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大型避难场所工程设计浅析
2011-08-08孙成军
宋 锐,孙成军,高 松,汪 强
(成都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15)
0 前言
5·12汶川大地震已过去3 a,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地震留下的创伤正在逐渐平复,经历磨难的灾区人民也都开始了新的生活。但与此同时人们也看到,大地震中所留下的许多深痛教训,特别是灾后初期应急避难场所数量不足,以及场所内的配套设施不全等问题。在当今全球范围内自然灾害尤其是高破坏性灾害频发的大背景下,专业的、应急设施完善的,能容纳足够多人员的大型避难场所的建设,就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件必然且非常迫切的事情。
1 何谓避难场所
避难场所是为了人们能在灾害发生后一段时期内,躲避由灾害带来的直接或间接伤害,并能保障基本生活而事先划分的带有一定功能设施的场地。对此,避难场所应考虑适用于多灾种,如地震、火灾、水灾等应急避难部分。并应根据火灾、水灾等灾害特点,考虑不同类别地震避难场所所处位置、周围环境,以及地质等情况,以确定场所适用性。
2 国内外避难场所建设现状
在自然灾害频发的大背景下,国内外一些频繁遭受自然灾害侵袭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丰富的应对经验和成果,是很值得人们借鉴和学习的。
2.1 日本避难场所建设现状
日本的陆地面积仅占世界陆地面积的0.25%,但在其国土与周边地域发生的震度在M6以上的大规模地震占到全世界的22%。由于其灾害比较频繁,日本经过长时期的防灾避险思想变迁和发展,至今已经成为防灾绿地建设最为完备的国家。日本早在1956年的时候用法律(《城市公园法》)的形式规定,公园必须具备防灾功能。
2.1.1 防灾规划
日本制订了较为完备的防灾规划,非常注重防灾据点的层次化和网络化。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避难”为重点内容的防灾规划中,确立了加上“救援”观点的“广域防灾据点”的必要性和配置论;
(2)基于邻里活动的重要性,确立了平时以交流为中心、灾害时成为避难和复旧据点的“交流防灾据点”的必要性和配置论;
(3)把战灾重建规划中的“延烧遮断带”的概念扩大到作为“广域防火带”的干线道路沿线的绿地建设;
(4)从城市圈功能保护的观点,加入了朝多中心、网络型城市构造的变化,以及“水与绿”的网络规划的内容;
(5)为了支援以住民为主体的城镇重建建设,设置“兵库城市建设中心”,创设城镇建设支援事业等制度。
2.1.2 防灾公园建设
日本把防灾公园分为六种类型:
(1)广区域防灾据点功能的城市公园——面积在50 hm2以上的公园,在发生大地震、火灾等灾害时,作为进行急救、重建家园和复兴城市等各种减灾活动的据点(见图1)。
图1 日本防灾公园实景
(2)广区域避难场所功能的城市公园——面积在10 hm2以上的主要公园,在发生大地震、火灾等灾害时,作为收容附近地区居民,使其免受灾害伤害的场所。
(3)暂时避难场所功能的城市公园——面积在1 hm2以上的城市公园,在发生大地震、火灾等灾害时,主要作为附近居民的紧急避难场所或到广区域避难场所去避难的中转地点。
(4)拥有作为避难通道功能的绿色大道,道宽在10 m以上。
(5)阻隔加油站等石油精炼厂所在地带等与一般城区的缓冲绿色地带。
(6)面积在500 m2左右的街心公园,平常作为防灾活动的据点。
在刚刚发生的日本9.0级特大地震中,日本避难场所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有效地庇护了众多灾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被大家称为“不沉的诺亚方舟”。
2.2 国内避难场所建设现状
国内的避难场所的建设和发展相对于日本来说比较滞后,但北京、南宁等城市的避难场所建设已走在我国各城市的前沿。
