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剑示霜刃
2011-07-01张文利
张文利
房日晰先生的新著《宋词比较研究》由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推出。这是作者继《唐诗比较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第1版)之后,在唐诗宋词研究方面的又一力作。
本书内容由三部分组成。上编为“宋词比较论”,包括十三篇论文,分别对宋词史上的十三组词人进行比较研究,或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或据理驳辨,或佐证充实,体现出作者对宋词史上一些或语焉不详、或习而不察的问题的深入探究。赵俊玠先生在为本书所写的序言中认为,“这一部分作为全书的重点,也是房君最用心力的地方”,此言诚是。中编为“词人作品论”,包括十七篇短文,既有对词人词法的诠释,也有对词史上向来为人所忽略的小词人作品的探讨。下编为“综合鉴赏论”,包括六篇短文,涉及到词的借境等理论问题,也有宋词人物形象的分析等。全书内容丰富,体系完备,是作者有关宋词研究成果的全面展现。
准确的解读和细腻的笔触是本书最大的特点。如《李清照朱淑真词之比较》一文,在学界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就此论题提出不少新颖独到的见解。文章认为,“李清照、朱淑真词,风情各异,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那么,两位女性词人的词风到底是怎样的面貌呢?作者用了十分形象的比喻:“以词风而言,李词如大家闺秀,落落大方,举手投足,自有风韵;朱词似小家碧玉,眉眼传情,时带怨悱。”(本书第59页)笔者以为,用“大家闺秀”和“小家碧玉”比拟李清照和朱淑真词风,确实非常生动传神,堪为写照。文章举李清照之《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说明词人“大家不凡的器量与气度”,又引其《永遇乐·元宵》词,以见她“风度蕴藉,风致宛然,不落俗套”,与前人评价李清照之“闺阁者有此文笔,殆为间气,良非虚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相扣合。于朱淑真,则举其《江城子·斜风细雨作春寒》一阕,以见她“极为凄婉,也极为哀怨”、“怨悱之深,情绪之烈”的词情。文章还指出,李清照与朱淑真两人词作语言有矜持与放诞、内敛与恣肆的差异,如她们“都善于以口语入词,却有含蓄与袒露之别”(本书第62页)。通过细致绵密的比较对照,李清照与朱淑真同为女性词人,其词作面貌的不同就得以彰显。比之那些泛泛而论两位女词人的空疏之言,本文显然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艺术感染力。
资料的翔实完备是本书的另一大优长所在。宋词研究中,关于苏轼、辛弃疾的论著可谓汗牛充栋,难计其数。论者或研究方法有异,或切入视角不同,或使用史料有别,导致对苏辛的比较研究持见甚多,且“往往是断语多而分析少,其观点语焉不详,令人不易把握。”(本书第122页)。《词论家对苏辛词比较说略》一文,就学界已有的代表性的苏辛之论,结合苏辛词的创作实际,作了细致具体的阐释。文章并举“旷达与豪放”、“自在与当行”、“词诗与词论”、“雅情与雄气”、“气体与魄力”、“性情颇歉与缠绵悱恻”六组对立范畴,多角度地对苏辛词进行比较研究,每一组范畴下,均先引出有关的前人评论,然后进行阐发申说。如关于苏辛的“气体与魄力”之论,见于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苏辛并称,然两人绝不相似:魄力之大,苏不如辛;气体之高,辛不逮苏远矣。”(《白雨斋词话》卷一)房先生文章中先引用此论,认为这一观点“可谓抓住了问题的实质与要害”,然后,从诠释“魄力”、“气体”的概念人手,对苏轼之气体与辛弃疾之魄力进行辨析论说。文章既探源溯流,又擘肌分理,引证丰富,论述完备,令人信服。《周邦彦与姜夔词之比较》一文的诸多新颖之论,也都建立在大量切实有据的史料之上,具有很强的论辩力。
本书在很多方面都有它独特的学术价值,但亦有个别值得商榷之处。《论南宋婉约派词人的豪放词》一文,对南宋词坛创作风格的基本划分,沿用自明代张綖以来的豪放、婉约的两分法。但从宋词创作实际来看,用两分法描述词人词作,难免陷入非此即彼、对号入座的机械境地。这个问题,作者或可再斟酌,然白璧微瑕,不掩其质。本书是作者承担的省教育厅专项研究课题,从课题立项到本书的推出,历时十年。十年磨一剑,作者孜孜砣砣、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于此可见一斑,令人感佩,也保证了该著优秀的学术质量,值得宋词研究者和宋词爱好者细细捧读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