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的思考

2011-07-05P.洛克

读者 2011年23期
关键词:经济舱头等舱卡梅隆

P.洛克

必须承认,特殊待遇很容易让人上瘾,我就是其中一个。

在人头攒动的机场,如果你坐的是头等舱或商务舱,那就不需要排长长的队伍过安检。一旦习惯了这样,遇到必须和乘坐经济舱的乘客们一起排队的时候,我就会开始怀念这种特殊待遇。也因为这样,如果坐国内航班,我一般会买头等舱——为了那份快捷和清静。

不过,走了上百个国家,因为多付钱买了头等舱或商务舱,而能够在过机场安检的时候也享受不同待遇的,除了中国内地,想不起来还有哪儿。似乎有一两个国家也有同样的服务,但一定不是大国。所以虽然享受着这样的服务,但是总觉得似乎有些不太对头的地方。

航空公司以钱为先,这是国际惯例,也算是在商言商。机场安检这种公共服务,也用这样的逻辑,而大家也习以为常,至少说明在这个社会有一个共识:不管怎样的服务,钱都可以买到。

因为金钱可以换来特殊待遇,在中国这个资源紧张的国度,钱变得真的很重要。

还有一种特殊待遇,不需要钱,但是需要权。有权,可以走贵宾通道,如果去餐厅,一定不会有英国首相卡梅隆在意大利的遭遇——被服务员晾在一边,要喝咖啡只能自助。

还有名声。看看那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到中国的某个地方旅游,身边总是围绕着一群热情的伴游,管接管送,无微不至。

想起在哈佛的时候,那些享有盛名的教授,总是一个人开着车,或者走路,晃晃悠悠地走进讲座地点;如果在中国,会有鲜花,会被一堆接待的人热情地围着。

这样的待遇,上了瘾,就回不去了。

(谢飞摘自《羊城晚报》2011年8月7日)

猜你喜欢

经济舱头等舱卡梅隆
拿到卡梅隆180页的剧本和600页的笔记,罗德里格兹只改了几处奇观
素养
闭上眼睛数到十
“细分经济舱”在全球流行
内在迷人:波音 787
群雄逐鹿“第四舱”
一排11人
为什么不坐头等舱
法航全新头等舱 高级定制豪华间
卡梅隆的三大潜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