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女儿讲金融
2011-07-05陈志武
陈志武
不久前的一天早晨,我开车送十四岁的女儿陈笛上学。途中,她问起:“盖茨为什么这么富?他怎么会有近六百亿美元的财富?”她这一问,便开始了我们许多关于商业模式的对话。
我说:“其实,盖茨能拥有亿万财富,并不是说他已经实现了这么多的盈利收入,而是在他的公司上市后,股票市场对微软未来的收入非常看好,愿意给微软的股票很高的价格。也就是说,盖茨今天的财富更多是反映微软未来能赚多少钱,是股市帮助盖茨把未来的收入提前变现,他今天的财富不是靠过去已赚的收入累积起来的,而是未来收入的提前累计。”
陈笛:“那么,为什么微软会这么值钱?它跟别的公司有什么差别?”
“原因当然很多。第一个原因可能是软件商业模式的特点,比如,微软每多卖一份windows系统软件,收入是二百六十美元,可是其成本接近零。也就是说,这二百六十美元是纯利润,净赚。今天全世界有六亿多的电脑用户,哪怕中间只有一亿人购买,这也是二百六十亿美元的收入!你说,这么大的市场,同时每卖一份软件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这种商业模式怎么会不赚钱呀!”
陈笛:“爸爸,你说的边际成本是什么意思?”
“那是说,一旦你已经投入开发成本、广告成本,为了再多卖一份产品,你还要付出多少成本。比如,我正在开着的凌志牌汽车,每一辆要卖四万美元。但是,每辆车的制造成本会很高,而且每辆的成本基本一样。为了生产一辆车,丰田必须购买发动机、车身、轮胎、方向盘,等等,这些部件一样也不能少,总成本不会低,况且他们要付很多的工人工资、退休金以及其他福利。所以,每辆凌志的边际成本很高,丰田汽车公司的利润空间永远无法跟微软相比。”
陈笛:“那你说餐馆呢?我原来想,开餐馆好像也很赚钱,可据你这么一说,餐馆不是也要花钱买菜买肉,还要付工钱,它的边际成本不是也很高吗?”
“是啊,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开餐馆开了几千年,却没有人开出个亿万富翁来。实际上,农业的利润空间更小。比如,在我老家湖南,如果种一百亩地赚十元,那么,为了赚一千元就要种一百亩地。因为每亩地需要的資源投入和劳动投入都是一样的,每亩地的种植成本一样多,稻谷的边际成本是常数,无法产生规模效应。可是,一个人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时,谁能种得了一百亩地呢?用数学的语言说,农业的产出跟投入是线性的关系,为了多赚几块钱,会把你累死,而微软的销售产出跟它的投入几乎没关系。
“所以,农业,不要说跟微软的商业模式比差很多,就是跟汽车公司比也差很多。原因是通过机械化生产,丰田公司能利用规模生产降低每辆车的制造成本。所以,农业远不如工业,而工业又不如微软这样的行业。”
下午放学回家,陈笛问:“爸爸,如果微软产品的边际成本几乎是零,而餐馆、制造公司等的运营成本、材料成本很高,那为什么还有人去开餐馆、建制造公司呢?这些公司还存在,并且也有人继续在开新的,这本身不就说明还能赚钱吗?”
我说:“的确是这样。各个行业都可以有赚钱机会,关键还得看有没有办法降低成本,或者巧妙地创新商业模式。比如说,星巴克咖啡店的创始者霍华德·舒尔茨于1985年成立星巴克公司的前身,到今天星巴克的市值是二百五十四亿美元,短短二十多年就创造出这种奇迹,不是很令人吃惊吗?”
陈笛:“这我就不明白了,我以为必须得像微软、谷歌那样的高科技行业才能创造亿万财富,像星巴克这样既没有新科技,又是一个老掉牙的行业,怎么还有机会呢?”
“首先在于规模,星巴克今天有差不多一万三千家分店,遍及全球,这是星巴克跟微软、谷歌类似的地方,都有广大的消费群体。”
陈笛:“为什么星巴克的品牌这么好,世界各地的人都愿意去,而且愿意为星巴克咖啡付这么高的价格?他们是不是靠花很多钱做广告?”
“星巴克没有花过一分钱做广告,但它的品牌却是全球咖啡行业最响的,这是星巴克最大的成功秘诀。”
陈笛:“为什么星巴克不用花钱做广告就能建立顶尖品牌呢?”
“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全球化和全球范围内的人口流动,为星巴克这样的品牌连锁店带来空前的机会。像爸爸经常在世界各地跑,不管到哪里,我都没有时间、可能也没有兴趣去了解当地的咖啡馆,更不可能特意去问哪家咖啡馆的咖啡更好、更合我的口味。因此,如果一看到那里有星巴克,很自然,我肯定会去那里,因为我熟悉他们的咖啡单、他们的咖啡口味,一进去就知道要什么,就想在这里的星巴克一样。换句话说,一旦这里的星巴克把我变成了顾客,我就成了世界各地星巴克的顾客,伦敦、米兰、新加坡、香港的星巴克不必对我做广告,我就已经是他们的顾客了。但有一点很关键,就是空运、高速公路等交通网络必须很发达,跨国旅行很方便。否则,这种跨地区、跨国间的品牌协同效果就很差,也难以成功。是全球化带来的跨国人口流动造就了星巴克,为星巴克节省了许多广告开支,使它每卖一杯咖啡的边际成本很低。”
陈笛:“原来是这样,怪不得像希尔顿、君悦、喜来登这样的连锁酒店也在世界各地都有呢,原来它们也是受益于全球化,它们将来的收入会进一步上升,因为在各地旅行的人自然更喜欢已经熟悉的酒店。”
(摘自《24堂财富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