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超市化管理模式下的馆藏布局
2011-07-17张小峰
张小峰
(广州大学图书馆,广东 广州 510006)
近年来,图书馆建筑在设计和管理上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原则,从而引起图书馆馆藏布局模式发生巨大变化,而大空间架构为馆藏布局的重新调整和组织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出现了类似超市化管理模式的馆藏布局。该模式的运用和推广对正确处理“藏”与“用”的辩证关系和以读者利用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具有很强的现实作用,对提高馆藏资源利用率,提高馆员素质,改善馆藏布局区域环境具有良好的效果。为图书馆馆藏布局在形式探讨和实际运用中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局面。
1 传统馆藏布局与超市化管理馆藏布局特点比较
1.1 馆藏资源布局原则
馆藏布局是馆藏资源组织的重要环节和核心内容,也是一切服务工作的基础。布局应有利于: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图书馆工作人员熟悉和研究馆藏资源,提高服务效率;图书馆其他业务的组织协调;馆藏资源的保存、保护与馆藏资源的共建共享。馆藏布局就是围绕如何使读者更快速便捷地查找所需资料,采取藏书方便利用,功能明确实用,运转灵活的原则,更好地为读者服务这一中心主题展开。
1.2 传统型与超市化管理馆藏布局利弊分析
传统的馆藏布局源于以藏为主的管理模式。馆藏布局是将图书馆划分为基本书库、辅助书库和专门书库三个部分。以基本书库为中心,以辅助书库和专门书库为分支。按先用途后类型的标准逐级划分,形成了常见的外借书库、样本书库、阅览室等格局的馆藏布局。基本书库是图书馆藏书的基础,藏书量大、门类广。辅助书库是指在阅览室、借书处、参考室等服务部门设置的书库。专门书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图书馆藏书特色,所藏图书比较珍贵,要求特殊保管。传统馆藏布局,大多采取的是书库式服务,借、阅分开。在当时的客观条件下,这不失为良好的布局方式。但随着文献信息以多种载体形式存在,传统馆藏布局不能集中反映学科专业知识的整体性,同一学科、同一专业各载体文献被分散在不同的书库,破坏了知识的完整性。由于收藏分散,读者往往要在图书馆内跑上跑下,分散了读者对专业资料阅读的连续性,有悖于读者的阅读需求与阅读心理。传统馆藏布局模式已不能适应和很好体现现代图书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并严重影响或制约了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传统馆藏布局改革势在必行。
传统的馆藏布局已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根据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和读者的现实需求,进行馆藏文献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藏书布局的灵活调整,已是大势所趋。如实行超市化管理模式下的馆藏布局便是其中的方式之一。所谓图书馆超市化管理模式是近年来为图书馆界大力倡导,即“藏、查、借、阅”一体化管理模式。它是借商业超市化管理模式在图书馆建设中的运用,是一种全开架的馆藏布局管理模式。一切资源全部对读者开放,实现读者与馆藏资源的零距离接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大开间、少间隔的建筑布局,整个图书馆只设一个进、出口,除特藏文献和现刊外,其它文献不单独设立阅览室。文献资料尽量按学科、知识门类组织集中起来,在书库内设有足够多的检索终端和阅览桌椅,读者可以在图书馆内随意浏览、任意检索、自由取书、随时阅览。这种模式给读者以宽松、舒适的阅览环境,适合读者的借阅习惯,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超市化管理模式馆藏布局,抛弃传统布局中藏、查、借、阅功能独立、互不联系的弊端,以读者利用为中心,打破各借阅区界限,所有读者均可利用图书馆所有资源。做到“藏中有阅,阅中有藏”,无障碍地享受最优质服务,使有限的资源得以充分有效利用。
2 超市化管理模式下馆藏布局的完善
2.1 按学科专业划分馆藏布局
