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在陶瓷工笔花鸟装饰中的功用浅识
2011-08-02龚保家
龚保家
龚保家: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美术学院副教授.
在当代画家们不断推陈出新、标新立异的潮流中,选择自己的艺术风格似乎并不完全是自由的事。历史的深厚积淀和传承,画家个人所生活的地域环境和师承关系,不同时代环境内心深处的文化感受和对于图示符号的审美取向都将对其艺术风格选择产生影响。在特殊情况下,风格就是人。在画家作画方式中,就如同他画什么,在什么地方画一样,表明了他所处的实际位置。如那些平面的、块面的、立体的几何图型,各类绘画艺术、立体的雕塑等,无不来自“线”的运作,为无形的空间描绘出有形的乃至美妙的大千世界。
所谓“线”,《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对它是这样解释的:“线是绘画借以标志形在空间中位置和长度的手段。人们用线画出的物体的形状和态势。在二维空间中,线是面的边界线。在三维空间中,线是形体的外轮廓线和标明内在构造的结构线……线条是绘画中人们认识和反映自然形态时最概括最简明的表现形式……一方面体现为对造物自然生态的认识,一方面又表现为画家气质情趣的个性表露”。南宋理论家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六法中的“应物象形”、“骨法用笔”理论便包含着用线再现客观生活的要求。应物是绘画表现的基本因素和出发点,线是应物的表象之一。线又是指示性的符号,是对形状及其关系的界定与刻画。通过丰富变化的线条揭示表象内在本质性的东西——“骨”。骨法用笔便是强调用线表现不同事物的“骨”,反映其轮廓、结构与示意性肌理的异同。
工笔画中的线有三种功能:1.界形功能,这与西画相同;2.造型功能,表现形体的质感与肌理,不同形状的墨感、空间感,表现运动的节奏与韵律,其快慢迟速、抑扬顿挫的特点均非西画所具备。3.具有传情述意、抒发性情的主观表现功能。西画中的线用以模仿客观事物,括定其形状与结构,因此附庸于形状,受其严格的约束。而中国工笔画中线的地位是很高的,悠久的历史传统,使其自身负载着人文的意味,它不是主观随意行为,也不是纯客观的模仿过程,而是从历史沉淀中产生的共同的视觉规定,线的各种形态及形式规范已经成为客观的大众性标准。可以说工笔花鸟画是线的艺术,是以线为唯一造型手段的艺术形式。
陶瓷工笔花鸟装饰艺术其优劣之分,贵在传神。神总是和生命连在一起的,“生命”指的是画面的生机,即精神所在。传神与意境是所有艺术家一以贯之,集主要力量去刻画追求的东西。生动而有朝气的笔墨又是画家追求的效果。“气韵生动”,不仅是对传统绘画包括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的要求,对现代绘画艺术要求亦如此。表现生命的价值对花鸟画创作是一个重要目的。花、鸟、鱼、虫乃至一草一木,都是大自然赐予它们的生命。因此,艺术家在笔墨上也要画出有生机的线条,即笔下线条的盘旋、往复、曲折、顿挫、疏密、聚散、交错的过程,都要与画家的立意相贯通,紧扣作者的心境活动,做到心、手、笔、线一意相通,气脉不断,意在笔先,达到笔墨生动活泼、潇洒灵动,刚健有力、遒劲流畅、自然奔放富有生命和灵性。神与意唯有通过“线”的描绘,贯穿艺术家对大自然的热爱与丰富的思想情感和艺术修养,运用线条的节奏、韵律置于笔端,使色彩鲜艳、茂盛、力量横溢的蓬勃生命,丝丝入扣再现于画面,才能达到“鸟雀奇变”,甚为相似的艺术效果。因为只有有生命的线条,才能表达气韵贯通的画作。
线条不是诉诸感觉,也不只是对比较固定的客观事物进行直观再现,而是常常可以代表着主观情感的运动形式。线条在传统的绘画过程中走过一个美的过程,劳动、生活和绘画中的节奏与韵律、对称与均衡、连续与重叠、粗细与疏密、交叉与统一等种种形式规律被沉淀和浓缩在线条里,并以深层的民族心理为内趋力,以浸透着画家情感的笔力为基质,将自身的格调和美感发展成超越时空的形式,使绘画中的线条具有了比较纯粹的审美形式感。工笔花鸟画,顾名思义,即以工为主,工者又以“线”为主体。工笔花鸟画形象之美,唯有运用“线”的描绘才能体现其工整、严谨、细致的特征,以至刻画出惟妙惟肖的形态。“无线不成方圆”。这条“能圆、能方、能直、能曲”的“线”,便成了中国画艺术,尤其是陶瓷工笔花鸟画装饰的灵魂。
“线”是艺术创作的精髓,它贯穿于中国自古至今的绘画历程中,经过千百年的锤炼,逐渐成熟,最终走上了一条“程式化”的道路。线条作为最基本、最单纯、最简单、最朴素的造型手段,在早期的绘画中,不同种族、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传统的人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它,直至现今仍在向前延伸着。
