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练摊族
2011-07-10程新友
文/本刊记者 程新友
都市练摊族
文/本刊记者 程新友
(图/CFP)
在沪上不少地段活跃着一群白领“练摊族”,他们中有外企的白领、出入大厦的职员、培训学校的教师,下班后,摇身一变,成了地摊老板。他们大多有房有车,有的甚至开着自驾车做买卖。与以往人们印象中的地位卑微、为生活所迫的“地摊族”不同,他们寓乐于商,不赚钱赚快乐。
摆地摊,不是仅仅是她们的谋生手段,她们或为追求练摊中的简单快乐,或为释放工作中的压力,或为结识更多的朋友……
“白领练摊族”是现代都市白领在通货膨胀加剧、生活压力增大背景下产生的练摊一族。这种简单的劳动,成了一种充满趣味的经营,再加上摊主的创意眼光与独到的选择,“练摊”就不仅是一种打发闲暇时间的方式,更“升格”为现代都市里一种新的另类夜生活方式,同时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了一系列难题。
白天上班晚上支摊
在上海徐汇区梅陇路某超市门口,只见车主们打开后备厢,熟练地在后备厢盖两头挂上绳子,抖落衣服往绳子上一挂,就算开张了。卖鞋的图省事,拽出一辆推车,把鞋子往车上一堆,也出摊了。
一位开丰田车的男士帮妻子布置完摊位,就站到一边去了,妻子则在地摊边叫卖。记者与这位气质文雅的女老板一聊才知道,她是一位公司文员,住在旁边的小区,开过淘宝网店,手头有点没卖出去的余货。
旁边的摊主,也是夫妻搭档。他们周四上货,周末出摊,因为卖的是外贸童装,销路特别好。“差不多能挣一个月的油钱,晚回家还省得开空调。一晚赚个几十块,这辆车都是摆摊赚钱买的,以前生意好做,一晚上能赚个上百块,现在没那么多了,不过也没关系,就当出来散散心。”这位打扮入时的摊主说,与其出去K歌、吃饭,不如过来摆摊挣钱。
据估算,附近小区的房子市值大多在百万以上,背负着“供楼”、“供车”、“供养老婆孩子”压力的上班族,想出“街头练摊”这条兼职财路也就不足为奇了。
相对于梅陇路的夫唱妇随,华东师范大学门口和复旦大学南校区附近那些头戴耳麦,玩着IPAD的小贩可就新潮多了。
周末傍晚,摊主小张脚下摆着一排耳环、首饰,正跟一个留学生聊得火热,外语说得如同母语。
小张说他是海归,在一家外企工作,收入不菲。跟他一起摆摊的朋友,也是白领,就在附近工作,摆摊时,把东西搬下来就行了。
“一开始觉得抹不开面子,怕同事看到,现在则完全没有面子问题,不偷不抢,凭自己的双手赚钱,没什么怕羞的。”小张一向喜欢到各批发市场淘货,发现了暴利的秘密,于是就想自己开店。该进什么货?销路怎样?地摊刚好是她的试验田,她可以和来自不同地方的摊主交流经验。
因为进货眼光独到,小张的摊位不用吆喝,就被一群大学生围在当中,最好的一天,光利润就有一千多元。
“这也就是个玩。”虽然挣钱,但小张并不拿这当回事。对她来说,摆摊这种劳动,加上自己的创意眼光与选择,已经不仅是一种挣钱谋生的方式,更“升格”为一种新的夜生活方式。
不赚钱赚快乐
“韩版童装,28元一件,便宜又好看……”熟练的叫卖声来自26岁的王娟口中。华东理工大学附近的街头,不少地摊族拉开叫卖的阵势,王娟就是其中一员。
王娟穿着印着卡通图案的白色T恤,卷发随意盘起,小耳环,精心修饰过的指甲,时尚而休闲。除了练摊多年的身份,家住锦江乐园附近的王娟,现在是家庭妇女,辞职在家带小孩,老公在外工作,家里也有房子出租,因此经济没什么压力。
王娟摆地摊,是因为无聊。王娟是“淘宝网”的“发烧友”,大部分时间几乎都流连于网上商店,不知不觉中买了很多东西。有次,她发现街边不少地摊货都是网上常见商品,价格却贵很多。“干脆我们也来摆地摊。”王娟发现童装、玩具很好卖,因此就摆起摊来,并把老家的两个姐姐叫来一起摆地摊。
她们三姐妹一起在一块摆着地摊,没客人的时候,三姐妹有说有笑,聊着天。就在和记者交谈的过程中,一个小孩跑过来。
“妈妈,这些玩具真好玩,我要!”一位小孩拉着妈妈跑到地摊边,拿着一个闪闪发光的五角星就走,妈妈无奈,只好十块钱买了。这笔生意,王娟赚到八块钱,“这个小玩具,进价只要两块钱,赚了八块,四倍的利润。越便宜的东西,利润率越高,至少两三倍。”王娟的二姐说,自己是在享受赚钱的过程,“一念之差”,就忘了“赚钱”二字。
链接:练摊技巧
