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华国“银桥”风骨

2011-07-28劳志建

西部大开发 2011年10期
关键词:奶农奶源奶粉

◎ 文/本刊记者 劳志建

1978年,在西安临潼相桥镇申东村的六亩荒地里,出现了几个奇怪的数字:10间瓦房、5口铁锅、还有几名忙碌着的复员回乡的士兵,这个场景,就是声名显赫的银桥集团的历史剪影。

他们的带头人叫刘华国,有着浓密的双眉,清秀的脸庞,饱满的鼻翼和常常咬紧的牙关张扬着军人的倔强。

2000元开始起步,建起银桥集团的雏形——相桥乳品厂,靠一腔热血和奔波勤劳,1979年5月乳品厂正式投产,到1981年,相桥乳品厂开始生产奶粉,1981年3月,刘华国背着奶粉来到了正在河北邯郸举行的全国春季糖烟酒交易会,但因为是乡镇企业,一连推销三天没人理睬,到了第四天,终于因为全脂奶粉的品质,苏州糖烟酒公司和他签订了180吨奶粉的供货合同,从此,相桥乳品打开了市场。

1992年,相桥乳品厂与香港广银发展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西安银桥乳制品实业有限公司,为企业带来了先进的管理体制,使银桥的系列产品快步走向更广阔的天地。2003年,银桥集团在新加坡上市,成为我国首家在境外成功上市的乳品企业。

我们之所以回顾银桥集团画卷的前几页,是因为30年后的今天,银桥集团依然彰显着刘华国式的军人风骨:

不为趋利丧失企业品格,将银桥的骨质展现给世人看。

刘华国近影

“三鹿奶粉事件”让中国乳业界蒙羞,中国几家著名大型乳企因质量不达标纷纷落马,但西安的银桥一千多批次的产品,在同样严格、谨慎的国家级抽检中百分之百合格!

刘华国说:银桥用的是“笨”办法,就是人海战术,就是常年保持500多人坚持对奶源监管的模式,虽然收购成本高,但却保证了奶源质量,让“三聚氰胺”无处藏身。

30年如一日的信念坚守,让放心奶,信誉奶、责任奶,成为银桥乳业集团生存壮大的根本。翻开银桥发展记录,从2002年开始,银桥就对奶源基地实行了“集中饲养、集中挤奶、统一防疫、统一管理”和“分散饲养、集中挤奶、优质优价、全面服务”的现代化管理模式,按照国家的乳粉规定和标准及对原料奶的卫生要求,给每个鲜奶收购站配备了专职收购员和化验员,并签订了以质量标准为主要内容的经济责任书,先后在西安及周边渭南、咸阳、铜川、宝鸡及山西等30多个区县,建起了30多个奶牛养殖场,60多个奶牛养殖小区和230多个机械化集中挤奶站,彻底结束了农户“分散饲养,分散挤奶”的传统饲养模式。奶牛被集中到专门设计的馆舍里,奶农把自家的奶牛可以牵到小区实行寄养,每个小区配有专门的挤奶站,在小区内部统一喂养,统一挤奶,统一收购,统一管理。每一个环节都百倍的谨慎,百倍的小心。集中养殖、集中挤奶改善了卫生环境,提高了鲜奶的品质,减少了污染和掺假,从根本上确保了产品质量。

目前,银桥乳业集团已建成了西北地区最大的优质绿色奶源基地。银桥所收购的原料奶均为来自机械化自动挤奶站的管道奶,每个挤奶站都派驻了计量员和质量监督员,杜绝了掺杂使假,同时,从原料奶的收购到进厂的各个环节均严格执行“5S”管理和ISO9001标准体系,同时,在奶源、制造、检测、研发、配送等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关键工序设立了CCP点,按照国家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严格、严密、细致地监管和控制,将产品的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管理融为一体,建立起银桥乳业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使产品品质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证。

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一种不简单,这就是刘华国的秘诀。2008年,当乳制品质量成为举国上下热议的话题时,银桥乳业却获得放心乳制品的声誉,仅2009年,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和行业信任危机的双重影响,银桥乳业销量不降反升,液态奶市场销售量同比增长25%以上,奶粉同比增长165%以上,始终保持满负荷生产,产销率保持100%。农业部及国家质检总局领导给予了高度评价,央视《新闻联播》、《新闻三十分》和《经济日报》等权威媒体也进行了报道,这正是银桥的骨质。

