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内源性产业结构调整

2011-08-02张叶

浙江经济 2011年20期
关键词:传统产业浙江企业

文/张叶

民企转型的步子较慢、力度较弱,要利用浙江民间的创新投资来调整与改造产业结构

浙江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传统产业比重大,而技术含量较高的现代产业比重偏低,影响到经济竞争力与可持续增长。因此,浙江产业结构调整就是要降低前者的比重,相应地提高后者的比重。但无论是存量调整还是增量调整,都需要一定量的资金、技术、人力的投入。一个困难的选择是,浙江产能过剩或技术落后的产业需要转移或淘汰。不进行这样的转移或淘汰,浙江产业的转型升级就无法完成。但若新的产业不能与之有效培育成长,产业易呈空洞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民间资本、国有资本、外资资本的发展,浙江经济总量迅速扩张。期间,主要依靠了民间资本的力量,而被学界称之为内源性发展模式。现在,浙江应该依靠什么力量来完成这一必经的阶段。从产业与技术梯度转移的规律看,浙江应该从外部输入先进的技术、管理及资金。因为,从全国或全球的视野看,浙江不是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策源地。然而,掌握先进技术、管理方法的大企业、大集团特别是跨国公司,在选择他们的投资地时,主要考虑投资成本和政府政策等因素。与中西部地区比较,由于中央政府对中西部地区的政策支持,加上相对便宜的劳动力成本,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的优势凸显,而处于东部地区浙江的投资环境优势则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等资源约束加剧而有所减弱。近些年来,跨国公司有直接将大项目投资到中西部地区的趋势,造成浙江利用外部输入来调整产业结构面临不利局面。

改变上述不利局面仍然需要利用浙江自身的优势——雄厚的民间资本。明言之,就是主要利用浙江民间的创新投资来调整与改造产业结构。事实上,浙江一些传统劳动密集型民企正在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探索投资于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但是,与其它沿海经济发达省份比较,浙江民企产业结构调整的步子较慢、力度较弱,不仅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经营能力,也对浙江的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企业是社会的细胞。只有企业有活力、有创造性、积极性,整个社会才有生气与活力。但是,企业不仅只是提供产品与服务的法人组织,同时它也应承担相应的环境与社会责任。从企业层面讲,企业要改变发展观念与发展方式,着眼于长远,谋划未来发展。企业家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荣誉感,力戒浮躁心理和急功近利心理。要振奋精神,发扬浙商创业之初“走千山万水、吃千辛万苦、做千难万事”的精神,并赋予这种精神在新时期的新内涵,这就是“脚踏实地、勇于创新、面对困难、敢于胜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本质特征,就是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政府对市场的能动作用。当然,这要以政府的有效运作为前提。对政府而言,首先要树立高效廉洁的政府形象,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这就要求各级公务员改变工作作风,变管理为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针对企业遇到的实际问题,制定适当的应对措施,有条件的可考虑实行“一事一议”、“一厂一策”、“一厂一制”、“特事特办”等政策。

在宏观层面,进一步改善企业投资创业的制度与政策环境:一是鼓励企业投资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可考虑设立专项资金用于项目贴息、补助、奖励等,并在用地、用电等指标上优先支持。二是浙江传统产业量大面广,要分门别类,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鼓励企业“走出去”,限制产能过剩、技术落后的生产项目新建、续建。三是鼓励民营企业兼并重组,特别是与技术先进的跨国公司的联姻、合作。通过合作来提升民企的自主创新能力。四是保护知识产权,打击假冒伪劣,增加企业自主创新的意愿。

(供稿: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猜你喜欢

传统产业浙江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未来5G:颠覆行业 改变生活
马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丘区传统产业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