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旅游演艺研究综述

2011-08-09方世敏

旅游研究与实践 2011年4期
关键词:实景演艺旅游

方世敏,杨 静

(湘潭大学 旅游管理学院,湖南 湘潭411105)

一、引言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者需求的日益多样化,越来越多的旅游新业态呈现在旅游者面前,演艺业和旅游业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旅游演艺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旅游演艺最先的表现形式是和娱乐项目结合在一起的,随着旅游演艺的发展不断深入,逐渐成为了一项专项产品,受到相关政府部门、旅游企业以及科研部门的普遍关注和重视。旅游演艺的发展增加了旅游吸引核,拓宽了旅游的文化空间,与国家提高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布局相符。政府加大对旅游演艺的政策扶持,越来越多的资金注入旅游演艺市场,在学术界也出现了旅游演艺的研究热。通过对旅游演艺的研究,能够从实质上了解旅游演艺的内涵及现状,为旅游演艺的发展指引明确的方向,对旅游演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资料来源及简要分析

为了了解国内旅游演艺研究的进展,本文以“旅游演艺”作为主题、标题和关键词,在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上进行检索,主题的检索下共获取相关文献86篇,标题的检索下共获取相关文献67篇,关键词的检索下共获取相关文献17篇(截至 2010年 11月),资料来源分布如图1所示。需要解释的是主题检索的实际是85篇,其中1篇学术期刊和1篇报纸全文雷同,标题检索下实际是66篇。

图1 资料来源分布

(一)研究历程

在主题的检索下,关于旅游演艺研究最早的一篇文献是2001年李永红等发表于《中国西部》上的《“蜀凤”<蜀魂>双星辉映》。在文章中也仅仅提出了旅游演艺这个概念,并没有进行深入研究,真正的研究在2005年才开始。旅游演艺最初的表现形式——主题公园内的文娱表演早在20世纪90年代便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相较而言,旅游演艺的提法和研究都比较滞后。所检索的85篇文献中除了2001年的那篇,84篇都是集中在近六年。图2对近六年的84篇文献进行了分析,从中不难发现,旅游演艺的研究呈不断上升的趋势,2008年有8篇,2009年有27篇,2010年以来研究文章更多,截止到11月份,相关文献达到了28篇之多。需要解释的是,旅游演艺的相关研究不是很多,近两年才成为研究的热点,基数较小,曲线在2007年和2008年处于下降趋势可以接受,不影响曲线整体的向上趋势。可以看出,近两年对旅游演艺研究呈跳跃式增长,关注度越来越高。

图2 各项检索结果的文献时间分布

(二)研究方式

按照研究方法分类,旅游演艺的研究方法分为描述性研究、概念性研究、构造模型研究和数理统计方法研究等4类[1-2]。国内发表的相关性较强的43篇关于旅游演艺的学术文章以及硕士论文的研究方法分类见表1(不排除某些论文兼用数种方法),结果大多数属于描述性研究和概念性研究,占83.7%,而构造模型和统计方法等在研究中运用较少。

表1 检索文献研究方法分类

(三)研究学科视角

目前旅游演艺的研究视角主要是以旅游学、经济学、管理学为基础,从艺术学视角进行分析的也不少,研究的切入点、目的、重点以及方式方法等也不一样,这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旅游演艺的内涵。国内关于旅游演艺研究相关性较强的43篇学术文章以及硕士论文的研究学科视角分布如图3:

图3 旅游演艺研究的学科视角

三、研究成果表现

(一)基础理论分析

1.旅游演艺的概念内涵、种类、功能意义研究

对旅游演艺概念内涵的界定:概念界定是研究的基础,研究的出发点不同,旅游演艺的概念内涵有不同的解释。国内对旅游演艺的研究最初是从对主题公园演艺活动的研究开始的,当时比较普遍使用的名称是“主题公园文娱表演”,之后还有旅游演出、旅游表演、(景区)舞台表演等不同提法,直至近几年,旅游演艺的提法才较普遍。对旅游演艺已有的定义中,朱立新认为旅游演艺是以异地观众为主要观赏对象的演艺活动[3]。这个界定没有对演出场所、演出形式做出限定,而只强调其受众对象为“异地观众”。徐琪认为旅游演艺是指在旅游目的地进行的且能够充分突显地域文化特色或民俗风情的、以旅游者为主要观赏和参与对象的文艺表演节目和演出活动[4]。总体来看,李幼常和胡娟对旅游演艺的界定相对比较合适和全面,对旅游演艺的演出场所、演出形式以及受众对象都进行了明确的限定[5-6]。旅游演艺是指在旅游景区现场以及旅游地其他演出场所内进行的、以表现该地区历史文化或民俗风情为主要内容,且以旅游者为主要欣赏者的表演、演出活动,统称为旅游演艺。

对旅游演艺类型的研究:由于研究出发点不同,划分依据不同,旅游演艺类型划分结果也不一致。朱立新将古代旅游演艺划分为景点演艺、节庆演出、旅舍演艺3类[7]。徐世丕把旅游演艺划分为山水实景演出型、民族风情展示型、文化遗产演绎型[8]。李幼常把旅游演艺划分为广场类、实景类、剧院类、宴舞类。胡娟认为,旅游演艺产品包括大型实景演出,民族民俗展示,艺术表演,特色、互动旅游演出,纯商业性驻场演出活动。徐琪认为,大型主题性旅游演艺产品分为主题公园类、实景类、剧场类、巡演类4类。总体而言,比较全面的划分是中国旅游报上的6种旅游演艺产品划分:以桂林《印象◦刘三姐》为代表的山水实景类、以深圳世界之窗的《创世纪》为代表的景区综艺类、以杭州宋城为代表的巡游类、以丽江《丽水金沙》为代表的剧院类、以昆明《云南映象》为代表的各地巡演加驻场表演类、以西安唐乐宫《仿唐乐舞》为代表的宴舞类[9]。

对旅游演艺功能意义分析:李永红是最早提出旅游演艺这一概念的学者,作者认为,旅游演艺活动能深度开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宝库、创造高品质地方旅游文化产品[10]。古代旅游演艺的功能意义体现在旅游吸引、文化展示、气氛营造3个方面。李幼常和胡娟认为,当代旅游演艺能完善产品结构、延长逗留时间、拉长产业链条、增加就业机会、实现创新发展、延长生命周期、塑造旅游形象、强化旅游营销,演绎文化精髓,保护文化遗产。有学者认为,旅游演艺能够增强旅游吸引力,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旅游地及景区的旅游形象和知名度,丰富旅游的内容[11]。大型实景演出的社会意义主要是具有极高的文化内涵,是自然与文化的巧妙结合;价值体现主要是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了观众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12]。总体来说,旅游演艺的主要功能意义体现在文化意义、经济意义、社会意义等3个方面,除此之外,更主要的是丰富旅游产品的内涵,提升旅游形象,是旅游城市的名片[13]。

2.旅游演艺产品开发模式研究

旅游演艺产品的开发模式离不开消费者的需求、产品的类型以及环境的因素等。李幼常分别对主题公园演艺产品、实景类演艺产品、原生态演艺产品的开发模式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主题公园演艺产品要注重小型常规表演与大型主题表演、表演与节庆相结合;实景类演艺产品要将地方文化融入实景中,组织社区居民参与演出活动,以环保促进演出与环境之间的协调融合;原生态演艺产品在艺术手法和风格上坚持“原汁原味”,在灯光、舞美等舞台技术的运用上突出现代感。有学者从顾客的角度出发,研究体验经济视角下旅游演艺产品的开发注重突出主题、精品、娱乐性与参与性、创新等[14]。有学者运用民族歌舞艺术,在文化消费语境下,将少数民族歌舞与旅游结合,让其融入大众文化生活、向大众文化消费转化、通过舞台精品化成为公共文化产品,形成特有的旅游演艺产品开发模式[15]。有学者从政府支持、市场运作、优秀创作团队、艺术创新等方面对旅游演艺产品的开发模式进行研究[16]。

