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内镜EST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分析
2011-08-07石向阳谷永颂方俊恒赵春月杜四清
石向阳,谷永颂,方俊恒,赵春月,杜四清
(皖南医学院附属池州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安徽 池州 247000)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已成为治疗胆胰疾病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内镜下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疗效好,创伤小的特点。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4年12月~2010年12月经内镜行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资料,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74例中,男46例,女28例,年龄16~75(54.5±13.2)岁。其中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9例,胆囊炎合并胆总管结石8例,单纯胆总管结石57例。合并心脏病患者1例,糖尿病5例,高血压16例,急性胰腺炎9例。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37例,其中外科开腹胆囊切除术后16例,腹腔镜下胆囊摘除术(LC)后21例。胆总管内单枚结石者50例,2枚结石者6例,多枚结石者5例,泥沙样结石7例,炎性狭窄6例,其中结石嵌顿于胆总管末端4例,嵌顿于十二指肠乳头1例。结石最大直径2.8 cm,胆总管直径 1.0 ~3.0 cm。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上腹痛58例、伴有黄疸9例、伴有发热3例,无临床症状者4例。排除标准:严重肝脏疾病(如重度食管静脉曲张)、凝血功能障碍及严重的心肺功能障碍及合并胆总管恶性肿瘤。
1.2 器械 采用Olympus JF-140型电子十二指肠镜及ERCP造影导管、乳头切开刀、针状刀、取石网篮、取石气囊、碎石器、胆道扩张气囊;ERBE(ICC200型)高频电发生器;Boston黄斑马导丝;鼻胆引流管;美国GE OEC9800 X光机。造影剂为60%泛影葡胺或优维显。
1.3 术前准备 所有患者均行B超及CT或MRCP检查,常规生化及凝血功能检查、心肺功能检查,完善术前评估。签署知情同意书,与家属充分知情谈话。术前禁食8 h,碘过敏试验,咽喉部麻醉,术前15 min静脉缓慢注射安定针5 mg,654-2针10 mg及哌替啶针50 mg。术中持续吸氧及心电监护。
1.4 操作方法 进镜后用导丝引导切开刀行选择性胆管插管,先行ERCP检查,确定结石的大小、数目和部位,是否嵌顿,与术前检查结果对比。观察乳头形态及周围结构行EST。电源强度CUT 35 W,COAG 70 W,采用ENDO-CUT模式,于乳头11~12点方向切开括约肌,长约0.5~1.5 cm,乳头部结石嵌顿者采用针状刀切开。切开后在X线透视下用取石网篮完成取石,必要时用机械碎石器粉碎后取石,用取石气囊将结石清理干净。对于结石嵌顿于十二指肠乳头及插管困难者采用针状刀作预切开。对多次插管乳头水肿明显、术前合并急性胰腺炎、急性胆管炎,多发性结石一次难以取净,或患者体弱不能耐受较长时间取石时,放置鼻胆管引流(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在X线透视下退镜,以保证鼻胆管位置的正确性,体外固定,回病房后接负压引流。
1.5 术后处理 术后1 h、3 h、6 h、次日及第3日清晨查血淀粉酶及血常规,术后予以禁食、补液、抗炎、止血、质子泵抑制剂(PPI)、生长抑素等对症治疗。严密监测血压、心率,观察发热、腹痛、呕吐、呕血、黑便等症状。在观察过程中,如果腹痛明显,血尿淀粉酶较高,怀疑ERCP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则延长禁食时间,并针对胰腺炎进行治疗。术后2~5 d后行鼻胆管造影,如有结石残留,再次ERCP取石,对结石已取净者拔除鼻胆引流管。
2 结果
2.1 疗效 本组ERCP及EST术后立即取石70例,占94.6%,结石直径为0.5 ~2.8 cm。取石未1次成功4例,其中2例接受外科开腹手术治疗,2例患者(结石直径过大,碎石后部分取石)放置ERBD,引流胆道,1例5 d、1例10 d后行鼻胆管造影时,发现结石溶解消失。5例患者ERCP术后接受LC术,11例患者胆总管取石后保留胆囊,随访无异常。
2.2 并发症 EST术后并发症6例,发生率8.1%,其中PEP 4例,出血2例,均经内科保守治愈,高淀粉酶血症8例,无穿孔与死亡。1例女性患者,EST+取石后,1年内反复出现胆道严重感染,转外科行胆-肠吻合术。
3 讨论
胆石症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特别是术后胆道残留或复发性结石更为常见。ERCP是诊断胆管结石的重要手段,敏感性在79% ~100%,特异性87% ~100%[1]。其临床应用的日趋成熟,加速了治疗性ERCP的普及。1974年首次进行EST以来,治疗性ERCP的适应证范围不断扩大。EST是在ERCP诊断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内镜治疗技术,疗效肯定,现已广泛应用于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过去治疗胆总管结石常以外科手术为主,胆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创伤大、时间长。现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网篮取石,不仅创伤小、恢复快,且可进行胆汁引流、减少胆泥的沉积、降低结石的复发率,小的结石通过切开的乳头可以自行排石或鼻胆管溶石[2]。