目前许多图书馆实行的超市化管理模式,只是在图书馆进、出口处采取措施,实行统一的进、出口门禁系统管理。在图书馆管理和馆藏布局上并没有真正意义的改观,对馆藏布局模式是否科学适用并没有多少创新举措。这类现象对于新落成的图书馆尤为突出。
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播和管理的重要部门,应该注重的是知识的本质属性,而不应该只关注知识的载体形式并作为划分馆藏布局的依据。图书馆应打破载体形式的约束,按学科专业划分馆藏布局。这种馆藏布局方式是打破传统的按文献载体或读者类型划分馆藏布局的模式,采取将同一学科、同一专业的图书、报刊、电子出版物等不同载体、不同语种的文献放在同一区域内,实行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等既相对独立而又有所区别的集中组织和排列,形成各学科相对独立的学科专业馆藏布局,便于读者查找同一专业不同类型载体的相关专业资料。这样的设置,重视的是信息的利用和“以人为本”的原则,读者与同一学科专业各类载体信息资源直接接触,使馆藏同类文献资源能够被充分集中查阅。在同一区域一次性完成查阅过程,将会促进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避免了读者为查找文献资料而在各楼层之间、各库室之间奔波,大大节省了读者的宝贵时间。按学科专业划分馆藏布局是超市化管理模式下馆藏布局进一步完善的有效措施。
2.2 按学科专业划分馆藏布局的注意事项
现代科学的发展是各学科相互作用的结果。尽管各门类的科学知识分属各自不同的学科类别,但却是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甚至是相互作用的。因此,按学科专业划分馆藏布局会遇到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文献的区域划分。如何更好地将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文献科学地划分到合理的区域,避免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文献的错误划分,可采取两种方式:一是用标识的方式。对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文献相关材料进行提示,以参见某某馆藏区域查阅相关材料进行文字提示,避免文献信息材料的遗漏。二是根据文献的侧重点将文献划分到相关的学科区域。对于那些流通量大而读者共同需要的公共参考文献、字典、百科全书等综合性或文艺消遣类作品,可单独开设区域,以便读者人流的疏导和分流,使学科专业划分馆藏布局更科学合理。
2.3 按学科专业划分馆藏布局对馆员的素质要求
任何一项改革措施的实施和推进都离不开人。人是改革措施实施、推进和完善的决策者和实际操作者,是馆藏布局改革的最重要最活跃因素,同时也是超市化管理模式下馆藏布局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因此,按学科专业划分馆藏布局,首先要求馆员熟悉按学科专业划分馆藏布局内的馆藏文献,其次要求馆员熟悉学科专业知识。这是搞好按学科专业划分馆藏布局服务所必备的业务素质。如果对学科专业划分馆藏布局的内容不了解或对学科专业知识没有起码的认识,要服务好读者谈何容易。只有对馆藏布局的内容和对学科专业知识有起码的认识,才能开发二次、三次文献为读者提供深层次的服务,更好的为读者提供参考和阅读指导服务。因此,对馆员的业务素质要求,不单单是掌握图书馆的传统业务或是管理好书架那么简单,而是要求馆员深入到学科专业知识和馆藏布局内容中去,通过学科专业知识的完善和提高学科知识水平,进一步提高服务该学科读者的业务水平,提高馆员按学科专业实行馆藏布局的管理能力和业务素质。图书馆也应该对馆藏布局改革为馆员定期举办学科专业知识讲座,为馆员提高服务能力、适应新的馆藏布局模式创造条件。
图书馆馆藏资源布局,不是馆藏资源简单地重新组织和排列,而是必须根据各地各馆条件等综合因素加以考虑,必须适应新形势和现代图书馆的发展需要。这样,馆藏布局方能体现图书馆“以人为本”的原则,图书馆馆藏资源才能得到充分有效利用。
[1]金胜勇.“藏、查、借、阅一体化”布局模式的改进构想[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7(3):28-30.
[2]杨晓萍.关于高校图书馆馆藏布局方式的探讨[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7(3):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