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器
2011-07-23马未都
⊙文/马未都
《醉文明》是马未都先生最新出炉的收藏知识文化读本,分为瓷器篇、家具篇、玉器和漆器篇、杂项篇四个大类,采用寓教于乐的形式,向读者展示了近50种风格各异、极具收藏价值的宝物,生动地讲述了这些经历上百年历史的宝物背后的传奇故事。
汉唐以后,瓷器的发展抑制了漆器的发展,漆器的技术也就慢慢地退化了。主要的问题是因为漆器的生产成本远远高于陶瓷的成本,在整个商品应用当中,它的竞争力就显得不如陶瓷,所以陶瓷这一支就变得非常强大。
漆器有很多种。最早是为了防腐、装饰,就产生了素漆,单色的。后来中国人从实用的角度发展出来另外一支,就是加强它的审美,注重装饰功能。装饰功能使我们的漆器也变得五彩缤纷,颜色也逐渐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又出现了另外一支,就是动刀的。它最初的原因是为了回避漆器的一个缺点,因为漆器如果漆刷得过厚,很容易开裂;但是如果刷得过薄,又不容易很好地保护那个物体的本身。在这种情况下,到了南宋的时候,就出现了在漆器表面剔纹饰的工艺,用这种提前断开漆性的纹饰来保护漆器,延长漆器的寿命。
日本人使用漆的历史很悠久,它的漆器的发展主要是基于一个事实,就是它的陶瓷远不如我们。日本几千年的陶瓷发展大大落后于中国,所以它漆器这一支反而显得更加强大,就连“日本”的英语“Japan”也有“漆器”的意思。
同样是动刀的,汉语语言非常严谨,我们认为,硬碰硬为“雕”,为“刻”,硬碰软为“剔”。我们生活中有时候会说到这样的话,比如你到菜市场去,有一个卖肉的师傅在那儿剔肉,因为肉是骨头之间软的部分,所以把它剔下来,这叫剔。我们生活中使用牙签,叫剔牙,实际上不是在剔牙,是在剔牙缝中间带有软质的东西。所以,中国的文字是非常严谨的。一旦说剔,一定是硬碰软。在这种工艺中叫剔红,实际上是指在他动刀的那一瞬间,漆器还是软的。
《醉文明:收藏马未都(壹)》马未都著中信出版社 2011.5定价:45.00元
漆器剔红是怎么做的呢?就是一遍一遍地往上刷漆,当刷几十层漆的时候它就形成了这么厚的漆膜,不能等它干透,在一个半干的状态,像牛皮糖似的,就用刀开始剔。干燥以后,开始打磨,打磨的过程当中使用一种工具,我们现在人用砂纸,划几下就可以了,先是由粗到细,很快就变得光滑起来。但古代使用的是锉草,效率跟砂纸是没法比的,非常费时间,它要这么攥着,你有时候看它去打磨一个东西,会觉得很长时间没有进展。打磨的动作类似于盖章,如果雕刻很深,用砂纸去打是打磨不到底的,底部非常难打磨。今天用砂纸去打磨的时候,我们往往用一个尖锐的东西包着砂纸,往里头蹭。但是锉草反而不需要,去剁就可以了。我们今天已经不用锉草来打磨了,不过现在有人做仿古作品的时候,也开始用锉草。
动刀的漆器,名称和颜色有关:在红色的漆上动刀叫“剔红”,黑色的漆上叫“剔黑”,绿色的漆上叫“剔绿”,还有“剔犀”等。历史上像这样的漆器都是很名贵的,我们今天要想复制一件成本也非常高,漆器已经逐渐从我们日常生活中淡出,使用它的人非富即贵。
这是一个清代乾隆年间的剔红狩猎纹长方盘。从这个托盘中,可以看到我们漆器发展到剔红这一支,发展到如此强大。这个托盘在当时制作成本是非常高的,今天我们复制一个,制作成本也不会太低。这样一个盘子制作的成本,至少要是普通漆盘的几十倍。
在动刀的这一支中,中国的漆器是独有的。我们想,漆器大部分都是为了装饰,简单地涂一个颜色就可以了。为什么要做这么深呢?这显示了中国人在生活中追求的一种奢华。
我们在使用当中会有一个疑问,这样的盘子,用手摸非常不平,那么装大的物件没有问题,比如说放一个苹果、一个梨、一个橘子都没有问题。但如果放上芝麻就有问题了,就弄不起来了,放上瓜子肯定也很麻烦。这是一个道理。在中国人使用的餐具当中,我们很少见到方形的,因为在吃饭当中使用圆盘比使用方盘显得便捷。想过吗?方盘是有方向性的。比如说,一个方盘,你自己在使用当中,不可能用一个角冲着自己,你一定要调整,让一个直边冲着自己,所以就需要一个调整的时间,它有方向性。而圆盘是没有的,中国人过去吃饭的时候讲究很多礼节,我们今天有时候不是很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