选择好的时间段很重要。晚上6点到7点半左右是下班时间,人流较多,因为这个时候销售欣赏类的商品比较好,刚下班的人比较疲惫,出来看见新鲜好玩的东西自然会停下来看看产生购买的欲望。晚上8点到9点半左右人们刚吃完晚饭,开始散步、逛街了,各类生活用品像小饰品、服装、包包等的“黄金时段”就来了。晚上10点后还会有一个小高潮,有些夜间活动结束开始回家的顾客这个时候会比较愿意掏钱……
要选择物美价廉的货品。地摊生意讲究的就是薄利多销,可以不是品牌,但要质量过关。路人选购你的商品是因为实惠好看,但可没有人想买劣质产品。另外还要在进货的时候把好关,对自己销售的物品能有辨别好坏的专业知识。善于讲价、辨别伪钞、着装朴素。与顾客打交道讲究的是讨价还价的艺术,要有乐在其中的感觉。看用什么方式吸引路人和你讨价还价。其实路人也很喜欢讨价还价的,当他愿意讲价时,商品基本上可望成交了。摆摊的时候要留意小偷和识别假币。有的小偷扮作路人买东西,趁你不注意,就顺手牵羊。晚上摆摊光线昏暗,一定要谨防收到假币。另外摊主打扮也应尽量“亲民”,如果是白领,可以穿得草根、学生一些,不要满身名牌,吓着客人,以为卖的货总会开高价,微笑始终是待客之道,不要吝啬对顾客的赞美。
当了大半年的地摊老板,王娟和两位姐姐基本知道其中的奥妙,比如哪些地方好卖、什么季节卖什么、什么商品赚钱、怎么躲避城管、哪个城管不凶。
“没赚到钱,但赚了很多快乐。”王娟说,她和朋友在乎的只是练摊过程中的快乐,甚至连遭遇城管驱赶的经历,她都觉得是种难得的人生体验。王娟介绍,有一次,她刚把地摊铺开,就听说有城管要“大扫荡”。话音未落,城管就来了。王娟和朋友赶紧收衣服开溜,但还是慢了一步,被城管抓住,要罚款。“当时不知是哪里来的勇气,就拼命地抢,不知道怎么把城管弄伤了,后来城管都知道我的厉害,再也不敢来硬的,只劝我们走,碰到不凶的,我们都不理他。”回忆跟城管“打游击战”的经历,王娟忍俊不禁。
虽然,快乐是王娟们最主要的目的,但她们也有底线——不能“亏本”。“摆地摊以来,我以前每个月在淘宝网上花的冤枉钱,几乎都被省下来了,花钱也晓得精打细算了,逛街时,讨价还价的功夫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细数摆地摊后的收益,笑容在王娟的脸上尽情绽放。
如果说王娟和姐姐们摆地摊,让人有“没事找事”的感觉,那么张芬的理由更让人大跌眼镜——结束朋友眼中“宅女”生活。
“宅女”是网络流行词汇,指一些都市年轻单身女性假日不出门、不化妆,追求懒散闲适生活,独自躲在家中上网、看电视或睡觉……
28岁的张芬就是一位“宅女”,每天过着家里到写字楼两点一线的生活。周末,宁愿不洗脸、不梳头,在家看一天电视,也不愿出门和朋友聚会,“嫌麻烦或懒得动”。由此,朋友们送她一顶“宅女”的帽子。
她供职于某会计事务所,每天沉浸于枯燥的数据中,觉得生活除了无聊还是无聊。为甩掉这个“宅女”外号,张芬决定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
张芬读大学时摆过地摊,情人节、圣诞节,和室友卖过玫瑰、圣诞帽等。前几个月,张芬发现很多年轻男女在附近摆地摊,顿时,触动了她曾经的“地摊情结”。张芬和同伴开始摆地摊卖各种饰品。“地点不固定,有时在高校附近,有时到超市旁,下雨时,也许到地下通道……”
地摊一摆,空余时间几乎都耗在了与顾客们“唇枪舌剑”的较量中。如此一来,摆地摊似乎影响了她的工作。“相反,我工作效率还提高了。”张芬称,之前,因厌倦枯燥乏味的生活状态,工作缺乏激情,原可提前完成的工作总是一拖再拖。摆地摊后,张芬总是想方设法提高工作效率。练摊过程中,张芬的交际能力和计算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为工作带来了很多方便。
地摊摆了不到一月,“宅女”帽子在张芬的生活中悄无声息地消失。
“累!”这是刘敏在“地摊族”中“厮杀”多月最直观的感受。年近30岁的刘敏,从事保险工作。收入虽不错,因房贷和孩子上学等各种开支,日子仍过得有些紧巴。
刘敏曾在网上开过小店,因经营不善,亏损几个月后,小店夭折,家里堆放了一大堆未卖掉的商品。随着年轻“地摊族”的异军突起,刘敏在家人的一片反对声中,一头扎进了摆地摊的队伍。
现实中的摆地摊,跟网上开店完全是两码事。第一次摆地摊,刘敏搬出积压的商品,在锦江乐园地下通道摆卖。“整晚心都怦怦直跳,生怕碰到同事,担心被城管发现……”
