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缙云县80家蜂场2009-2010年转地养蜂生产成本分析

2011-07-30胡元强胡福良

浙江农业科学 2011年6期
关键词:总成本运费蜂场

胡元强,胡福良

(1.浙江省缙云县蜂业技术协会,浙江缙云321400;2.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浙江杭州310058)

农产品生产成本是农产品价格的主要构成部分。对农产品生产成本的分析和预测既是监测农产品动态变化的主要手段,也是政府进行价格宏观调控的主要依据。养蜂业是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农业一翼,随着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蜂产业的重要地位也日益显现。从近年来蜂业的市场情况来看,蜂产品市场波动频繁、价格大起大落、产品卖难买难交替出现,蜂产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因此,深入开展调研活动,准确、客观的分析蜂产品的生产成本变化及其原因,对于政府制定蜂产品价格政策、确保市场稳定、促进蜂农持续增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作者对缙云县80家转地蜂场2009-2010年转地养蜂生产成本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与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根据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蜂业经济”研究组制定的方法[1],于2009年11月至2010年1月与2010年11月至2011年1月实地调查浙江省缙云县80家转地蜂场的生产成本与经济效益,应用比较分析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

2 结果与分析

2.1 效益

80家转地蜂场2009-2010年养蜂生产成本及效益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转地蜂场养蜂生产成本及效益比较

每个工日定价参照本地农村用工:2005-2007年为40元,2008年为50元,2009年为55元,2010年为60元。蜂场场长每年工作日定为300 d,其家属工每年每人定为250 d,雇佣民工按实际付费计算。

运费:目前转地运蜂主要是汽车运输,其运费系汽车运费。

饲料费用主要指补饲白砂糖费用,2010年春季开始部分蜂场补饲果葡糖浆。饲料费用年度计算从上年9月份至当年8月份。

从表1可见,2009年转地蜂场养蜂生产成本比2008年增加了19.96元·群-1,增长3.34%,每家蜂场(139群·家-1)比2008年(135群·家-1)增加生产成本2 774元。2010年转地蜂场养蜂生产成本比2009增加97.10元·群-1,增长15.70%,每家蜂场(147群·家-1)比2009年(139群·家-1)增加生产成本14 274元。2009-2010年养蜂生产总成本分别占总收入的77.90%和73.13%。转地蜂场生产成本逐年增长,而养蜂收入时高时低,养蜂经济效益很不稳定。

2.2 生产成本

2009年转地蜂场养蜂生产总成本618.41元·群-1,同比增长3.34%,其中工资增长8.07%,运费下降6.27%,饲料费用增长7.97%,其他费用增长2.72%。2010年养蜂生产总成本715.51元·群-1,同比增长15.70%,其中工资增长8.66%,运费增长4.42%,饲料费用增加37.20%,其他费用增长24.51%。总体上看,2010年较2009年生产成本呈大幅增长的态势,其中饲料费用增长最多。

2.2.1 人工费用

从表1可知,2009年和2010年蜂场人工费用分别占总生产成本的40.52%和38.06%,为养蜂生产第1大开支。

转地蜂场一般一户一家蜂场,因转地劳动强度大,养蜂超过120群以上必定要招用民工。蜂场工资包括蜂场固定工及民工。蜂场场长及其家属作为固定工参照农村用工:场长工作日一年定300 d,家属工一年定250 d。转地蜂场一般6个月在外,6个月在家,在外生产季节招用民工,所以招用民工多数为5~6个月。

转地蜂场蜂农月工资见表2。

表2 2007-2010年转地蜂场蜂农工资比较

从表2可知,蜂农工资逐年上涨,场长、家属、民工2010年工资比2007年增长48%~61%,这与近年来国内整个物价水平的快速上涨势紧密相关。2010年主要是民工工资增长较快,增长率为17.38%~29.18%。固定工工资参照农村用工标准,2009年定为55元·日-1,2010年定为60元·日-1,但此工资标准远远跟不上农村用工支付标准。以家庭(夫妻、父子、兄弟)计算年工资,2009年为30 250元(55元×550日),2010年为33 000元(60元×550日)。转地蜂场规模扩大后,必定要招用民工,招工工资标准参照当地用工标准略高,并且包吃包住。养蜂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场长也宁愿工资支付高一点招用熟练工,这在表2工资统计中得以反映。近年来,转地蜂场出现招工难,这是因为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快,相应外出民工待遇要求也随之提高。

