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时代发展,引领行业进步:在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11新品发布会上对大华董事长傅利泉的采访
2011-07-07本刊编辑整理
文|本刊编辑整理
IB:在本届安博会上,大华推出了以M60视频综合平台为主体的第三代平安城市解决方案,以及DVR3.0嵌入式平台。能否请您对“第三代”平安城市解决方案和DVR3.0这两个概念加以解读?
傅利泉:总结平安城市解决方案自出现至今的发展,我们将“数模混合资源+矩阵光端机”模式的解决方案称为第一代,将“IP高清摄像机+矩阵光端机”模式的解决方案称为第二代。随着平安城市项目在高清、智能、融合等方面需求的日益提高,它们已经力有不逮。新一代的平安城市解决方案应该在六个方面有所突破。
第一,裸数据高清全面应用。它应该具有强大的交换能力,能实现未经任何压缩的裸数据的上墙显示。第二,智能化实战应用。它应该能通过在后端配置智能卡,或者在前端完成智能识别两种途径实现多任务的智能化应用,同时提供一个高清交换平台,为后端人脸识别等智能化功能的实现创造条件。第三,高度集成化。它应该支持各种光接口的摄像机通过光缆直接接入视频矩阵,并兼具编码和解码的能力。第四,兼容性更强。它应该支持标清、高清信号,以及一代、二代平安城市解决方案所有的模拟信号的无缝接入。第五,高度可靠。它应该引入可靠性更高的设计,比如采用电信级标准和热插拔设计,配置冗余风扇、双电源等。第六,可拓展。它应该能支持多个机房级联,构建起派出所—县区分局—市局的金字塔式联网架构,支撑起上万,甚至更高路数的系统。基于M60视频综合平台的平安城市解决方案成功地实现了这些突破,因此我们将它定义为第三代平安城市解决方案。
DVR3.0的推出同样是基于对DVR发展历程的总结和对现实市场需求的理解。概括地说,DVR3.0有两个最重要的特点。第一,任意一台网内的DVR,都可以在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实现“中心”的所有功能,以及图像的上墙显示,而不需要任何平台、服务器、解码器的支持。第二,DVR可以代替PC机,承担起原来由PC机完成的工作,使系统得到空前的简化。
IB:监控智能化作为一个概念出现已久,但在以往的实际应用中却总是与人们的预期有些差距。能否请您结合大华产品线中的智能化应用,谈一谈对监控智能化当前发展的看法?
傅利泉:总的来说,监控的智能化还面临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但已是大势所趋;这是因为智能化能够使安防技术得以展示出其真正的魅力。以往,监控智能化更多地被人们视为一种概念,主要是因为受到图像质量和稳定性两方面问题的制约。现在,监控的高清化为智能化功能的开发和应用创造了最有利的条件,智能识别的稳定性也有了更有力的保障。可以说,实现监控智能化的技术条件已经有了巨大的改善。而从应用上来说,智能交通、视频诊断等智能化的应用对推动监控智能化的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以大华为例,智能交通的应用已经实战化,视频诊断马上会产业化。我们已经在梧州等地的智能交通项目中,成功地实现了监控的智能化,包括闯红灯、压线等行为的监测,测速,对包括摩托车在内的各种机动车大小牌照的抓拍等,并且为未来实现根据车流量控制红绿灯做好了准备。而视频诊断的应用,我们也已具备对大型系统中的上万个摄像头诊断图像有无、质量如何、有否干扰、颜色是否存在偏差等的能力。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面向全球提供视频存储、前端、显示控制和智能交通等系列化产品的监控产品供应商和解决方案服务商,在国内31个省市,亚太、北美、欧洲、非洲等地设有营销和服务中心,为客户提供端对端快速、优质服务;产品广泛应用于公安、金融、交通、能源、通信等关键领域。
在本届安博会上,大华举行了“创享科技——大华2011新品发布会”,推出了第三代平安城市解决方案M60、DVR3.0嵌入式平台等系统级产品,以及700线模拟高清摄像机、全系列网络高清摄像机、SDI数字高清摄像机等多样化的高清前端产品,自主研发的一体化机芯和基于N6平台的嵌入式DVR,展示了其作为大安防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在视频监控全线产品上的实力。
IB:近一段时间,越来越多的监控厂商展示出了多元化发展的态势,其中既有向监控全产业链各环节拓展的,也有向其他相关安防领域扩张的。请问大华在此方面是否也有相应的布局?
傅利泉:大华在视频监控全产业链各环节,都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布局。在传统的存储产品线上,进一步提高其稳定性,以及在关键技术上的水平。在前端产品线上,通过各种苛刻的测试,提高模拟摄像机的稳定性;通过掌握预处理等关键技术,实现模拟摄像机产品的全系列化;积极地推出更有竞争力的高品质机芯;推出高清网络摄像机与NVR组合,为小规模项目服务的系统;简化网络摄像机接入大型系统、国内外著名厂商平台产品时所需的工作。此外,我们还在显示产品线上,完成了19~72寸DLP和液晶屏的开发。大华在此次安博会展位上所用的90%,以及今天发布会上所使用的全部显示产品,都是大华自己的产品。至于软件平台,我们将总结现有项目经验,加大投入;同时也更期待与第三方展开更多、更紧密的合作。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十分清楚其重要性,同时又对其个性化、项目型、不能采取单纯的标准化模式的特点有充分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