2.2.1 北京避难场所建设现状
北京市是国内进行避难场所建设较早的城市,于2003年建成了国内第一个避难场所——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于2006通过《北京市中心城地震及其他灾害避难场所(室外)规划纲要》。由此,北京市避难场所建设进一步展开。
2.2.1.1 北京避难场所建设要求
(1)用地要求:紧急避难场所用地面积不小于2 000~3 000 m2,用地应平坦,易于搭建帐篷及临时建筑,并配备自来水管等基本设施,以满足临时避难及生活设施需要。另外考虑设置厕所的可能性,如无,应解决就近如厕方案。长期(固定)避难场所用地面积不小于4 000 m2,除达到一般紧急避难场所建设的要求,包括划定棚宿(居住)区外,还要有较完善的所有“生命线”工程要求的配套设施。
(2)人均(综合)面积标准及服务半径:紧急避难场所人均面积为1.5~2 m2,服务半径为500m;长期(固定)避难场所为 2~3 m2,服务半径为2 000~5 000m。
(3)选址要求:选址要符合防震减灾规划,避让地质灾害地区,远离泄洪区、低洼地易积水地区,高压线走廊区域等,以确保场地安全。
(4)对避难场所周围建筑的要求:避难场所周围建筑要采用抗震防震、防火耐火材料和构造,并且考虑建筑倒塌范围,同时注意建筑高度和密度问题。
2.2.1.2 避难场所标志
北京市于2004年制订了全国首个避难场所标志——《北京市地震避难场所标志》。截止到2008年底,北京已经有29处公园、绿地具备避难场所功能(见图2)。
图2 北京市避难场所分布图
2.2.2 南宁避难场所建设现状
南宁于2010年,建成国内最大避难场所——南湖广场应急避难所。该场所面积达36万m2,可容纳20万人,集休闲广场、城市美化、紧急避难三大功能于一体。该避难场所按照“一场多用,平急结合,减少投入”的原则,在不破坏南湖广场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划定了各个功能区域并巧妙地把各种应急设施融入广场原有景观之中。水井、公厕等各项生活设施覆盖有草皮。在绿地空地上,可供搭建帐篷,在水幕电影广场上设置有专门供转移重伤患者的直升机升降的停机坪。应急场所内配备供水、供电、医疗、厕所等基本生活设施(见图3)。
图3 南宁市南湖公园避难场所总体布局图
3 成都避难场所规划及建设现状
3.1 《成都市中心城应急避难场所布局规划(2008-2020)》简介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成都市中心城应急避难场所布局规划》,该规划在充分吸收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地区客观实际,综合考虑国家规范与成都市现状资源等实际情况,确定应急避难场所体系的等级结构、人均指标等,构建一个综合的、科学的、高效率的应急避难场所体系。 将中心城绿地、广场、公园、学校(操场)、体育场等开敞空间均纳入应急避难场所(共计约3 000个点位),加以充分利用。其中将2 000 m2以上开敞空间进行分级(共1 001个点位),规划配置应急避难相关设施;规模不足2 000 m2的开敞空间作为临时应急避难场所,不专门配置设施(见图4)。
图4 成都市中心城应急避难场所布局规划图(2008-2020)
3.2 成都避难场所建设现状
“5·12”汶川大地震后,成都市中心城区将一部分城市开敞空间确定为避难场所,但这些避难场所点位少、场地内基本未作功能分区,且应急设施极其缺乏,同时指示导向性也较差,难以满足市区内大量人口的应急避难需求,急待改善。
4 成都大型避难场所分级
依据国内外的相关分类经验,并结合成都市城市行政区划、人口分布、人口密度、建筑密度等特点,以及居民疏散的要求,建议将避难场所分为三级建设,其各自功能如下:
一级避难场所为市级避难场所,一般规模在10万m2以上。为特别重大灾难来临时,灾前防灾、灾中应急避难、灾后重建家园和恢复城市生活秩序等减轻灾害的战略性避难场所。
二级避难场所为区级避难场所,一般规模在1~5万m2。主要为重大灾难来临时的区域性避难场所。
三级避难场所为街道(镇)避难场所,一般规模在2 000 m2以上。主要用于发生灾害时,在短期内供受灾人员临时避难。