2.2.2 运费

转地蜂场要追花夺蜜,选择快捷方便的汽车运输,以直达目的地。不像上世纪60-80年代,汽车、火车、轮船交替运蜂,人辛苦,周期长,却难以赶上花期。相对其他运输工具,汽车运费较高,成了转地蜂场生产成本的第2大开支。近年来,汽车运费涨落与国际原油价格挂钩。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由于投机炒作,国际原油上涨为145美元·桶-1,为历年最高,所以2008年运费高达175.05元·群-1,为近年最高值。2009年国际原油因金融危机影响曾经下跌到40美元·桶-1,所以2009年蜂群运费为164.08元·群-1,低于前3年。2010年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国际原油回升到70~80美元·桶-1,2010年运费随之上涨,养蜂运费171.33元·群-1,高于2009年,低于2008年,这还因为2010年蜜蜂运输列入“绿色通道”的结果。但是2010年全国开通“绿色通道”的高速公路仅限于主干线,如浙江只开通沪杭、杭金衢、杭甬温高速,而宁杭高速、金丽温高速仍然收费,所以2010年蜜蜂运费降低不显著,但是蜂农普遍感受到“绿色通道”好处。

2.2.3 饲料费用

2009年转地蜂场饲料费用为143.78元·群-1,同比增长7.97%;2010年为197.27元·群-1,同比增长37.20%。2010年饲料费用增长较快,占总成本的27.29%,高于运费成为养蜂的第3大开支。养蜂饲料主要是白砂糖,近年来,我国生产白砂糖的广西、云南收购甘蔗价格偏低,农资快速上涨,蔗农种植面积减少,再加上干旱,国际市场白糖上涨,综合因素引发白砂糖价格上涨。2008年白砂糖均价为3.56元·㎏-1,2009年为3.06元·㎏-1,2010年上半年为5.6元·㎏-1,下半年为7.5~8.0元·㎏-1。转地蜂场大量饲喂白砂糖主要在秋季及早春,统计饲料费用时间为上年9月份至当年8月份。2010年饲料费用统计时间为2009年9月至2010年8月,所以2010年养蜂饲料费用统计数据要低于当年全年饲料实际费用。2010年春季开始,白砂糖价格高涨,引发蜂农寻找价廉的糖浆代用饲料。据调查,2010年春季少数蜂场试用麦芽糊精喂蜂,单价3 000元·t-1。2010年秋季,蜂场从北方返回,因白砂糖进一步上涨,大部分蜂农开始喂果葡糖浆(单价3 400元·t-1)、麦芽糊精,有的加白砂糖作越冬饲料。作者认为,麦芽糊精主要成分是麦芽糖,属三糖,不利于蜜蜂消化;果葡糖浆主要成份是果糖、葡萄糖,属单糖,有利于蜜蜂吸收。建议蜂农购买果葡糖浆为好。至于糖浆是否影响蜂群繁殖,还需作进一步调查。

2.2.4 其他费用

2009-2010 年转地蜂场其他费用各项开支见表3。从表3可见,2009年养蜂生产成本中其他费用同比仅增长2.74%。其中蜂具蜂药同比增长17.51%,摩托车费用增长6.39%,固定资产折旧同比相同,手机费、购买种王费用同比下降。2009年缙云蜂协购买种王20只(计1800元)分发会员蜂场,没有统计在内。2010年养蜂生产成本其他费用同比增长24.51%,其中蜂具蜂药增长24.69%,固定资产折旧增长50%,手机费、摩托车费用同比近似。2009-2010年养蜂蜂具蜂药费用增长主要是蜂具。蜂农为发展生产,更换蜂箱、框梁投资加大。手机费用降低,由于移动通讯费用降低,摩托车费用略涨主要是汽油上涨。2010年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增大是因蜂场购置手机、摩托车,太阳能装置、蜂箱折旧加快。转地蜂场生活在野外,为了改善环境,添置手机、摩托车、太阳能装置,加强信息沟通,及时捕捉各地蜜源情况,根据气象预报,决定放蜂路线,夺取好收成,减少了以往信息不灵,盲目转地弊病。蜂农对现代化设施加大投资,虽然增加生产成本,但更大幅度增加收入,利大于弊。蜂农为了发展生产加大投资固定资产力度,反映了蜂农养蜂信心指数提高。

