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呼图壁种牛场
2011-07-11
◎运动场
一、基本情况
1.场区、生产、经济效益等情况。该示范场始建于1955年,占地面积36万多亩,其中,耕地12万多亩。有5个奶牛养殖场共10000多头牛,其中,西门塔尔(蒙贝利亚)2000头,核心群成母牛年单产平均达到8000千克以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该场有年加工销售10万吨的西域春乳业公司和年加工3万吨的饲料厂(2011年改扩建后年加工能力可达12万吨),形成了以奶牛养殖为中心,饲草料种植为基础,科技为支撑,乳制品加工、饲草料加工为龙头的大中型全产业链农牧企业。该场在职干部员工1700多人,有专业技术人员600多人。
2010年完成产值4.75亿元,实现利润3000多万元。2008年新建畜牧四场,该场为3000头奶牛养殖规模,占地面积480亩,按国际标准配套设施设备。
2010年实现成母牛年单产9600千克,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牛奶体细胞数(SCC)始终控制在30万个/毫升以下,牛奶细菌数(TBC)在5万个/毫升以下,乳蛋白率大于3.05%,乳脂率大于3.6%。
2.设施设备情况。奶牛舍采用钢架彩钢板建筑结构,半封闭牛舍。意大利司达特自走式TMR搅拌车投喂。德国克拉斯青贮收割机。采用2×24并列式挤奶厅,以色列阿菲金挤奶系统。夏季利用太阳能供热系统,冬季牛舍供暖系统。
谱系、育种、繁殖、饲料配方、疾病防控、生鲜乳质量监测,数据收集和分析实现数字化管理。
圈外专用沉降池和化粪池处理污水,利拉伐自动清粪系统,沼气发酵及利用系统、有机肥料生产。
二、专家技术点评
该场有60年的奶牛生产经历,连续15年全场奶牛年单产平均9000千克以上,产奶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鲜乳品质较好。
取得这些成绩主要与该场已建立一整套有特点的高产奶牛生产技术体系和与之适应的管理模式有关。
其特点表现为长期、有效、可行的良种选育方案;优质饲草料的农牧结合生产体制;先进的营养平衡理论和配方技术;科学分群与TMR饲喂技术;严格有效的疫病防控网络;智能化挤奶设施,自动计量系统可以准确记录每头牛每天每个班次的产奶量、导电率,提前预警乳房炎的发生;较高水准的奶牛福利措施;利用沼气、太阳能和供热系统确保挤奶厅、产房、犊牛舍和部分牛舍的冬季供暖;一支高素质、业务强、责任心强的生产和管理队伍。这些特点确有全国奶牛场可借鉴之处。
另外,该场根据循环经济理论,充分利用新疆光热资源,采用低碳养殖技术,最终形成了干旱区集约化奶牛生态养殖模式。
◎牧草收割
◎粗饲料收割、打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