以上三级避难场所在建设过程中,应以一级避难场所为中枢、以二级避难场所为节点、以三级避难场所为末梢,梯次配备、网状配置,构建完整的城市避难场所体系。
5 成都大型避难场所相关配套设施
成都避难场所相关配套设施主要包括供水、排水、供电、指挥系统、环卫、仓储、通讯等设施,该部分也是该项设计的重点。
5.1 应急供水设施
5.1.1 饮用水
饮用水采用桶装饮用水供给为主,水车送水及分散取水为辅。在每个应急水井附近设施一体化净化装置在必要的时候提供饮用水。饮用水水量按照每人每天10 L来计算。
5.1.2 生活用水
生活用水利用管井取地下水并利用市政管网供水。在避难场所按照每人每天30 L的生活用水量来计算。每个避难场所最少设置两口水井。
5.1.3 消防用水
消防主要以灭火器系统为主,在有条件的地区利用潜水泵抽取地表水来灭火。在设计的供水管道上设置消防取水栓并配备消防水带。人员集中的棚宿区按照每100 m2四具5 kg磷酸盐干粉灭火器。
5.2 应急排水设施
5.2.1 粪便水
通过建设抗震冲水式公共厕所及移动厕所来解决灾民上厕所的问题。公共厕所供水可由市政给水管网与地下水联合供水,冲水采用水箱式冲水。移动厕所平时可由环卫部门保管,灾难发生时再放置于避难场所指定位置处。移动厕所与公共厕所的污水均就近排入市政污水管网。部分厕所旁可设置小型一体化处理设施,在市政污水管网被破坏时,可以处理后直接排入附近水体(见图5)。厕所坑位按照按照每10 000人20个坑位设计。
5.2.2 废水
废水主要考虑生活淋浴与洗漱用水。建议洗漱淋浴结合抗震冲水式公共厕所建设,其产生废水排入市政排水管网或附近水体中。
5.2.3 雨水
结合现状雨水系统,就近排入附近水体。
5.3 应急供电设施
(1)电网供电:采用独立的多路电网电源供电,以保证灾难时供电可靠性。
图5 小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
(2)移动式发电机:运行灵活,平时可作为备用电源,灾难时给水泵、照明及附属建筑等供电可靠性要求不是特别高的负荷供电。
(3)自然能源:利用太阳能等发电设备给照明灯具供电,节约能源,平时也可以利用。
(4)移动式照明灯具:投光器、手电筒等移动式照明灯具平时、灾害时都能有效利用。
5.4 应急指挥系统
(1)在避难场所内道路设置球形摄像机,监控整个场所的情况,平时与灾难时都可以使用。
(2)设置UPS电源作为控制系统的备用电源,保证供电可靠性。
在永久避难场所设置广播系统,并宜与公园、学校等广播系统结合。
5.5 应急标志设施
采用《北京市地震避难场所标志》,其特点为文字少、简洁明了、标识度高。共分为4类(地震避难场所图形标志、组合标志、场所内道路指示标志、场所周边道路指示标志),共计14个标志,包括:主标志、应急指挥部、应急供电、应急棚宿去、应急监控、应急停机坪、应急水井、应急机井、避难场所道路指示标志、应急厕所、应急物资供应、应急消防设施、应急医疗救护、应急供水。
5.6 应急环卫设施
各避难场所包含临时避难场所应设置独立的排污系统,应急场所的污水应排入城市污水管网,医疗卫生污水应处理达标后才可排入城市污水系统。设置应急厕所,其间距应不小于300 m,应急厕所应设于下风口的位置,且远离棚宿区30 m以上,但不远于50 m,并应附设或单独设置化粪池。
5.7 储备仓库
主要是储备紧急避难时期救助、灭火等必要的工具等基本资材,在避难时必要的紧急用电源和动力泵等资材,防寒必要的资材和物品,救护防水等物品及防灾的关联设施,以及必要的医疗配备资材和紧急用食物等。储备仓库主要是结合场地内或周边现有用房进行设置。
5.8 应急医疗设施
避难场所内应设置相应的医疗场地和医疗储备场所,为受灾人员提供医疗用品,救助受伤者,避免疫病的爆发与传染。应急医疗区的设置应考虑医疗救援的服务半径,结合篷宿区的具体位置和避难场所内道路交通网络合理布局。
5.9 应急通信设施
每个篷宿区周边均宜有无线应急电话布置点,应急情况免费开通,方便灾民对外联系。
6 成都大型避难场所工程设计实例——望江楼公园避难场所
6.1 望江楼公园避难场所现状及分析
6.1.1 规划区位
望江楼公园应急避难所位于成都市武侯区东门锦江南岸,是集唐代女诗人薛涛遗迹、清代古建筑群和各类奇珍异竹于一体的历史文化名园。总规划面积12.5 hm2。
6.1.2 地形