3.发展驱动因素研究

旅游演艺的发展驱动因素是旅游演艺发展的制约因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有学者认为旅游演艺发展的驱动因素有以下5方面:地域文化的源驱动,民营资本的全面介入,国有文艺院团的转企改制,地方政府的强力支持,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17-18]。总体来说,对旅游演艺发展的驱动因素研究较少,发展驱动因素是影响旅游演艺发展的重要关键点,应该是研究的重点。

4.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旅游演艺是旅游新业态,起步发展较晚,在发展中已经呈现出自己的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部分学者对旅游演艺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一系列的改进措施。有学者专门对国内旅游演艺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认为目前旅游演艺大多呈现大制作,高投资;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注重品牌化等特征[19]。有学者对中国旅游演艺的发展历史进行了总结,从政府接待到商业运作,从无足轻重到成为重要的配套设施,现在已经形成了政府支持、市场运作,国有和民营多元合作的格局[20]。有学者从复制模仿问题、项目更新问题、产业运作问题、市场营销问题、生态环保问题、人才培养问题等方面论述旅游演艺的现状及对策[21]。有学者通过对中国旅游演艺市场进行SWOT分析,提出要坚持政府主导战略,树立市场化运作意识,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建立和谐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因地制宜,形成特色,创建品牌等措施[22]。陈叶萍运用价值链理论,基于价值链分析旅游演艺核心竞争力模型,提升旅游演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个案实证分析

研究大致分为理论研究和个案研究两方面。个案分析是研究的重要方法,是直接为实践服务,理论研究最终的目的也是服务于实践的。旅游演艺个案研究,结合地方的资源特色,对地方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目前有不少文献对特定地区的红色旅游功能方面进行了分析,相关性较强、借鉴意义较大的有关43篇文献中,个案分析大概为23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关于旅游演艺的个案研究很多都是从发展现状和对策入手,结合地区旅游演艺的资源特征进行宏观的研究。研究的地区省级范围主要涉及了宁夏[23]、海南[24]、山东[25]、上海[26]、河南[27-28]等,地区范围主要有杭州[29]、张家界[30]、桂林[31]等,景区景点有:南岳[32]。还有学者将地域文化元素引入地区旅游演艺发展,阐述了地域文化在旅游演艺中的重要作用。总体来看,研究结合旅游演艺发展的全国大背景,其他地区旅游演艺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地区的文化资源、自然资源优势,对地区旅游演艺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一系列应对措施[33-34]。

2.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市场营销是旅游演艺发展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河南开封对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进行了市场定位,将其定位为主流政治文化、宋词文化以及北宋俗文化,与《禅宗少林》形成互补,“一山一水,一东一西,一文一武,一刚一柔”[35]。桂林《印象◦刘三姐》从顾客的角度,运用体验营销,从确定营销的主题、感官营销、情感营销、思考营销以及关联营销入手,对其进行宣传营销实现企业和顾客的双赢[36]。湘西地区从产品营销、销售策略、促销策略等方面推动地区旅游演艺的发展[37]。上海将旅游演艺的目标市场定位为境外客源,针对目标市场制定适当的营销模式[38]。通过旅游演艺产品的开发、定价、旅游演艺场馆的选择、旅游演艺产品的促销等综合营销来对上海世博演艺中心进行市场定位,制定营销策略[39]。

3.产业结构研究

旅游演艺是旅游业与演艺业相结合的产物,有学者将其作为一项产业进行研究。汤蓓华等以上海地区为例,构建旅游演艺产业的SCP模型框架,分析旅游演艺产业构成因素包括核心产业、支持产业、配套产业以及衍生产业,从产业优化的角度提出旅游演艺的发展对策[40]。