当晚,刘敏卖出四件商品,坚定了她继续摆地摊的信心。见刘敏铁了心,老公只好帮她摆卖。
“收入虽不多,但每天的小菜钱还是赚得到。”刘敏笑称,摆地摊目的很明确,就是贴补家用。
体验不同的人生
在多数人眼里,都市白领通常是穿梭于各大写字楼,有着轻松的工作、享受福利、拿着固定工资,看上去很光鲜、体面。
可是面对通货膨胀、薪酬减少、生活成本急剧上升等一系列问题,生活压力急剧增大,不少背负着“供楼”、“供车”、“供养老婆孩子”压力的白领上班族,想出了“街头练摊”这条兼职生财路。
这些都市白领练摊族中,也有并非一味追求利益者,其中还有不少人更沉醉于“练摊”这个过程,“练摊”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圈子和心理承受能力,有些人甚至从中磨砺出勇气和胆量。
而对于某些白领“练摊族”来说,练摊让他们体味到了不同的人生,收获了满足感,有些人更将这种生活方式当成了一种时尚。
尽管他们要与城管重复着“猫捉老鼠”的游戏,但也乐此不疲。
更多白天上班的都市白领正在加入街头“练摊”行列,他们希望城市中能有一块可供“跳蚤”生存的市场,让他们找到一片可以换去白天工作身份、面具、躲避生活压力的“避风港”。
网络上,“白领地摊族”热议着适合摆地摊的地段、如何进货、如何与顾客交流等,有网友推出“扫货攻略”,还有人提出了“在地摊中创业,享受单纯的快乐”的口号。
白领摆摊现象基本上可以视为中产阶层的休闲生活方式的一种,与时下在中国非常流行的网络交易平台“淘宝网”如出一辙,只不过一个通过网络,一个回归传统。虽然出于不同的目的,但归根到底是比较休闲和松散的。这些所谓的“练摊族”最终收获的是快乐和一种心灵的满足。
上班族、白领阶层无论是尝试“地摊”创业,还是生活“所迫”,都有其一定的合理性。摆地摊,如果能成为白领们积累创业经验的一种体验,其意义尤为大。摆地摊是手段,创业是目的。认识并践行从低起点或艰苦的环境中创业,除了观念进步之外,也反映出创业本身就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努力的过程、积累的过程。
心理学专家则认为,白领晚上去练摊,说明他们在观念上有了很大的突破,不局限于自己所属的生活圈子,去体会所处生活环境外的天地,会让他们看待人生、社会的视角更多样化,也有利于减轻白领的日常工作压力。
小白领摆摊难坏城管
“这些小白领摆摊尤其难对付!”一位城管支队的队长告诉记者,这种白领摆摊的夜市给城市管理出了个难题。
“他们往车里一钻,怎么叫都不开门。油门一踩,我们也很难追上。”队长说,“这些摊主大多有大学学历,即使被带到队里,他们总诉苦说,我们还要养家,还要还贷,下班摆摊不容易,他们懂法,也会据理力争。”
“如果手续简单,又能合法经营就好了。”王娟也认为,经常流动摆摊,要不断躲避城管,希望城市里能有一块可供“跳蚤”们生存的合法市场。
“上海的城管素质相对好,其实和上海的小摊贩素质相对好也是有关的,小摊贩听到城管来了就飞快地逃走;即使被抓住了,大都罚50块钱,没收东西的情况比较少,被罚款和没收东西后暴力抗法的事情也少,所以城管自然也不会太过分。其实,如果某几天管得严,城管还会关照大家不要出来摆,大家都是为了吃口饭,没有深仇大恨,自己摆正自己位置,互相理解,什么事情都好办。”一位练摊者说。
近年来,中国大部分大中城市的城管局试点设置临时摆卖点,引练摊者入场经营,一般都规定了“在不影响市容交通的前提下,方便群众生活,允许各类摊点在规定地段规定时间经营”的人性化管理条款。
比如,上海黄浦区市政管委会将全区马路分为三类,实施差别化管理。一类道路为“严禁区域”,一律不准设摊;二类道路为“严控区域”,仅允许开设小型修理铺等便民设施,基本不准乱设摊;其他为“控制区域”,在不影响交通、卫生和市容市貌,周边居民无突出意见的前提下,在人行道上画线规定范围,限定时段,规范设摊和跨门营业。
该区城管大队大队长说,三类道路设摊控制点的标准是:跨门适度、设摊有序,道路畅通、环境整洁。设摊人员基本固定,一户一档,总量控制,摊位实施门前责任制。探索社会力量参与管理,形成“城管+协管”的工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