总体而言,望江楼公园应急避难所的地形相对较为平坦,中间有一个较大的水域,场地平均高程为492.5 m左右,有效区域高程高差不超过2 m,符合应急避难场所选址要求。
6.1.3 现状规模
望江楼公园应急避难场所总规划面积为12.5 hm2,水域面积约 8 000 m2,道路面积约5 000m2,建筑物占地面积约25 000m2。
6.1.4 安全性
区域地势平坦、空旷,场地范围内没有地下室,上空没有城市高压走廊等不良因素。周边没有高层建筑。因此,望江楼公园应急避难场所安全性相对较高。
6.1.5 可通达性
望江楼公园应急避难场所只有一条道路可达,灾害发生时救援和疏散共用一条道路,周边交通可达性相对较弱。西侧与望江路相邻,东侧被府河环绕。共有三个主出入口,其中一个为车行出入口,两个为人行出入口。
6.1.6 开敞度
望江楼公园避难场所内周围有一定小灌木丛和大型乔木,乔木密度适宜,对人员疏散影响不大,开场度较好。
6.1.7 现状基础设施评价
望江楼公园可用于避难场所使用的现状基础设施较缺乏,应以完善现有设施为主的原则进行建设。
6.2 望江楼公园避难场所建设方案
避难场所类别:I类;
总规划面积:12.5 hm2;
有效面积:7.5 hm2;
篷宿区有效面积:5.9 hm2;
容纳人口:3.4万人。
6.2.1 功能分区
6.2.1.1 应急指挥中心
应急指挥中心的作用是与外界联系、对社区级避难场所的指挥,以及对于该避难场所内的统筹和管理。
应急指挥部结合应急物资储运、广播、发电等设施,布局于交通便利通达、地势较高处的广场中部的平台处,便于其指挥及统筹安排各项应急避难工作,临近避难通道、救灾车辆放置场等区域设置。面积约1 600 m2。
6.2.1.2 应急篷宿区
篷宿区均匀分布于规划区域中,总面积约5.9 hm2,共分为11个篷宿区。场地中大部分用地都将主要用于搭建帐篷,供受灾人员栖宿,因此设计中充分利用草坪和广场部分等相对平坦的集中用地。每个篷宿分区又划分为若干个篷宿单元(见图 6)。
图6 篷宿区布置平面图
6.2.1.3 应急医疗区
应急医疗救助场所于中心广场位置,考虑到医疗救援的服务半径,结合篷宿区的具体位置和避难场所内道路交通网络布局。为受灾人员提供医疗用品,救助受伤者同时避免疫病的爆发和传染,并对社区级应急避难场所医疗救护提供指导。面积约6 070m2。
6.2.1.4 应急物资供应区
利用该避难场所内或周边500 m范围内的饭店、商店、超市、药店、仓库等进行应急物资储备及供应。尽量利用现有资源,不新建或少建仓储建筑。
在紧急状态时,应急物资由外部城市道路运至,并分发场地内各具体转运分发点,在兼顾均衡性的同时考虑运输搬运的方便,结合公园现状场地设置应急物资储存供应区。
6.2.2 配套设施
6.2.2.1 应急供水系统
望江楼公园的应急供水利用周边的城市市政供水管网和地下水资源。当市政供水管道未被破坏时,利用市政供水管道满足紧急状态下受灾群众的生活需要。当市政管道被破坏时,由抽取地下水并经过简单消毒净化后供生活使用,饮用水需要通过外界供给在必要时候利用一体化净化设备进行处理后再供给灾民饮用,通过阀门控制提供受灾群众的基本用水需要。
根据《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GB 21734—2008)》,供水设施每100人应至少设一个水龙头提供日常生活洗漱用水,在应急区内共设置340个洗涤龙头。根据平时实际使用需求部分安装。未安装的部分龙头预留接口,方便应急时快速安装。每250人应至少设一处饮水处。在应急区内共设136个饮水点,应急饮用水管道应急时安装。应急给水计算:该项设计应急用水的储存按每个区域3 d的日用水量考虑(见表1)。
表1 应急供水量一览表
供水管网布置要求:供水管网应成环设置,敷设在绿化带与现状供水管网连接在平时作为景观或绿化用水使用,在灾害到来时作为应急供水管网使用。供水管道长度为0.4 km。
6.2.2.2 应急排水系统
(1)应急粪便水处理:应急粪便由应急厕所收集后排入邻近污水井,接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污水处理厂。应急厕所结合篷宿区确定其位置。厕所集中结合绿化布置。根据相关案例,应急厕所按1个坑位/350~1 000人,应急厕所间距小于100 m。按34 000人计算,设计移动应急厕所24个,其中14个厕所兼有淋浴设备;小型污水处理设施两座。移动厕所是在灾害发生后应急设置到位。配套建设d 300污水管900 m。
