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未来之路
2011-08-05包婧文
本刊记者 ■ 包婧文
在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保障能源安全、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大形势下,由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新能源商会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于2011年3月30日至31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在此“十二五”开局之年,“太阳能光伏高端产业论坛”分会场邀请了光伏行业的企业巨头、资深专家等与大家面对面进行交流,总结2010年整个产业的发展状况,并对众人关心的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近200人的会场座无虚席,场面异常火爆。
在全球光伏产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近几年我国光伏产业迅速发展,连续5年年增长率超过100%,太阳电池成本持续下降,国际竞争力增强,产量已经连续4年居世界第一。然而无限风光的背后,由于国内光伏市场还未全面打开,光伏产品出口比例依然高于95%,对于国际市场的依赖使得产业发展使人忧心。正如很多人所说,光伏产业犹如惊弓之鸟,国际市场稍有风吹草动,就开始焦躁不安,而过于依赖国际市场的局面正是我们需要努力打破并改善的。近期日本地震引发的“核安全”,使得全球意识到怎样安全利用新能源的问题,而对于太阳能发电来讲,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光伏产业保持领先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巡视员王勃华表示,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发展路线图,光伏发电占总电力装机量比例在2020年将达到1.3%,2050年达到10.8%,预示着我国光伏装机量发展潜力巨大。随着光伏组件价格下降,发电成本也会不断下降,光伏产业已经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可参与国际竞争,并保持领先的产业。虽然产业规模快速扩大,产业链已逐步完善,但在原材料、装备等方面与国际市场还存在一定差距,面临严峻的技术挑战。产业国际化提高,国际竞争的压力也将随之提高。
王勃华表示,为应对这一局势,首先,要充分利用国家重大专项、电子发展基金等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以不变应万变”;其次,要加强统筹规划,规范产业化发展;第三,要积极培育国内市场,巩固国外市场;第四,完善标准体系,推动产品认证,监测制度建设;第五,要推动光伏产业联盟建设,增强行业合作与自律。
“金太阳”将带动光伏产业“爆发”
金太阳示范工程一期97个项目,包括地面安装的大型电站,约100MW。2010年年底,国家四部委召开了关于“金太阳示范工程”的会议,联合发布了第二期金太阳示范工程共50个项目,约300MW;并表示2012年以后,“金太阳工程”每年装机将不少于1GW。国家对于这一项目寄予厚望,希望借此拉动国内光伏市场的需求。该项目主要为与建筑结合的光伏发电系统,以用户侧并网,也就是低压侧并网居多。低压并网光伏系统比大型电站更为复杂,不但涉及到技术问题,还涉及经济模式等问题。由于电流是双向的,一方面给负载供电,一方面可能向高压侧供电,控制上较为复杂。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对金太阳示范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表示推广用户侧并网的光伏系统在技术上是可以实现的,并且按照城乡建设部公布的中国房屋建筑面积数字来看,仅使用20%的可利用面积就可以安装200GW太阳电池,有足够的安装空间,市场潜力巨大。“金太阳”的补贴资金不受4厘/kWh可再生能源电力附加资金的限制,按照10.8元/kW标准进行补贴,在经费支持,经济上都有可实行的空间。而电网接入是二期300MW工程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合理的接网费用和入网检测费用不应超过初投资的5%。只要解决了用户侧并网问题,光伏系统在中国将会有一个爆发式的增长。
“十二五”对光伏发电有明确指标及措施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表示,在“十二五”新能源规划中,政府在光伏发电方面采取了三个措施。第一,大幅提高了2015年、2020年国家的发展目标。将把明确的可再生能源目标分配到各省,承担各自义务。第二,对于金太阳示范工程、特许权招标、分布式能源等措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同时出台价格政策,提出类似风电的有资源差别的固定电价。第三,从技术研发上、装备制造上、产业规模上都会提出明确的指标。虽然光伏产业看起来红火,但应注意潜在的风险与危机,市场容量有限,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行业前景光明 企业信心十足
论坛邀请了天合光能、保利协鑫、晶澳太阳能、尚德、力诺、英利等众多业内知名企业巨头齐聚一堂,就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政策导向、发展趋势、多晶硅市场走向、如何规范行业健康发展、避免贸易壁垒等一系列热点话题展开高峰对话。每位企业老总在谈话中都表示太阳能光伏产业前景美好,对未来充满信心。
