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联宇航员的“死亡之旅”

2011-08-01章鲁生

课外阅读 2011年11期
关键词:列日涅夫加加林洛夫

章鲁生

科马洛夫和加加林是好朋友

科马洛夫1927年3月16日出生于莫斯科的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对数学、航空等知识感兴趣,为他成为一名宇航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上世纪60年代,美苏太空竞赛如火如荼。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坐飞船进入地球轨道,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

1967年,苏联在筹备一次新的载人航天行动,当时的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提出,要在太空中让两艘苏联飞船进行对接,以在太空竞赛中压倒美国,向十月革命胜利50周年献礼。按照计划,4月23日发射“联盟一号”太空飞船,载着科马洛夫进入太空;次日发射另一艘飞船“联盟二号”,载着另外两名宇航员进入太空。两艘飞船将在太空中相遇并对接,科马洛夫进入“联盟二号”飞船,和一名宇航员互换位置,并乘坐“联盟二号”飞船返回地球。尤里·加加林也被选中参与这次行动,作为科马洛夫的替补,万一科马洛夫在出发前发生异常,加加林将代他出征。然而,出发前,加加林和其他一些高级技术人员仔细检查了“联盟一号”飞船,发现了203个结构性问题,这些问题让飞船在太空中的飞行变得很危险。鉴于问题严重,加加林提议推迟这次任务。

不想让加加林替自己冒险

检查出“联盟一号”存在许多问题并非难事,难就难在没人敢向勃列日涅夫说明情况。加加林把检查结果写成了一份10页的备忘录,交给了他在克格勃的好友温雅明·伊万诺维奇·卢萨耶夫。卢萨耶夫犹豫了好久,一直不敢把它上交。

不过事情还是走漏了风声,看过这份备忘录的人,不是被降职就是被开除,此时距离发射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

科马洛夫意识到,推迟发射根本不可能。他找到被降职的卢萨耶夫,和他进行了一次谈话。

科马洛夫说:“这次飞行我不可能活着回来了!”

卢萨耶夫问:“你为什么不拒绝这次飞行任务呢?”

科马洛夫答道:“如果我不去,他们就会让尤里去。”科马洛夫泪流满面。

发射当天,加加林也在发射现场,尽管没有执行这次飞行任务,但他还是要求工作人员给他穿上太空服。有分析人士认为,当时加加林想执行这次任务,以便挽救好友的生命。凌晨3时35分,“联盟一号”飞船在一片欢呼声中,载着科马洛夫准时升空。

灾难之旅

这注定是一场灾难之旅。

当飞船绕地球飞行到第二圈时,科马洛夫向地面报告说:飞船左边的太阳能电池帆板没有打开,无线电短波发射机没有工作,飞船处于不规则运行中。此后,飞船的故障进一步加剧。

这时,地面上的科学家、工程师们忙个不停,一方面密切监视“联盟一号”的情况,指挥科马洛夫排除故障,另一方面还要决定是否按计划发射“联盟二号”飞船。最后,地面指挥中心决定,中止“联盟二号”飞船的发射计划,“联盟一号”飞船在绕地球飞行第17圈时返回地球。但飞船在飞行第17圈时,因调整姿势失败未能返回,直到第19圈,科马洛夫采用手动控制,才让飞船进入返回轨道。然而,当飞船离地面还有10公里,该打开主降落伞时,地面指挥人员却听到科马洛夫说:“降落伞没有打开!”

1967年4月24日凌晨6时24分,带着火光的“联盟一号”坠毁于乌拉尔地区奥尔斯克以东65公里处,发出猛烈的爆炸声,科马洛夫当场身亡。

美国国家安全局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空军基地附近设有分支机构,特工侦听到了科马洛夫在生命最后时刻的话语。此前有报告说,美国监听人员知道苏联飞船出了事故,但无法得知具体内容。在即将出版的《星球人》一书中,名叫佩里·费尔沃克的美国国安局分析师称,他听到科马洛夫对地面指挥中心的官员说知道自己要死了,时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还在视频通话中哭着称赞科马洛夫是个英雄。科马洛夫的妻子和他通了话,问他有什么要对孩子们说的。《星球人》一书披露了“美国特工听到科马洛夫赴死时愤怒的咆哮”。科马洛夫在最后时刻与地面指挥中心的对话虽然嘈杂不清,但可以听到“害死”这个词。

加加林产生负罪感

由于技术并不成熟,上世纪60年代的太空飞行危险重重,但科马洛夫的死几乎是可以预见的。事故发生数周后,加加林在接受《真理报》采访时,尖锐地批评了那些让科马洛夫去执行这次飞行任务的官员。

后来,加加林在和他的克格勃朋友卢萨耶夫会面时,又谈到了科马洛夫之死,《星球人》一书描述了他们的谈话:加加林在卢萨耶夫的公寓里和他见面,但拒绝在他家的任何一间屋子里谈话,因为他担心被窃听。电梯和大堂也不安全,于是两个人在公寓的楼梯间里上上下下,边走边谈。

1967年的加加林已经和1961年首次进入太空时的那个年轻人完全不同了,科马洛夫之死让他背负了沉重的负罪感,他为自己没能劝说勃列日涅夫取消发射计划深感内疚,他说:“我必须去见那个大人物。”

加加林离开卢萨耶夫家前,已经表现出愤怒之情。“我会设法让他(勃烈日涅夫)知道,如果让我发现他明明了解所有情况,仍让这一切发生的话,那我就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

卢萨耶夫说:“我不太确定尤里脑子里在想什么,也许要在他(勃烈日涅夫)脸上狠狠打一拳。”他警告加加林要谨慎行事。

在《星球人》中,作者提到了一个从未被证实的说法——一天,加加林和勃列日涅夫碰面,他把一杯饮料泼到了勃列日涅夫脸上。

1968年,加加林死于飞机失事,有传言称,那是勃列日涅夫授意的谋杀。

有关描述被指不实

遇难后的科马洛夫只剩下一点足骨,身体的其他部分均化为灰烬。苏联官方给他以国葬的待遇,骨灰存放在克里姆林宫城墙下。

1971年8月2日,“阿波罗”15号飞船登月时,美国宇航员带去了一块刻有已故苏美宇航员姓名的铭牌,安放在月球上,其中就有科马洛夫的名字。

在中国,科马洛夫之死引发了一场争论。2009年,有网友撰文称,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初中语文教材第五册的课文《悲壮的两小时》,内容并不属实。教材中写道,科马洛夫从发现降落伞出现故障到遇难,经历了两个小时,他镇定地与地面指挥中心的领导人通话,与家人告别,苏联人民通过电视直播观看了这悲壮的一幕。网友认为,在美苏太空争霸的背景下,“联盟一号”飞船的飞行被视为绝密,其坠毁不可能进行现场直播。此外,从飞船进入大气层到坠毁只需十几分钟,而非两个小时。再者,科马洛夫临终前告诉女儿,“联盟一号”之所以出事故,是因为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实际上,“像航天器这种高科技产物……无论什么地方发生了故障,决不是短时间内就能查出原因的”。教材中所说的科马洛夫向领导持续汇报了70分钟,也值得商榷,在大部分时间,飞船发出的信号都不在地面接收范围内。

(焦秀玉推荐)

猜你喜欢

列日涅夫加加林洛夫
全球的孩子们,早上好
加加林:太空归来以后
焚诗记
太空,你好(历史老照片)
两种不同的管理
痴恋勃列日涅夫,一个女人孤独的爱情守望
太空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