4.风险规避研究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旅游演艺虽然是旅游新业态,但是高投资、大手笔以及易模仿等问题让其发展也存在很大的风险。有学者从旅游演艺发展的长远考虑,景区以及投资者要有风险意识,并以河南省旅游演艺发展为例提出风险规避的对策: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防范“滥、俗、套”;充分合理利用稀缺资源,避免演艺秀唱“独角戏”;形成以剧院为依托、兼顾巡演的运营新模式;将投入定位战略性投资,防范项目“中年夭折”;拓宽投资渠道,防范运作脱离市场[41]。

5.文化保护研究

旅游演艺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文化资源,文献通过对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和保护的研究,论述旅游演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旅游发展的影响力以及在遵循相应的开发原则基础上如何策划营销的问题[42]。

6.旅游业态创新及其扩散研究

旅游业态创新是实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有学者运用演化经济学理论,通过对实景演出的业态扩散研究,以《印象◦刘三姐》为例,来论述旅游业态创新的机制与模式,并总结出旅游目的地、景区对待实景演艺的开发要避免盲目追从,需考虑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客源市场、文化资源概况、自然环境等因素[43]。

四、总结和展望

目前旅游演艺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在CNKI的检索中,2009至2010年11月就有55篇之多,占了整个研究的64.7%,上述的研究成果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目前的研究还有所欠缺,主要表现在:1.描述性分析的多,模型统计研究的少;2.概念等相关理论研究的少,现象研究的多;3.个案研究的数量不少,但只是宏观论述,缺乏实证,缺少说服力。在以后的研究中,以下几个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入:

(一)宏观方面

1.多借鉴其他学科知识

旅游演艺的研究大多是就现状谈问题,就问题谈对策,仅限于旅游学的角度去研究。今后,应多借鉴其他学科的知识。理论方面应多综合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管理和方法,为旅游演艺模型研究寻找理论支撑,以形成完整的理论研究体系。实践对策方面可与消费者行为学、营销学等学科结合,确实探讨出实现旅游演艺功能的对策和措施。

2.加强定量研究

旅游演艺研究中描述性研究占大多数,缺乏实证。没有实证的研究,即使再深入,也缺少说服力。在旅游演艺的研究中可多运用构造模型研究和统计方法研究,既能加强文章的深度,同时又提高了研究结果的可信度。研究的目的,除理论意义之外,更多的是指导实践,实证研究能够提升研究结果的可行性,使旅游演艺功能实现途径更具体、更微观。

(二)微观方面

1.进一步完善概念等理论研究

旅游演艺是演艺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新业态,旅游演艺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对相关理论的界定模糊,例如旅游演艺的概念内涵、旅游演艺的分类方式等是人云亦云,对旅游演艺这一提法也是近几年才逐渐统一起来的。旅游演艺研究急需加强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为以后的实证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2.对旅游演艺产品开发影响因素的研究

旅游演艺对旅游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带动作用。在现有的研究中,对旅游演艺功能意义的研究比较深入,但是如何使旅游演艺功能效益最大化,关键还是在旅游演艺产品开发的影响因素,旅游演艺产品开发影响因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旅游演艺项目功能的实现。旅游演艺产品开发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各因素之间的重要性和一般的旅游产业是否相同,应是旅游演艺未来研究的重点。

3.对旅游演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目前对旅游演艺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旅游演艺的功能意义以及发展现状方面,从长远的角度对旅游演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旅游演艺属于高投资、大制作项目,应该将其作为长远性的战略目标去实现,不能只注重眼前的短期利益。多从文化保护、风险规避、综合效益最大化等角度出发,把旅游演艺当做是一项长远的旅游发展业态去研究,实现旅游演艺的可持续发展。

[1]陆林.旅游地理文献分析[J].地理研究,1997,16(2):105-111.

[2]Dann G.et all.Methodolgy in Tourism Research[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8,15(1):1-28.

[3]朱立新.中国当代的旅游演艺[J].社科纵横,2010,(4):96-99.

[4]徐琪.国内大型主题性旅游演艺产品开发初探[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5]李幼常.国内旅游演艺研究[D].四川:四川师范大学,2007.

[6]胡娟.旅游创意产品研究[D].安徽:安徽大学,2010.

[7]朱立新.中国古代的旅游演艺[J].社科纵横,2009,(12):97-100.