“100-1=0”的质量公式银桥给中国企业界带来了春风

“100-1=0”是刘华国的质量公式。刘华国这样解释这个公式:“100-1=0,就是说100件产品里面如果有一件不合格,这等于就是零了。我们追求的是质量零缺陷。这种公式是一种标准,是一种态度,是我们的一种工作决心,体现了我们不向任何不符合作妥协的精神。我们的要求是,在100袋奶粉中,只要有1袋不合格,那么我们的‘上帝’就会对我们的企业产生质疑。品质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谈到银桥的质量管理,刘华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不抓质量,抓任何事情都是白费力气,你可以骗消费者一次,但消费者会记住你一辈子。任何一次小小的失误都将使企业失去一大批消费者,并有可能导致灭顶之灾。

当前,银桥集团在中国29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庞大的销售网络体系,拥有2500多家经销商和近3万个终端销售网点,集团日处理鲜牛乳的生产能力近千吨,主要生产设备从美国、德国、法国、丹麦和瑞典引进,乳制品加工技术已经达到世界级水平。“秦俑”牌奶粉已形成8个系列56个品种,“银桥”牌液态奶已形成5个系列40个品种。其中,银桥研发生产的AD钙奶粉已申报知识产权专利产品。银桥集团已拥有西北地区最大的绿色优质奶源基地,拥有生产的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秦俑牌”、“阳光宝宝牌”系列奶粉和“银桥牌”系列液态奶,并以其过硬的质量、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信誉,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产品连续多年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抽检中合格。2002年9月1日,“秦俑”奶粉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实现了陕西省中国名牌零的突破。2003年,集团在新加坡成功上市,从而成为国内首家在境外上市的乳品企业。2005年9月秦俑奶粉和银桥牛奶双双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成为西北地区第一家同时拥有“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殊荣的企业。

搭建人民致富的“银桥”让“兴厂富民”成为己任

1986年,刘华国用银行贷款买回了15头奶牛,让他始料不及的是,在开始动员农民养奶牛时,几乎没人听他的,刘华国没有退缩,他先动员厂领导和党员干部每人养一头奶牛,给农民做出表率,继而说服了6户农民养了10多头奶牛。一年后,这6户农民仅卖奶一项户均收入就超过5000元,是其他养羊户收入的10倍多。实惠和事实让人们看到了希望,愿意养奶牛的人多了起来。但农户经济拮据,无钱买奶牛。刘华国提出了“厂方贷款,农户养奶牛,厂户挂钩,以奶还贷”的办法,由企业出面向银行贷款500万元买奶牛,发给愿意养奶牛的农户,然后从他们交奶的收入中逐步把买牛款扣回。在银桥乳业集团的支持下,1500多户农民养起了奶牛,乳品厂有了稳定的奶源。这一以加工企业为龙头,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保证了企业的原料需要,也给乡亲们找到了一条赚钱的路子。

当地一位奶牛养殖户为记者算了一笔账:养一头奶牛,年产奶5000公斤左右,如果将奶全部交给“公司”,毛利就是8000多元,纯收入可达4000多元。在这里,奶牛成了农民致富的“摇钱树”。如今,当地奶牛养殖户已把目光瞄准了规模养殖和规模效益,一大批奶牛养殖专业户、专业村正在蓬勃兴起。上世纪90年代末,银桥乳品产业中养牛农民已超过3万户,奶牛存栏超过5万头,日产鲜奶400多吨。由于奶牛数量猛增,饲料不足的问题开始困扰着养牛户。一般的饲料蛋白质含量低,奶牛产奶量不高;好的饲料价格偏高,加大了成本,奶农收入受到了影响。刘华国再一次外出考察,请教专家,获得了“青贮饲料”的新技术,在养牛户中推广,并由企业出资40多万元,对建青贮饲料窖的奶农一律补贴100元。半年之后,奶区内建立起了青贮饲料窖500多个,贮料620多万公斤,解决了大部分奶农的饲料难题。

截至目前,桥集团已累计向奶农支付奶款30多亿元,带动20多万农民致富。刘华国说:兴厂是我的职责,富民是我的责任,这两样任何一样做不好,对我来说都是失职!

猜你喜欢

奶农奶源奶粉
抗议
奶粉危机
留学生郑睿:我是奶粉“小买手”
喷奶粉
奶粉放冰箱对吗
中兽医药治疗奶牛疾病对奶源安全的影响分析
奶源自有可控是乳业转型提质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