表3 转地蜂场养蜂生产成本其他费用

3 小结与讨论

对浙江省缙云县80家蜂场转地养蜂生产成本调查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养蜂每群生产总成本618.41元,同比增长3.34%,2010年养蜂生产总成本715.51元,同比增长15.70%;2009-2010年,转地养蜂总成本分别占总收入的77.90%和73.13%。转地蜂场生产成本高,收入不稳定,风险大。

蜂农工资是否列入养蜂生产成本,关系到蜂农合法权益的保障及国家产业政策的制定,值得关注与探讨。20世纪60-70年代,我国规模养蜂都是国营(农场)、集体(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所以,作为蜂工、蜂农主要报酬是工资或工分,蜂农都有强烈工资概念。8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蜂场几乎全是一户一场,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场长除支付民工工资外,本身由于长期潜移默化,没有工资概念,自觉认为养蜂除支付民工工资、运费、饲料费用、添置蜂具、购买蜂药外,余下袋里钱就是纯收入,以致于蜂农在申报收入时纯收入偏高。近年来,养蜂虚假繁荣报道频繁见诸报刊,形成养蜂就是摇钱树的错误导向。这里既有主管部门的浮躁,统计部门水分偏高,更主要的原因是在养蜂生产成本核算中没有将蜂农的工资列入。1993年,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蜂业经济”研究组将人工费用作为重要指标列入养蜂生产总成本。作者根据该组制定方法从1994年开始连续跟踪调查转地蜂场的经济效益。2005-2010年每群蜂人工费用分别为215.68元、217.67元、200.19元、231.89元、250.60元、272.29元,分别占生产总成本的45.00%、39.61%、38.21%、38.75%、40.52%、38.06%,为第1大支出。

对于是否应对转地养蜂业进行生态补偿问题。作者认为对转地养蜂业进行生态补偿合理合法,理由有:转地蜂场生产成本高,风险大,转地蜂场生产成本高于定地蜂场主要是人工费用与运费,收入不稳定,风险要高于定地蜂场;转地放蜂生态效益显著,转地蜂场追花夺蜜过程中客观上为各地大宗蜜源植物传花授粉,完成生态使命,转地放蜂授粉产生效益远远大于定地放蜂,如南方油菜、龙眼、荔枝、柑橘、油茶,北方的梨、枣、苹果、棉花、籽瓜、向日葵等蜜源植物的授粉,转地放蜂为各地授粉大部分是无偿的,没有引起政府与社会各界重视;转地蜂场是生态养蜂,转地蜂场为了解决本地蜜源不足困难,每年从春到秋追花夺蜜,生态养蜂,是我国商品蜂蜜、蜂王浆、蜂花粉主要生产者,属于生态养蜂模式。

[1]高运启.蜂产品经营与养蜂效益评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2]胡元强,胡福良.2005-2006年转地蜂场养蜂生产成本调查[J].中国蜂业,2007(7):41-42.

[3]胡元强,胡福良.2007-2008年转地蜂场养蜂生产成本调查[J].蜜蜂杂志,2010(1):38-40.

猜你喜欢

总成本运费蜂场
本溪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本溪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本溪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2020年中国棉花种植成本调查
邢台县蜂群南繁培育工作启动
污水源是春季爬蜂的元凶
数据驱动下的库存优化模型研究
春季蜜源失收 转地放蜂步履艰难
有计划安排蜂场确保稳产稳收
线性盈亏平衡分析在TBM隧洞工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