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蕴县水土保持区划研究
2011-07-26王雪梅柴仲平贾润石
王雪梅,张 春,柴仲平,贾润石
(1.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2.新疆水利学会,新疆乌鲁木齐830000;3.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2)
水土保持是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水土资源的基础性工作,在维护防洪安全、生态安全、饮水安全和山丘区粮食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2]。近年来,富蕴县生态环境破坏加剧,过度垦荒、超载放牧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发展加速。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使土层变薄、土壤退化、危及农业生产,而且造成水质污染、生态环境恶化[3],制约了全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好水土保持规划,科学、合理地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治理水土流失、防止土地退化、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保证富蕴县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为此,本研究利用“3S”技术,在对富蕴县水土流失状况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水土保持功能分区,并针对不同功能区提出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保障。
1 研究区概况
富蕴县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北部的阿勒泰地区东部,介于东经 88°10'—90°31'、北纬 45°00'—48°03'之间,海拔430—3863 m,总面积32186.11 km2,占全疆总面积的 1.94%,辖3镇、6乡、73个行政村;属大陆性寒温带干旱气候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气候干燥,日照充足,气温日、年较差比同纬度地区大;地貌类型多样,从海拔3000 m的高山地貌到400 m的平原地貌都有分布,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干热风、霜冻、冰雹、雪灾、低温寒潮和大风等。
2 研究方法
以第三次全国土壤侵蚀遥感调查结果为基础,结合野外验证与校正,调查富蕴县不同水土流失类型(水力侵蚀、重力侵蚀、风力侵蚀)及其侵蚀强度(微度、轻度、中度、强烈、极强烈、剧烈)的分布位置与面积,并利用“3S”技术,以县域为尺度进行水土保持功能分区。
3 水土流失分布特征
表1为富蕴县水土流失类型及不同侵蚀强度的面积和比例。由表1知,富蕴县水土流失类型有水力、风力、重力和冻融侵蚀4种,并以风力侵蚀为主,水土流失总面积为27031.6 k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3.99%。其中:水力侵蚀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带和河谷区,面积为1680.83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5.22%;风力侵蚀主要分布于乌伦古河以南,面积为23026.41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71.54%;重力侵蚀主要分布于额尔齐斯河和乌伦古河河道两侧,山区也偶有发生,面积为168.08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0.52%;冻融侵蚀主要分布于北部山区,面积为2156.28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6.70%。
表1 富蕴县水土流失类型及不同侵蚀强度的面积和比例
4 水土保持区划
在水土流失综合调查的基础上,利用“3S”技术,根据规划范围内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资源状况、社会经济和水土流失特点划分不同的水土保持功能区。采用复合命名的方式,反映不同功能区的特点和应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富蕴县水土保持功能分区结果见表2。
表2 富蕴县水土保持功能分区
5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1 北部中高山冻融、水力侵蚀林牧保护区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夏牧场面积大、牧草资源丰富,但由于气候、环境变化出现了草场退化现象,导致载畜量不足。②由于山区道路不通,牧场放牧情况不均,有些地方无人放牧,有些地方放牧过频过重。③山区森林无计划、过量采伐,尤其是交通较便利的地方已砍伐殆尽,一方面是成林木数量逐年减少,另一方面林木更新速度缓慢和畜群破坏幼树,导致森林资源总量减少。④由于交通不便,山区与外界的物资交流困难。
