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伐桑园桑蓟马的种群变化调查及有效防治

2011-07-17陈继久

四川蚕业 2011年3期
关键词:虫量虫口蓟马

徐 冰 曲 都 陈继久

(1.四川省蚕丝学校 四川 南充 637000;2.四川省阆中蚕种场 四川 阆中 637400)

桑蓟马在我省桑园普遍发生,为提高其防治效果,特别是加强夏伐桑园的防治,笔者于2008年对其种群变化规律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及防治方法介绍于后。

1 夏伐前桑蓟马的虫口密度及发育进度

1.1 调查时间

该项调查从5月17日开始,每隔3d调查1次,到6月1日结束。

1.2 调查方法

选取夏伐桑园一块,采用对角线随机抽样法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株10株,每株选取中等长度的枝条5根,定点调查每片叶正、反面上的桑蓟马虫量及其成、若虫数。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夏伐前桑蓟马的虫口密度及发育进度 (2008年)

1.3 调查结果分析

由表1可知,从5月20日起,桑蓟马的虫口密度呈直线上升,至6月1日止,每条平均虫量增加了3.6倍,若虫的数量也以10%~30%的速度递增,因此,夏伐期间虫口数量的增长,实质上是若虫数量的增加。一方面,表明桑蓟马一代虫量渐近高峰;另一方面,由于若虫活动能力弱,只能附着在叶片的正反面爬行,随着桑树桑叶采获和桑条的剪伐,绝大多数若虫被带出桑园,最终因缺乏食料等原因而死亡。因此,由调查可知,夏伐桑园的夏伐可抑制桑蓟马的发生,使其对夏伐桑园的为害减轻。

2 夏伐初期桑蓟马的虫口密度及发育进度

2.1 调查时间

该项调查从6月6日开始,每隔1d~2d调查1次,到6月10日结束。

2.2 调查方法

选取夏伐桑园3~4块,每个地块采用对角线随机抽样法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株10株,从每株桑拳上残留的横伏小枝叶片上,调查叶片正、反面上的桑蓟马虫量及其成、若虫数。调查结果见表2。

2.3 调查结果分析

由表2可知,残留在桑拳枝叶上的桑蓟马仍有相当数量,每个桑拳上平均有虫9.06头,以调查桑园每667m2栽植400~600株,每株5~6个桑拳计算,则每667m2残留虫量数达成18120~32616头。这些残留在桑拳枝叶上的桑蓟马仍可继续取食和发育,至6月10日成虫的比例已达到95.41%。与此同时,随着夏伐后的桑拳陆续萌芽抽梢,桑蓟马可以直接迁移到新梢叶片上取食和产卵繁殖。由此可见,残存在桑拳枝叶上的桑蓟马是夏伐桑园的重要虫源。此外,随着桑树的夏伐,与夏伐桑园毗邻的冬季重剪桑园的虫量会急剧上升,据调查桑蓟马成虫不会迁移到杂草、落叶和土缝中,只迁移到冬季重剪桑园中。通过对冬季重剪桑园夏伐前一日(5月25日)和夏伐基本结束 (6月5日)的成虫数量对比,发现成虫数量增加10倍,显然与夏伐促使成虫大量迁入密切相关。

表2 夏伐初期桑蓟马的虫口密度及发育进度 (2008年)

综上所述,桑园夏伐后,仍有相当数量的桑蓟马残留在桑拳小枝叶上,继续取食和发育,并成为夏伐桑园的重要虫源。在毗邻夏伐桑园的冬季重剪桑园里亦有部分桑蓟马成虫迁入为害和繁殖,此时成为桑蓟马的大量虫源地。

3 桑园夏伐后桑蓟马的虫口密度及发育进度

3.1 调查时间

该项调查从6月10日开始,每隔4d调查1次,到7月28日结束。

3.2 调查方法

在夏伐桑园始发梢期间,选取夏伐桑园2块,每块采用对角线随机抽样法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株10株,全部共20株定点调查每片叶正、反面上的桑蓟马虫量及其成、若虫数。在桑树生长旺盛期间(7月4日~7月28日),选取夏伐桑园1块,采用对角线随机抽样法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株10株,每株定点选取中等长度的枝条2根调查每片叶正、反面上的桑蓟马虫量及其成、若虫数。调查结果见表3。

表3 夏伐后期桑蓟马的虫口密度及发育进度 (2008年)

