债危机暂时不会爆发,但游戏规则不改,全球经济继续失衡,它们迟早要爆发。现在改变世界的大环境有了,但西方国家很不情愿。它不变,我们变,以我之变,逼迫其变!
怎么变?中国要主动改变通过出口创造GDP的经济模式,争取在中期内实现贸易平衡;尽快改变人民币长期单边升值模式,减少热钱流入,实现资本账户平衡。适度减少购买高负债国家债券,将救助与“交易”相结合,通过博弈逼迫一些国家开放产权交易市场,以资抵债,以资换债,尤其是容许中国投资者购买其优质资产,借此调整国家储备结构。
从长期看,中国必须改变外汇储备高度集中于国家储备的状态,实现藏汇于民。只有将储备分散到民间,国家的风险相对才能减少,欧美的资产市场才会以较低的门槛向中国开放,真正实现储备资产结构的多元化。要真正实现藏汇于民,根本出路在人民币汇率实现自由浮动,但短期看,实现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渐进式地修正强制结售汇制度是可行的办法。
总之,两债危机短期还不会爆发,但危险性仍然很大,避免大危机的唯一出路是全球经济做一次大的结构调整。对欧美日英等国来说,减少财政赤字迫在眉睫,但根本出路还在“艰苦奋斗”,更多地创造财富,尤其是实体经济中的财富。而对中国来说,减少外汇储备,调整外储結构虽然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但更重要的事情是要走上藏富于民之路,让劳动者比国家富得更快些,让更多的“人”成为外汇资产的持有者和投资者。这是一次巨大的利益调整,一场革命性的变革。
(作者为中国农业银行总行高级经济师)
(责编/肖楠 美编/叶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