为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草场资源,建成永久性的林牧基地,必须切实保护好现有的天然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进一步发展,给山区和河谷中下游的农业生产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针对该区的建设利用方向及治理对策是:①根据森林法的规定确定木材生产任务,严格控制采伐量,找准采伐与营林更新的平衡,使森林能持续发挥绿色水库的作用。②加强林区的建设和管理,杜绝任意上山伐木,宣传和推广用柴户用煤,实行引火烧柴计划供应。③积极宣传林业政策,加强护林防火工作,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同时,有计划地封山育林,防止人畜破坏树木,妥善处理好林牧矛盾,促进林牧业共同发展。④制定草场管理措施,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实行计划放牧、轮封轮牧,合理利用草场资源,防止过牧引起草场退化。⑤合理安排畜群数量,充分利用草场资源。夏牧场前期阳坡牧草生长快、种类多、品质好,故应以阳坡放牧为主;后期阳坡草枯萎,阴坡草正处在开花结实期,牧草质量好,则应以阴坡放牧为主。另外,根据各类牲畜习性,山羊、绵羊应在较陡山坡上放牧,而大畜则应在缓坡及沟谷放牧。⑥新建山区牧道和运输道路,改善山区交通状况,保证山区给养物资的运进及畜产品的回收。
5.2 北部低山盆地、丘陵水力、风力侵蚀农林牧监督治理区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长时间的砍伐烧柴、滥挖药材和超载过牧对草场破坏严重,其中不少退化严重,产草量逐年下降。②该区矿业资源丰富,开矿造成的弃土弃渣随意堆放,加之坡耕地数量较多、耕作措施不当等都导致人为水土流失加剧。③地面覆盖度低,如遇暴雨,洪水直泻入农田,危害农作物和附近居民安全。④地处低山盆地,由于农田灌排系统不完善,部分耕地、草场盐碱化严重,土地生产力逐年下降。
针对该区的建设利用方向及治理对策是:①改善供水条件,提高牧场利用率。在有条件的地区截流建盘山渠道,引水灌溉草场;在地形较好的地方修筑小型拦洪坝,蓄水灌溉小片草场,以增加产草量、提高载畜能力。②兴建沟道工程,例如在支毛沟中建设谷坊,在主沟道中建设骨干拦沙坝,以稳定沟床、抬高侵蚀基准面、防止沟蚀、拦蓄洪水及泥沙。③在沟头处修建沟头防护工程,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实现水不入沟,阻止侵蚀沟进一步发展。④在部分沟道及额尔齐斯河沿岸营造水保林护滩、护岸,在冲刷严重且易塌岸的地段进行衬砌护岸,以防止沟岸继续扩张,破坏或威胁附近居民住宅、道路和耕地安全。⑤逐步退耕还林。在缓坡荒地,沿等高线修建蓄水沟,与鱼鳞坑配合布设,栽植水保乔、灌木林;在坡度较陡的坡地,修建山坡截流沟,将分散的坡面水流集中起来引到沟谷凹地、蓄水坝或农、林地中加以利用。⑥把靠近居民区,水分条件好的山坡、沟谷分给群众种植薪炭林,以解决燃料问题。禁止继续破坏低山灌丛,保护草场,维护生态平衡。⑦完善农田林网体系,积极完善灌区灌排系统,加强土壤培肥力度,改善土壤结构,预防土壤次生盐渍化现象的发生。⑧监督和督促开矿等开发建设单位编制相应的水土保持方案,开展行之有效的水土流失治理。
5.3 中部河谷丘陵水力、风力侵蚀农林牧综合开发治理区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农田基本建设基础较薄弱。土地整治不到位,田块大平小不平;灌排设施不配套,一部分土地缺水受旱,另一部分地下水位上升,发生盐碱化,影响了作物产量。②农作技术落后。田间杂草多,如野燕麦、野芦苇、禾草等,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和产量提高;各类作物种植比例不合理,影响了轮作倒茬、地力恢复,导致用水紧张;农艺技术单纯靠施化肥提高产量,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养分利用。③河谷次生林和沙丘灌丛林缺乏保护措施,人工宜林地面积大,但造林面积小、质量差,远远不能抵御风沙危害。④风沙危害严重。沙丘移动掩埋草场、危害农田,导致土壤沙化严重、漏水漏肥。
针对该区的建设利用方向及治理对策是:①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例如,修筑拦河坝引水灌溉草场、农田;配置各级引水渠道,并做好渠道防渗工作,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建立完善的排水体系,防治土地次生盐渍化。②对于易冲易毁河段进行浆砌或铅丝笼护岸,在河道修建丁坝,在河漫滩地配置固岸护滩水保林,防止河岸掏蚀及保护周围农田、道路安全。③保护和抚育更新原有的河谷次生林和沙丘灌丛林,禁止乱砍滥伐和过度放牧,防止发生人为新增水土流失,增强林地抵御风沙灾害的能力。④建立大面积人工饲料基地,为牲畜越冬做好充分准备,减轻冬牧场放牧压力。⑤大力营造农田、草场防护林带,加强四旁植树及薪炭林建设,改变农田草场小气候。⑥调整农作物布局,轮作倒茬、培肥地力。加强全县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确保作物优质高产。⑦积极防治虫鼠灾害,掌握虫鼠灾害发生发展规律,采用低毒高效农药喷洒,并保护虫鼠的天敌,进行药物和生物综合防治,消灭虫鼠灾害,确保草场增产。
5.4 南部戈壁沙漠风力侵蚀植被保护利用区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超载过牧导致草场退化。该区超载数万绵羊单位,草场每年利用时间长约140 d,影响了牧草的生长繁育。②风沙灾害严重。该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加之缺少灌溉水源,导致植被稀疏、覆盖率低,沙丘随风流动变化大,风沙灾害十分严重。
针对该区的建设利用方向及治理对策是:①抓好现有草场的封育,增加产草量。②在沙漠北缘建设防风固沙林体系,采取设置沙障、种草种树等措施遏止风沙北侵势头。③对沙漠灌木林区进行封育治理,增强林地抵抗风沙灾害的能力。
[1]林助金.“十一五”为水土保持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6(5):44-45.
[2]王治国,朱党生,张超.我国水土保持规划设计体系建设构想[J].中国水利,2010(20):45-48.
[3]毕小刚,段淑怀,李永贵,等.北京山区土壤流失方程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6,4(4):6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