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思想卡
2011-07-06郑恩恩
郑恩恩
我飞奔向学校,心情也起伏不定,愤怒的矛头直指爸爸:谁的爸爸会这样暴躁可怕?谁的爸爸又会这样不可理喻?快要跑进教学大楼时,我突然发现大事不妙:忘了完成作业——填写“思想卡”。
教育课的老师是西蒙先生,第一節课时,他就宣布:“每个星期二,你们都必须交给我一张4×6英寸大小的卡片,顶端写上各自的名字和日期。卡片剩下的部分,就是你的天地,可以写上你的所思所想,或者就是心中一些平凡的感受。星期三,我会将卡返还给各位,大家会在上面发现我的留言。不论什么问题或困惑,我都会竭尽全力去寻找出最佳答案。另外,请各位记住:它是你们通往下次教育课的‘门票。”
我边想边匆匆跑进走廊,已经迟到了10分钟。于是,我掏出“思想卡”,慌忙写上名字和日期。情急之下找不到话题,早晨和爸爸的那场争吵又浮现在脑海,便胡乱写道:“我是一个白痴的儿子。”我把卡片塞给西蒙先生,飞快地坐到自己的位子上。
星期三,我看到西蒙先生在退回来的卡片上写道:“白痴”的儿子,你又做了些什么呢?这句话像一把锋利的剑,穿透我的表皮,直刺我的心灵——
长期以来,我都花大量的时间在学生咖啡厅里,和“朋友们”高谈阔论,头头是道地抨击父母的过错;如果考试失利,准星可能瞄向妈妈;如果丧失担任教师助理的机会,责难或许针对爸爸;我们还常常抱怨亲友,他们有时也变成前进的“障碍”。总之,我们像鸵鸟一样,将头扎进怪罪他人的气球里。
西蒙先生朴素的提问,“砰”地刺破气球,让我正视要害:真正的问题到底是什么?自己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
此后,每当我想和爸爸争吵时,心底总有一个细细的声音不断地提醒:“就算一切都是他的错误,那么,你又做过什么有价值的事呢?”
渐渐地,我明白自己不是生活的唯一中心,别人没有绝对的义务围绕你、关注你,更不能一味地依赖别人的扶持和帮助。
数年后,当我回首过往,看到成长的痕迹,仍然禁不住惊叹:叛逆的边缘学生——成功的高中教师;无所不在的愤怒和逃避——乐观、积极的精神态度,那是怎样的一种变化啊!让我感触良深的是我和父亲的关系,发生了奇迹般的转折:在他的“控制”下,我体味到关怀;在他的严厉中,我看到爱的光芒。争吵逐渐减少,最后消失得无影无踪。在我眼里,父亲是如此的精明、睿智和博爱。
我知道所有的奇迹都是因为一张小小的——思想卡!
许海莉摘自《小作家选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