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昌绪爱管“闲事”
2011-07-06唐剑锋
唐剑锋
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院院士师昌绪,是一位大家。人们却只看到这位大家的胸怀,从没有看到过这位大家的架子。有时候,这位大家还爱管点“闲事”。
师昌绪以爱管“闲事”著称。对于领导和同事的这个评价,师昌绪自己也承认:“好管闲事儿,爱操心。”师昌绪管的是什么“闲事”?同事们说:“凡是于国有利、于民有益的事他都要管一管。而且不仅是倡导一下,还要负责到底。”
师昌绪曾管过这样一件“闲事”。1964年的一天晚上,一位朋友急火火地来到师昌绪家:“你们不是在搞高温合金吗?有个紧急的活儿,你们能不能接?”当时我国自行设计的某型号飞机急需发动机,如果采用改进已有发动机的方案,要求增加推动力20%,这意味着涡轮叶片工作温度要达到100℃,而当时世界高温合金叶片均为锻造而成的实心叶片,不可能达到这个要求。只有美国研制的铸造空心叶片可满足要求,但其制造材料和工艺严格保密。
本來,这不是师昌绪的“事儿”,可师昌绪偏要管这个“闲事”。用师昌绪的话说:“我当时只有一个信念,美国人做出来了,我们中国人也能做出来!”从承接任务,到完成技术攻关,师昌绪他们只用了短短一年时间;而同样的工作,随后在英国却用了8年时间!师昌绪管“闲事”,源于他有一颗强烈的爱国之心,源于他有一个炙热的强国之梦:“我们这代人为什么爱国情结根深蒂固,因为祖国受欺辱太深。使中国强盛、强大,是我们最根本的信念。”
师昌绪以战略家的目光,密切注视国际科学技术发展新动向,组织力量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他提出要把腐蚀所办成开放型研究所,为该所发展指明了道路。李依依院士说:“师先生常常提醒我们说,没有基础研究,在国际上就没有影响;而没有应用研究,就解决不了国内生产建设的问题,所以这两者都不能偏废。”
搞科学研究的人,最忌讳管“闲事”。一旦让“闲事”分心,所从事的科研项目,甚至会功亏一篑。两院院士师昌绪从来都不这样看:作为一个材料科学家,在工作需要、国家需要时,“我不上阵谁上阵?而且我坚信一条,只要外国人能搞成的,我们中国人肯定也能成;另外就是我从来不是倡导一下而已,而是真的都要参与进去,负责到底”。所以,师昌绪退休了30多年,也管了30多年“闲事”。
师老的学生李东研觉得,“心里美”是师昌绪老师的真实写照:“不嫉妒、不记仇,不怕别人超过自己,不欺上不瞒下。”他甚至将自己的“看家本事”,都会拿出来,教会他的同事,教会他的学生;为了帮助别人超过自己,他常常鼓励学生要敢于创新,敢于提出新见解,敢于提出不同意见,甚至反对意见。同事评价说:与先生一道工作,是一件自由、快乐的事情。
中国工程院院士柯伟、中国科学院院士李依依伉俪对尊敬的前辈、师长师昌绪先生评价道:“有些人宅心仁厚,忠诚不变,理想崇高;因为心里没有卑鄙的打算,性子也直爽,能够诚实待人,不论对于阔人还是穷人都一样正直,一样宽容。”英国作家萨克雷名著《名利场》中的这段话,用来评价师昌绪院士,恰如其分。只有这样的人,才配得上这样的评价。
一个管国家“闲事”、管科研“闲事”的人,才有资格登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领奖台。
(图/孙红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