线的本身是概括、抽象、主观处理的结果,但对线的观察和体悟并不是无规律可循。许多时候按着客观物象照葫芦画瓢,用线并无美感,甚至零乱无韵、无章法。客体的参照用什么作原则呢?我认为一方面看形体结构,另一方面看画线是否按一个统一的规律来处理。假如在观察到每一个结构的横截画用线,也就是在凸处用线,那么就应该将此原则贯彻到每个角落,而不是此处用此法,他处用他法,如此,韵律、节奏、美感才会呈现。线不同的物体运动,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线条组合。如弧形线、垂直线、曲线、横线、斜线等,由于绘画者在长期的体验观察生活中,对各种物体的外沿线条轮廓及运动物体的线条变化有了深刻印象和经验,以及通过一定的线条组合,就能联想到某种物体的形象和运动中的形态。如在深入生活中仅有寥寥数笔勾出几组线条,就能认出它们是何种物体,是何种花卉,何种树木或何种鸟类等。这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长期作用于人们的思想,使线条具有了某种认识作用和概括能力,以至所有的造型艺术者都非常重视线条的概括力和表现力,因此它是造型艺术的重要语言。
因此,我们在进行陶瓷工笔花鸟画装饰中,必须重视线条的提炼和运用,并善于利用物体的角度,透视的手段,把不同物体的姿态、形状以及运动瞬间富有表现力的外沿轮廓线条加以突出和强调、勾勒、提炼出来,使鲜明、生动的视觉形象,清晰、简洁、准确地展现在画面上,给人以美的感染力。一幅好的陶瓷工笔花鸟装饰作品,其画面应根据所画对象的特征、意向、选择有代表性的线条表达其内容的需要。但任何艺术都不是照搬生活,都必须到大自然中去对物体进行概括和提炼。凡在大自然写生选取到画面上来的景物,都应对线条进行选择、安排、裁剪,以达到和质感的表现统一。锻炼具有一副善于审视、敏捷的眼睛,准确抓住有意味的特殊的物体线条为我所用,并运用绘画技术、技巧去强调它,力求避开干扰,将它们从复杂纷乱的环境中提炼出来,以简洁的线条形式发挥其主线的表现力和概括力。这对陶瓷工笔花鸟画的创作至关重要。
艺术个性是由个体所创造的艺术作品所体现出来,个性化的艺术不希望有形式上的继承人。一种以鲜明个性而出现的艺术语言,可以在艺术家自身实践中达到完善,它仅属于创造它的艺术家自己。我们纵观中外美术史,只能看到继承的影子,而看不到雷同。在陶瓷工笔花鸟画艺术造型中,线条是重要的抒情手段。画家在大自然中都带着深厚的思想情感去观察体验生活,对那些花鸟鱼虫呈现出的线条结构,积累了深刻的印象和感受。每当看到某些类似的线条结构就会产生对某种物体的联想,激发起作者对其相应的感情色彩。因而凡是能表达情感能力的线条,画家在艺术实践中都是非常重视的,力求把它表现出来。线条的表现力不同其所获得的艺术效果也不一样:水平线表现平稳,垂直线表现崇高,曲线表现优美,放射线表现奔放,斜线富有动感,圆形线流动活泼,三角线显得稳定……这些比喻在现实生活中都能给人以联想反应,从而激发作者抒发、传达出对“线”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要洞察“线”的节奏、情节的变化。所谓“线”的节奏、情节,则是物体的形状、姿态正在不断运动变化着的线条,它们的轮廓变化万千,而最优美最能表达神态情节的线条,却蕴含在千变万化的运动瞬间。瞬间即变的运动线条,固然难于抓取,但对以线条表现物体为主的工笔花鸟画艺术来说是十分必要的技艺手段。除具有其他造型方法外,必须加强观察物体的运动规律。不同的瞬间,物体变化的造型线条结构也就不同。线条有起有伏、有高有低、有长有短,有的顿挫转折、疏密有致;有的明快醒目、柔和浑厚;有的急剧浓重、缓慢轻盈、倾斜转曲……这些神奇变化,都会在画面上产生不同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因此,要善于概括分析,提炼运动中的线条表现力,变瞬间美为造型美,为画幅增添一份生机与神韵。
夸张、变形是我赋予线描语言的造型语法,这种语法是实现“情感张力”的有效法则。线条提炼、运用,一定要有利于主题的表达,与画面内容紧密相联,不能脱离内容而单纯去追求线条效果,那样只能是适得其反。此外,工笔画用线还有特殊的要求,因为没色稿上的白描,是形象的骨骼,不同于独立的白描,线的粗细浓淡、笔致墨色,应取决于最后色彩效果的要求。如白花画是主体,却不能用重墨,而要用淡墨,否则就会使白花失去娇嫩感。白描的表现风格直接影响着整个画面的韵味和风格,所以在落墨之前必须考虑好画面风格的整体要求与情感宣泄的不同。在笔墨形式系统中,线包含了一系列形式观念,用什么样的线和怎样用线,即有其独特的审美内容,也有表现客体的内在要求。线在中国工笔画中的运用绵延至今两千余载,仍被艺术家们孜孜不倦地使用、改革。它是中华名族共同创造的文明结晶,其悠久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书画用笔用法的传统观念,使线具有相对独立的欣赏价值,呈现出节奏、韵律、疾迟、顿挫的美感意味。
时代在前进,陶瓷工艺美术创作也进入一个繁荣发展时期,在维护和继承工笔画民族传统艺术模式的基础上,借鉴西方线形技法和影响不断去创新,传统的陶瓷工笔花鸟画中线与色的技艺表现,定能焕发出更强劲的生命力。
1. 杨永善《线在陶瓷造型中的作用》,北京工艺美术出版。
2. 袁迪中、郭国基《陶瓷装饰》,陶瓷研究杂志社。
3. 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东方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