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视点·博客堂

2011-07-10

检察风云 2011年22期
关键词:降价买房开发商

新视点·博客堂

周广

降价风潮,各担其责

尽管业主“包围”售楼处不是理性行为,缺乏契约精神,但围攻事件不完全是业主们的错,开发商仍需反思。一方面是由于监管部门没有尽到稳定房价的责任,房价大起大落造成降价风波;另一方面,某些开发商在销售过程中不负责任,私下承诺或保证房价不跌。

在楼市泡沫威胁宏观经济安全、影响公民居住权益实现的大背景下,房价需要下降到一个合理的价位。但如果各种降价风波愈演愈烈,出于社会稳定的考虑,不排除宏观调控力度可能有所减弱。无疑,如何权衡房价下降的利与弊,准确地说,如何消除房价下降的副作用,对监管部门而言是一种考验。

一些企业家也指出,谁该为业主围攻售楼处买单,是市场还是调控?面对房价缩水,购房者去找开发商要说法,虽于理说不过去,但于情可以理解,毕竟近期房价的下跌不仅仅是市场行为,也有政府宏观调控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和宏观调控的背景下,房价下降是大势所趋,上海等多处楼盘降价引发前期购房者不满只是开始,让开发商单独承担房价下降的“余震”,实在是说不过去。政府部门应该根据法律规定制止类似围攻事件的发生。同时,消费者要有投资的风险意识,而不是以非理性的手段托底。

木梅子

房价降了,你敢买吗

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了一段时间价高量低之后,终于开始有所松动。开发商都多多少少打出了自己的优惠牌,特价房源、打折、送入户花园露台等,不断吸引着人们的眼球。或许,房子真的降价了,但是你真的敢买吗?

尽管很多房子比价格最高的时候都便宜了不少,算上各种优惠条件,一套房子少则优惠几万,多则优惠几十万。这样的优惠,估计很多人都会动心。但是仅仅是会动心,真正行动的很少,大家都还在观望过程中。中国人向来是跟风的比较多,一般都会买涨不买跌。房价真的跌下来,大家反而都不敢买了。这正如中国的股市,6000点高位的时候大家挤着往里进,而现在才2400点的点位大家反而在不断地割肉。

对于那些想买房自住的人来说,买的房子虽然是比最高点的时候便宜不少,但是万一买了以后还跌呢?毕竟大部分是期房,还没有拿到钥匙,房产要是缩水的话谁都不能接受。对于那些想买房投资的人来说,现在的房子即便是价格下降,也不敢买。毕竟现在房子的租售比实在是不理想,为了避免自己是最后一个接盘的人,他们一般也不会轻举妄动。

即便是房子真的降价了,房子的销售量还是很少,看来就算是房子降价了,现在买房子还真的需要勇气。

晏扬

谁来保障房产商的降价权

房价只能上涨不能下跌,否则就侵害了已购房业主的权益,就是“赤裸裸的欺诈行为”,如果这个逻辑成立,政府还调控房价干什么,任其疯涨便是。这些业主的心态就像挤公交车,在站台时,就拼命往上挤,一旦挤上车,就希望车子赶快开走。业主们当初没买房时肯定也希望房价下降,一旦买了房,便希望房价大涨,使其房产增值。

毫无疑问,买房就像购买其他商品一样,只要开发商明码标价、合法销售,之后无论涨价还是降价都不是价格欺诈行为。买房既是满足居住需求,也是一种投资行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股市、期市如此,楼市亦然。买房之后房价上涨,那你就赚了,此时你不会把收益还给开发商;同理,买房之后房价下跌,那你就亏了,此时你也不能要求开发商补给你差价,或者要求他不降价,当然如果买房时与开发商有特殊约定的除外。

收益自持,风险自担,这是市场经济活动的公平性所在,你不可能只要收益而不担风险。

开发商降价遭到业主的围攻和索赔,这种事情不是第一次发生,也并非上海仅有,这个问题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保证开发商合理合法的“降价自主权”,也应该成为楼市调控的一部分。

猜你喜欢

降价买房开发商
不降价,不促销,业务员仅3人,他们一年却能卖出虾苗50多个亿
买房,要的就是性价比
2019第一波饲料降价启示录
借名买房,房子到底归谁?
借钱买房,是商业化行为,而不是啃老
孩子,我为什么不帮你买房
开发商瞄上了长租公寓
开发商的户型图您真的看懂了吗?
没“逗你玩”国际大牌,这次真的降价了!
那些年,行贿的开发商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