嘉宾观点
薛黎明中海阳新能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太阳能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治、经济、技术和法律。一个产业的发展首先要有战略目标,然后逐步实现。一个企业良性、持续的高速发展,在做好技术创新、技术储备工作的基础上,离不开政策的推动,而国家制定法律法规和优惠政策,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作为终端系统集成服务商,中海阳参与了国家金太阳示范工程等项目,并与五大发电公司一起参与了特许权招标。然而中标价格在目前状况下能否保证合理的利润率是个问题,若不能,是否意味着存在恶性竞争,值得思考。
对于非良性竞争,需要企业内部进行质量管控,行业内部增加品牌意识,根据每个企业的特点进行差异化定位,生产真正适合自己企业发展、定位明晰有竞争力的产品,规避恶性竞争。制定明确的战略目标,一步步实现,不要一蹴而就。
张征宇北京恒基伟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十二五”期间光伏产业有很大机会。恒基伟业去年跟新能源商会对《发展光伏直流住宅》这一课题作了研究,在国家面临经济结构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的大环境下,发展“光伏直流住宅”是一个改变光伏产业面貌的抓手。变出口为内需,变投资为消费,建电站不是为了卖电,而是直接形成一个直流住宅的消费模式,减少整个光伏使用的中间环节。比如减少逆变器、变压器、兼容电器的整流装置等,以此降低整个系统的成本,从而达到“直接利用光伏为百姓服务”的目的。
行业健康发展,国内企业要充分自律。行业协会、商会等非政府非盈利机构要监督规范,保证行业的整体品质,避免恶性竞争。国内的企业“走出去”是避免贸易摩擦很好的策略,可以解决当地就业、平衡外汇,同时还可以减少当前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高纪凡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十二五”期间整个光伏产业处于快速发展的通道上,随着技术进步、产业规模扩大,成本将快速下降,某些地区有望达到并网端的平价电力。
政府应看到这几年太阳能发电成本下降的速度,不要停留在三年前的阶段,应扩大目标,制定真正合理的制度推动发展。比如,2020年装机量达到20GW的目标提前到2015年完成,我认为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作为企业来讲,推动光伏市场的发展,让政府看清太阳能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不仅依靠生产规模的扩大,还要有技术创新,在产品、系统上尽快达到有价值的太阳能发电电力,才能使企业与政府共赢。
现在国内90%的省、市都把太阳能作为优先发展的产业,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使之产生很多问题。外部环境只在短期内有效,太阳能光伏产业应从长期角度考虑更加健康、持续的发展道路。
由于市场因素,产生纠纷的贸易大环境仍然存在。要改善这一局面,中国企业首先要做好自我规范,与外国进行更好的沟通与合作,不做恶性竞争的举动,避免贸易摩擦。其次,政府能源局、发改委等相关部门也要与国外相同机构进行有效沟通,将贸易摩擦尽可能减少到最低程度。
孙良欣吉阳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回顾前几年行业对于发电电价的预测,发现到现在为止,大家对于整个光伏行业的未来,理解的还不够深入,对产业发展规律的把握也还不够准确。光伏产业前景美好但过程艰辛,全民光伏,蜂拥而至,是否有能力走到彼岸值得大家深思。
“十二五”规划涉及到整个国家、行业以及企业的发展,应充分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特别是光伏企业的意见和建议,才能制定出一个较全面、较领先的战略。
光伏产业的发展一是要通过低成本、技术优势来体现比较优势;二是要靠巨大的产能降低成本。为什么国际市场的一点风吹草动就导致国内市场各种起伏?其根本在于自身基础不够,应通过自身努力增强核心竞争能力,最大限度降低成本,实现平价上网发电。
要客观看待一个产业的生死发展过程,大浪淘沙,只有良性竞争充分的行业,才会造就伟大的企业。市场无形的手是最有力量的,光伏产业洗牌的局面不可避免。这种情况下,国家和协会应进行政策引导,把正确信息告诉大家。不要盲目跟风,每个企业找到核心竞争力,提高比较优势才是最根本的。
马学禄英利集团首席战略官
现在全人类能源使用总量为130亿kW,主要依靠传统化石能源、水力及核燃料构成。由于环境保护等因素,人们过去所忽略的传统能源的环境成本,也必须要计入经济体系当中考虑。而目前可再生能源中,可开发的太阳能是120万亿kW,是人类目前能源需求总量的近万倍。最终解决人类能源系统问题,成为人类主力能源的还是清洁无污染的太阳能。
对于光伏产业来说,与屋顶结合的利用模式优于建设电站。屋顶发电,屋内用电,基本不需要建设传输设施,几乎没有传输成本及传输损耗,并且不占用土地。现在白天用电高峰与夜晚低谷差值可达50%,而火力发电只能采取“热旋转备份”方式进行控制,所以建立智能电网,消除峰谷电力的差距是当前节能减排的重点问题,而太阳能正可以有效削峰,缓解这一问题。
陈晓东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集团公共关系部总监