3.3 调查结果分析

由表3可知,6月中旬是桑蓟马成虫 (二代)由桑拳基部小枝叶向新萌发的嫩梢大量迁移时期,特别是冬季重剪桑园虫源地的迁入,也是成虫产卵繁殖盛期,每株平均虫量维持在60~80头之间;6月下旬除部分成虫继续产卵外,若虫大量孵出,是桑园夏伐后第一代若虫盛孵期,每株平均虫量达105~220头,增加1倍左右;7月上旬除部分若虫继续孵化,成虫大量羽化产卵,是夏伐后第一代成虫羽化和产卵盛期,每株平均虫量增加到达306~385头;7月中旬除部分成虫继续产卵外,若虫大量孵化,是夏伐后第二代若虫盛发期,每株平均虫量急增到3088~3521头,比第一代平均增长16倍;7月中旬是夏伐后第二代成虫羽化和产卵盛期,二代若虫仍继续孵化,每株虫量达3521~5281头之间;7月下旬 (至7月28日止)是夏伐后第三代若虫盛孵期,每株平均虫量猛增到20000头左右,又比第二代增长近6倍。由此可见,从6月中旬桑蓟马成虫由桑拳老枝叶上迁向新发嫩梢,至7月底为止,先后共繁殖了三个世代,加上夏伐前完成二个世代,共计五个世代,各代虫量均以数倍至数十倍的速度增长,并在这一迁移过程中,随着取食及成虫产卵场所的改变,桑蓟马世代重叠渐增,特别是7月底第三代的绝对虫量增长最大,成为全年第一个为害猖獗期。

4 防治措施

通过调查,初步摸清了桑蓟马的种群变化规律,为有效防治桑蓟马对桑树的为害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从以上了解的桑蓟马消长因素来看,应做好以下防治工作。

4.1 清除残枝残叶

桑园夏伐后,余留下的桑拳小枝叶片上有相当数量的桑蓟马成若虫,应尽快将桑枝清理干净运出桑园,并彻底清除残枝残叶,以免若虫继续发育,增加桑园内的虫源基数,也可结合夏伐工作尽快地组织劳力剪除遗留下的小枝叶。

4.2 全面防治未夏伐桑害虫

随着桑枝的夏伐,有相当数量的桑蓟马会迁移到邻近的冬季重剪桑树上。一方面加重对冬季重剪桑园的为害,另一方面从防治的角度上来说,应在夏伐后一周内 (即夏伐桑拳出梢开叶前)对冬季重剪桑园全面地施药防治。对春蚕后有余叶的桑园更应不失时机地采取防化措施,绝不遗漏。

4.3 药剂防治

由于夏伐后成虫大量迁移,造成次代若虫孵化时间上的高峰期出现不明显,选择化学防治时,应慎用药剂种类。对接着养夏蚕的,可以选择残留期短的药剂,隔8d~10d后再用药一次,可选用40%乐果1000倍液、50%辛硫磷乳剂2000倍液等,其防治效果在90%以上。对不养夏蚕的桑园,可以选择残留期中等的药剂,可选用40%氧化乐果3000倍液、40%乙酰甲胺磷乳剂1000倍液等。

4.4 若虫盛发期防治

7月下旬是桑蓟马发生高峰期和为害剧烈期,应掌握若虫盛发时喷药防治,可以有效地推迟8月份的为害烈期,减轻秋期的为害程度,提高养蚕用叶质量。

1 曾华明主编.蚕桑 [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9.

2 黄尔田.实用桑树保护学 [M].四川: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3 郑声镛.桑树病虫害防治学 (第二版) [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8.

4 吴开明,唐以巡,张建强,等.桑树病虫预测预报[M].四川: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虫量虫口蓟马
虫口夺粮早行动 科学防控保丰收
临汾:抓紧防治玉米蓟马
统防统治“虫口夺粮”保丰收 全省“虫口夺粮”保丰收暨重大病虫统防统治现场观摩会在洪洞召开
山西全力以赴“虫口夺粮”保丰收
全力以赴“虫口夺粮”保丰收,天津植保在行动
安徽北部小麦田草地贪夜蛾发生情况及田间防治试验
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棉盲蝽的效果
利用虫情测报灯探索害虫发生规律
利用虫情测报灯探索害虫发生规律
辣椒蓟马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