(2)应急医疗废水处理:医疗区废水由卫生部门统一收集处理后排入邻近污水井。
6.2.2.3 应急供电系统
应急避难场所的供电电源:采用市电作为主用电源,并配备移动式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
电源引入:主用电源从场所内现有配电房低压回路引来;对于备用电源,在场所内设置柴油发电机接口箱作为移动式柴油发电机电源引入接口。柴油发电机接口箱的位置应结合现有配电房及棚宿区设置,尽量布置在负荷较为集中、且交通比较便利的区域。
配电系统:场所内设动力切换总箱和照明切换总箱(两切换总箱均由两路电源供电),动力、照明切换总箱下按需要设置多个动力、照明配电分箱(如负荷较小,则可不设分箱),由动力、照明分箱给避难场所的动力负荷和照明负荷供电。
6.2.2.4 应急消防设施
消防主要以灭火器系统为主,并利用望江楼公园的水体作为消防应急水源设置消防泵抽取。在设计的供水管道上设置消防取水栓并配备消防水带,每隔150 m设置一具消防取水栓。人员集中的篷宿区按照每100 m24具5 kg磷酸盐干粉灭火器。共设置灭火器2 360具。
6.2.2.5 应急垃圾储运设施
除在篷宿区及重要交通道路沿途间隔50 m设置可移动的垃圾、废弃物分类储运设施外,在场所内部道路较容易到达的地点设置若干处垃圾集中收集点。
6.2.2.6 应急监控系统
望江楼公园避难场所作为I级避难场所,当灾情发生时将有大量避难人群涌入,为能够更好、更及时地对避难人群进行监控和管理,设计在避难场所建设应急监控系统,拟采用一体化智能高速球形摄像机,高清网络彩色枪式摄像机,监控覆盖避难场所的应急棚宿区和主要道路。
在各避难场所的中心指挥区建设本地监控中心,借助通信线路与市应急指挥中心互联,确保灾难发生时,监控图像能可靠地上传至市应急指挥中心。各个点位设备供电采用集中供电。市应急指挥中心与一级指挥中心实现平台级互联互通。
6.2.2.7 应急广播设备
设计在避难场所建设应急广播系统,拟采用高音扬声器,广播系统覆盖避难场所的应急棚宿区,设计时已考虑平灾结合。
6.2.2.8 应急通信系统设备
当突发性紧急情况发生时,要综合利用各种通信资源,保障救援、紧急救助和必要通信所需的通信手段和方法,是一种具有暂时性的、为应对紧急情况而提供的特殊通信机制,因此,每个前端设备采用光纤形式到中心机房,中心机房设置3G无线路由器将紧急突发事件传输到上层市级管理指挥中心(6个重点点位——沙河公园、碧落湖公园、高新体育公园、浣花溪公园、人民公园、塔子山公园是每个前端设备通过3G无线网络直接将紧急突发事件传输到上层市级管理指挥中心),做到迅速布设网络,保障重要信息的传输,快速有效地指挥发令。必要时可部署以应急通信车为主体,与卫星、微波传输相结合,高速率、高带宽、支持高速移动的城市机动应急指挥网络,作为城市应急通信专网的有效补充。
6.2.2.9 应急停车场
望江楼公园应急避难场所设置应急停车场两处,分别位于园区南北两个出入口处,便于应急停车场临时应急物资供应。总规划面积约2 220 m2,可停车约90 pcu。
7 结语
汶川及玉树大地震的噩梦在人们脑海中挥之不去,日本刚发生的9.0级强烈地震再一次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地球正在进入自然灾害频发的时期。为提高抗击重大自然灾害风险能力,减少灾害损失,最大程度地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专业的、应急设施完善的避难场所建设势在必行。
[1]GB 21734-2008,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S].
[2]成都市规划管理局,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都市中心城应急避难场所布局规划(2008-2020)[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