本组74例患者经十二指肠镜下EST后取石,成功率为94.6%,我们的体会是:①选好适应证,严格把握禁忌证,尽量术前通过B超、CT或MRCP检查明确诊断,初次开展ERCP选择合并症少,结石为单个、直径<1 cm的患者。术前常规十二指肠镜检查,了解胃腔内情况及乳头形态。随着技术的熟练,逐步向多发结石、大结石或有乳头旁憩室者过渡,插管困难者可以选择预切开技术以提高操作成功率[3]。②治疗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灵活应用直径为0.025~0.035 inch的导丝引导切开刀选择性插管,在X线下观察导丝的方向,可以减少造影剂的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注意导丝进入胰管的次数,如果多次进入胰管,则选择双导丝插管。若插管时间过长或有乳头水肿者,适时放弃本次操作,择期再次治疗。③EST的技巧。切开前,应正确判断乳头可切长度,严防切口超过乳头顶部覆盖皱襞处或在憩室处作大切口,切口方向应沿着乳头11~12点方向,控制好切口的大小,对预防肠穿孔有决定意义[4]。为避免切开过快造成的切口过大,在切开时注意导丝的张力,留导丝1/3以下于乳头内,每次通电1~3 s,用抬举钳使导线轻贴乳头开口处,且保持一个插管的力量,可以避免外大内小,分次切开。如切开后乳头不出血,切口无需作电凝处理。初学时尽量少用预切开。④ENBD是一种简便、安全的操作,EST后常导致乳头水肿、残石嵌顿胆总管等可引起胆道引流不畅,从而诱发急性胰腺炎及胆道感染。为防止此类并发症的发生,在治疗中笔者体会到,取石后置管引流非常重要。无论是否有残余结石,常规放置鼻胆管,保持胆管的通畅。可预防和控制可能发生的胆管炎症,并可观察EST后的出血和微小穿孔。本组1例70岁男性患者,胆总管扩张达3.0 cm,结石直径2.8 cm,既往2次胆道手术及1次肠梗阻手术,本次坚决拒绝外科手术,遂行ERCP+EST碎石,取出部分结石,因心率下降,提前结束操作,10 d后鼻胆管造影发现结石自行排出(如图1、2),提示放置鼻胆管对治疗残余结石有效。其可能与鼻胆管的充分引流有关。国内林秀英等[5]直接放置胆道塑料内支架治疗胆总管结石亦取得满意效果。⑤加强术后病情观察,常规予以禁食、补液、抗炎、止血、质子泵抑制剂(PPI)、生长抑素等对症治疗,这也是成功的保证。
图1 ERCP造影
图2 ERCP术后10 d鼻胆管造影
关于ERCP+EST并发症,早期主要是PEP、出血和十二指肠穿孔。长海医院2007年PEP发生率4.40%、出血发生率 1.49%、感染发生率 1.78%,穿孔1 例,死亡 2 例[6]。PEP 的诊断 Cotton 标准[7]:ERCP术后患者出现持续24 h胰性腹痛,同时伴有血淀粉酶超过正常水平3倍以上时即可诊断,根据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度。如仅有血淀粉酶升高,而无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其他表现者为高淀粉酶血症。发生PEP的因素包括患者和操作者两方面,严格掌握ERCP的指征,在插管时,避免插管时间过长,动作要轻柔,对位、对线要准确,避免多次插管引起胰管损伤,灵活应用导丝进行选择性插管造影[8],避免造影剂注入胰管,缓慢注射,严格消毒,放置ENBD、预防性应用药物等,可以减少PEP的发生。本组74例患者,我们严密监测血常规及血淀粉酶,同时观察腹痛及体温情况,出现PEP 4例,占5.4%,高淀粉酶血症者8例,占10.8%,均内科治疗痊愈。出血是EST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分为轻度(<500 m1)、中度(<800~1 000 m1)、重度(>1 000 m1)三级[9],凝血障碍的存在是导致出血的危险因素,切口不宜过大过深、速度不要过快[10],这样可避免大出血的发生。本组大量出血2例,其中1例为术后3 d拔出鼻胆管后出血,出血量约1 000 ml,未行内镜检查,经内科保守治疗后治愈,分析可能与鼻胆管的拔出有关。肠穿孔是EST过程中严重的并发症,应避免粗暴进镜及乳头大切口。本组无肠穿孔发生。
本组研究显示,EST治疗成功率94.6%,并发症8.1%,EST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可作为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1]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ERCP学组.ERCP诊治指南(2010版)(一)[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0,27(3):113-118.
[2]王长洪,杨卓,麻树人,等.鼻胆管注入溶石中药治疗胆总管较大结石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7,15(4):234-236.
[3]袁鹤鸣,王运东,韩真.PST在ERCP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皖南医学院学报,2008,27(6):419 -420.
[4]刘玲,文卫,顾殿华,等.ERCP术后并发十二指肠穿孔15例诊治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13(8):91 -94.
[5]林秀英,张啸,张筱凤.塑料内支架在难取性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J].中国内镜杂志,2008,14(1):61 -63.
[6]胡良皞,廖专,高瑞,等.长海医院2001年与2007年ERCP成功率和并发症比较研究[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26(5):248-252.
[7]COTTON PB,LEHMAN G,VENNES J,et al.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 complications and their management:an attempt at consensus[J].Gastrointest Endosc,1991,37:383 -393.
[8]柴宁莉,令狐恩强,万军,等.胆管超选技术降低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率的对照研究[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0,16(5):336-340.
[9]陈巍峰,姚礼庆.ERCP及EST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进展[J].中华实用医学,2004,6(8):65 -67.
[10]沈建伟,张学松,许峰.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后出血的治疗[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0,27(3):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