[8]徐世丕.旅游演艺对我国传统演出市场的冲击和拓展[J].中国戏剧,2008,(9):14-17.

[9]张力,王磊.山水实景演出:点亮夜色的一种可能性[N].中国旅游报,2007-06-13(13).

[10]李永红,唐学深.“蜀风”《蜀魂》双星辉映[J].中国西部,2001,(3):45-47.

[11]刘艳兰.旅游演艺的发展历程及其对旅游业的影响[J].科技广场,2009,(8):32-34.

[12]张向向.大型实景演出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J].决策探索,2010,(4):77.

[13]许二凤,朱晓翔.用“印象”篆刻的城市名片——兼论中国旅游演艺市场[J].新乡学院学报,2010,(3):54-57.

[14]赵洁.体验经济视角下的旅游演艺产品开发[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20):36-44.

[15]李炎,王佳.文化消费语境与民族歌舞艺术的发展[J].思想战线,2010,(1):118-122.

[16]赵强生,李东影.大型实景演艺产品开发模式初探[J].消费导刊,2010,(6):34.

[17]王伟年.我国旅游演艺发展的驱动因素分析[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9,(7):87-91.

[18]陈叶萍.基于价值链的国内旅游演艺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

[19]汪克会.国内旅游演艺产品开发现状探析[J].商业经济,2010,(3):102-103.

[20]王鹏.中国旅游演艺新时代[J].旅游时代,2009,(1):29-33.

[21]张中波.山水间的艺术——略论艺术创意产业中的山水实景演出[J].四川戏剧,2010,(3):86-90.

[22]陈蕊.中国旅游演艺市场发展策略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26):257-258.

[23]汪克会.宁夏旅游演艺产品开发研究[J].中国商贸,2010,(6):129-130.

[24]王赵,王明泽.节庆赛事:还有更大的空间提升国际品位[J].今日海南,2010,(2):22-24.

[25]赵迎芳.山东省演艺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8,(2):21-26.

[26]徐薛艳.上海旅游演艺发展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

[27]袁家超,武中宪,王江舟.大力发展旅游业演艺 助推河南旅游上台阶[J].决策探索,2009,(11):15-16.

[28]许二凤,洪帅.河南省旅游演艺的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6):69-73.

[29]张琴.杭州旅游演艺的运作方式与经验分析[J].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24-28.

[30]唐治元.张家界旅游演艺项目现状及开发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6):53-55.

[31]李美莲.桂林旅游演艺发展研究[J].市场论坛,2009,(5):65-66.

[32]康才义.南岳发展旅游演艺业的思考与探索[J].企业家天地,2010,(5):118.

[33]杨艺.区域文化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化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27):11903-11904.

[34]侯建娜,杨海红,李仙德.旅游演艺产品中地域文化元素开发的思考[J].旅游论坛,2010,(3):284-287.

[35]李新,梁记安.水之语,宋之魂——解析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4):50-51.

[36]王昂,陈亮.旅游文艺演出产品体验营销初探[J].中国集体经济,2009,(28):78-79.

[37]覃雯.旅游目的地民俗文化资源营销创新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0,(4):116-121.

[38]韩冰.从“时空之旅”的成功看上海旅游演艺市场开拓的初期阶段[J].经济咨询,2007,(4):54-56.

[39]刘晓璐.旅游演艺产业营销战略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9.

[40]汤蓓华,杨卫武.上海旅游演艺产业组织分析[J].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19-22.

[41]王艳.休闲产业突围中的风险规避[J].电视研究,2007,(10):64-65.

[42]别金花.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9.

[43]刘艳兰.实景演艺:旅游业态创新及其扩散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9.

猜你喜欢

实景演艺旅游
河南金贵演艺集团
河南金贵演艺集团
河南金贵演艺集团
实景演出对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婺源《梦里老家》为例
数字博物馆 线上实景游
演艺之花竞相开放再现国际化的艺术魅力
旅游
宝马首次在中国实景演示高度自动驾驶技术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