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酸激酶MB同工酶和心肌肌钙蛋白对于不稳定型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分析
2011-07-27刘海清
夏 勇,刘海清
河南科技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洛阳东方医院)心内科,河南省 洛阳市 471003
不稳定型心力衰竭是当今社会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是冠心病中对患者危害最大、预后差、死亡率较高的疾病类型之一[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0年的报告,2010年全球因心血管病死亡的人数高达2100万,其中1/4以上为我国心血管病患者,而半数以上心血管病患者死于不稳定型心力衰竭。既往典型不稳定型心力衰竭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心动图或者病理改变[2]。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许多不典型不稳定型心力衰竭患者靠单纯临床表现、心电图、心动图或者病理的改变很难做出诊断,这给不稳定型心力衰竭早期治疗的实施带来了困难,更加影响了该病患者的预后,提高了死亡率[3]。因此,现今迫切需要高敏感与特异性的相关生物标志物对不稳定型心力衰竭做出准确诊断,以进行及时、合理的治疗。本文通过对心肌肌钙蛋白(cTnT)和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水平改变的检测,以明确cTnT与和CK-MB诊断不稳定型心力衰竭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收集2009年4月~2011年4月我院心内科住院的不稳定型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组(30例),均符合不稳定型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4],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85岁,平均46.2岁。同时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无冠心病的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75岁,平均46.6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1.2.1 cTnT的检测 采用全血肝素抗凝法检测血cTnT水平,检测过程按德国Mahnnein公司生产提供的CardiacReader定量cTnT检测试剂盒说明进行操作,cTnT正常值为<0.03 ng/dl。
1.2.2 CK-MB的检测 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多克隆抗体抑制肌酸激酶的CK-M同功酶活性后,按照IFCC(国际临床化学会)推荐的连续监测法进行CK-MB水平检测,CK-MB正常值为<25 U/L。
1.3 发病时期判断
早期:患者入院48 h以内;中期:患者入院48~96 h;晚期:患者入院96 h以上。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检测分析,观察组在发病早期、中期、晚期3个时间点的血cTn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的血CK-MB水平在发病早期和中期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病晚期,观察组CK-MB水平较对照组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1 两组在发病早期、中期、晚期血cTnT水平变化情况(,ng/dl)
表1 两组在发病早期、中期、晚期血cTnT水平变化情况(,ng/dl)
组别 例数 早期 中期 晚期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30300.053±0.0010.382±0.33326.365<0.050.007±0.0020.733±0.61230.236<0.050.008±0.0030.078±0.03523.362<0.05
表2 两组在发病早期、中期、晚期血CK-MB水平变化情况(,U/L)
表2 两组在发病早期、中期、晚期血CK-MB水平变化情况(,U/L)
组别 例数 早期 中期 晚期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30308.211±2.12536.268±9.32116.586<0.057.345±3.25061.785±27.21020.862<0.055.693±2.32013.850±6.1800.325>0.05
3 讨论
近30年来,我国不稳定型心力衰竭发病率明显上升。有调查显示,我国每年约有200万人死于不稳定型心力衰竭。也有统计表明,20世纪90年代不稳定型心力衰竭发病最小年龄是25岁左右,而当前其发病年龄最小可以达到16岁[5]。可见不稳定型心力衰竭发病率与死亡率呈逐年上升,且有年轻化趋势,而许多不稳定型心力衰竭早期症状不典型,影响了其诊断和治疗,也影响了不稳定型心力衰竭的预后[6]。
cTnT是心肌细胞、肌原纤维细胞中肌钙蛋白复合物的T型亚单位,其有结构蛋白和胞浆可溶性蛋白两种组成形式,结构蛋白占总cTnT蛋白的95%左右,胞浆可溶性蛋白只占5%左右。由于含量少,正常血清中几乎测不到cTnT的存在。但是当心肌细胞发生损伤时,含有大量cTnT蛋白的结构蛋白可透过受损的细胞膜释放出来,造成大量cTnT释放进入血液循环中,从而使血中cTnT水平明显增加[7-8]。
有调查表明,肌酸激酶(CK)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心肌中,也可能存在于胃肠道、子宫内,而在其他细胞中含量极微,很难检测出来。从组成上来说,CK由两个亚单位组成三种同工酶,即CK-BB、CK-MB和CK-MM[9]。当心肌细胞发生损伤时,CK-MB能释放到血液中,使血中CK-MB值升高。不稳定型心力衰竭患者血CK-MB水平升高,其机制可能与心肌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有关。Chen等[10]研究表明,cTnT有特异性较好、敏感性强的特点,能检测出传统的诊断指标所不能检测出的不稳定型心力衰竭患者,且较血CK-MB水平变化的早。
本组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发病早期、中期、晚期3个时间点的血cTn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CK-MB水平在发病早期和中期观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病晚期,观察组CK-MB水平比对照组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意义(P>0.05)。
综上所述,CK-MB与cTnT作为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检测心肌损伤的高能指标,可以作为不稳定型心力衰竭早期诊断的特异性指标,且血cTnT诊断比CK-MB更敏感。
[1]潘柏申.心肌肌钙蛋白的临床应用[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10,1(5):264-266.
[2]叶兴蓉,彭华生,王炜.磷酸肌酸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26(10):1410-1411.
[3]王景辉,李梦青,刘桂敏.磷酸肌酸的应用研究[J].天津药学,2004,16(1):60-62.
[4]Higuch K,Abe S,Matsuoka T,et al.Usefulness of rapid quantitative cardiac troponin T and myolgobin assays for the diafnosi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J Cardiol,2008,41(2):55-62.
[5]The Joint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American College Cardioligy Committee.Myocardial infarction redefined-A consensus document of the Joint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jology/Amerjcan College Cardiology Committee for the redefinition of myocardial inthrction[J].European Heart Journal,2000,21(18):959-969.
[6]Braunwald E,Antman EM,Beasley JW,et al.ACC/AHA 2002 guidelines update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and 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executive summary and recommendations[J].Circulation,2010,102(12):1193-1209.
[7]Abdelwahid E,Smith G.Apoptosis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J].Int J Cardiol,2007,114(3):375.
[8]宁博(综述),杨朝群(审校).心肌肌钙蛋白T在放射性心肌损伤监测中的价值[J].医学综述,2011,17(5):655-658.
[9]Dorn GW.Apoptotic and non-apoptotic programmed cardiomyocyte death in ventricular remodelling[J].Cardiovasc Res,2009,81(3):465.
[10]Chen C,Cui J,Lu H,et al.Modeling of the role ofa Baxactivation switch in the mitochondrial apoptosis decision[J].Biophys,2007,92(12):4304-4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