中国光伏产业的前景是美好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欧盟、美国、日本等已经制定了新能源规划,尤其是太阳能部分。而我国的规划制定偏低,希望“十二五”规划中太阳能发电可以“倍增”。目前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仅处于“胚胎期”,有可能出现各种情况,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外部因素还在其次,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内部的不确定性,比如产业是否环保、节能,企业是否可以高度自律完成可持续发展的铺垫。
代冰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硅材料首席技术官
保利协鑫2010年多晶硅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0%,2012年产能将扩充到65000吨,成为世界第一。2010年第四季度多晶硅成本为22.9美元/kg,2011年第一季度已经降到22美元/kg,目标是3~4年通过技术进步降到15美元/kg。
多晶硅的发展除了规模扩大,将更倚重科技进步不断推动成本降低,与下游一流光伏企业合作,达到平价上网。目前公司所走技术路线是一个完整的闭路循环,零排放保护环境。
司海健山东力诺太阳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全球光伏市场的应用形式目前仅有大型地面电站和屋顶电站两种,而未来真正的应用市场应是无限大的;市场区域也还未全面打开,仅是初期阶段,所以应对未来的市场容量充满信心。
截至2010年,全世界累计安装光伏电量42GW,中国累计仅有844MW,还不到3%,存在巨大差距。由于政策机制,企业的产品都销往国外,如何开发国内市场是当前最主要的主题。
首先要尽快出台合理的上网电价政策。政府虽然开始发力,但感觉力度不够,还是处于观望状态。以前主要是靠投资进行补贴,现在改为上网电价进行补贴,主要还是采取低价招标的形式。这一形式我并不赞同,应科学制定招标电价,低价招标难以保证行业的合理性。第二,去年建成不少电站,但由于接入、体制、利益等因素,真正并网的电站很少。政府应出台增加光伏发电配额等激励政策,鼓励电网接入太阳能光伏发电电力。第三,从企业自身角度应快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加大技术创新,使产品多元化发展。第四,媒体要加强对光伏行业的关注程度,使行业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大家共同努力,把更多的绿色留在中国。
钮阿兴江苏嘉盛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目前我国光伏产业有两个现象。不管是产能、规模,还是企业数量,都可以说全球第一,但是定价权却不是很大。另一个现象是订单的起伏比较大,致使企业对下一步走向会产生迷茫,甚至有些恶性竞争存在,如何规避这一问题是当务之急。在光伏电站的应用上,非公有制的企业怎样才能与大电力公司进行竞争也是行业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胡荣柱通威集团副总裁
光伏行业还处于发展初期,任何产业最终比拼的都是“成本”,而成本靠技术、靠管理、靠规模,通过技术进步开拓市场,才能降低成本。光伏产业应加强产业联盟,加强合作的深度、广度和力度。
对于某一新兴产业的发展,政府控制的太严不利于发展,而放得太松也不是好事,应从政府、企业角度找到一种平衡,多晶硅产业最近出台了一些比较不错的强制性“门槛类”措施。2012年“下游”扩张迅速,如此大的产能,怎样与终端市场需求相匹配是一个问题。产业发展与企业发展都应把握好节奏,企业需要找好自己的定位,理性抓住自己擅长的位置和细分领域,共同把产业做大。
杨立友浙江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从能源刚性需求、环保、能源安全等角度看,光伏发电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我对光伏发电的未来充满信心。“十一五”期间光伏发电成本下降趋势明显,随着产业不断地向纵深发展,规模效益、核心技术不断提高,“十二五”期间光伏发电作为替代能源的成本将接近大规模使用阶段。怎样把能源用好,让电网吸收更多光伏发电电力是我们应考虑的实际问题。
郑志东浙江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技术副总裁
我国的太阳能还处于最初的发展阶段,资源大部分在西部,而能源利用大部分在中部、东部,未来超高压输电网络的完成将加速整个国内市场的发展。
太阳能行业吸引如此多的投资者,证明大家对这一行业的未来发展都充满了信心。其实在太阳能光伏行业中,需要涉及到多种材料,不仅是硅料,其他相关配套材料也值得投资与关注。太阳能主业的毛利率可能只有30%,而有些配套材料的毛利率已经高达60%。
林金汉常州亚玛顿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化石能源逐渐减少、国际局势动荡等原因使石油不断在涨价;而光伏产业面临一些风吹草动,反而会降价,这里面有很多深层次的原因需要考虑。石油对于百姓来说,依赖性很强,而光伏产业随着话语权的增大,对百姓生活的影响也将会越来越强。
应更多的注重技术的发展,不仅是核心技术,也包括周边技术,每一个小材料的技术进步都会对光伏产业做出贡献。
吴协祥
晶澳太阳能控股集团资深总监
光伏产业过去几年的发展起伏较大,虽然发展快,但时冷时热,我们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是整个行业链发展的平衡性。由于现在是“拥硅为王”的时代,产业链不平衡使得政府政策的引导更为重要。二是政府政策要及时、到位的推动行业发展。早期的某些言论致使硅投资滞后于电池和组件,导致今天的局面。三是行业长久、健康发展,要注重质量与可靠性问题。技术不断创新、成本不断下降是一方面因素,质量是另一方面必不可少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