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书连载《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

2011-06-30整理黄绍锋

中外烟酒茶 2011年5期
关键词:排水沟茶农公分

整理 黄绍锋

茶书档案

书名:《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

作者:林馥泉

出版日期:1943年

第四章 岩茶之栽培

第二节繁殖法

武夷茶树之繁殖,自来即采用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二法,本山之菜茶,悉数用有性繁殖。先备苗床育苗,然后移植。此因地势急斜险峻,土质又属重砂土,采用无性繁殖较为不易故也。至于外来种如水仙乌龙等品种,本山茶户均未自行繁殖,茶苗概仰给于建瓯大湖水吉一带。其中以水仙二品种结实性最弱,根本无法采用有性繁殖法。乌龙铁观音梅占桃仁奇兰黄龙肉桂等,虽有结实,但大湖水吉茶户均延用原产地安溪之无性繁殖法行压条法繁殖之。今将本山菜茶之繁殖法记述于后:

1、菜茶之有性繁殖法:

(1)采种:菜茶种籽,晚秋即先后成熟,茶农凭经验所得,均于九月上旬白露后采收之,而以秋分寒露间最合时。白露前种籽尚欠完熟,霜降后种实或因过熟脱落难收,或受烈日曝晒,或因寒冻均足影响至种子之发芽,白露过后种子已达全熟,果皮变为褐色且已裂开为采种之适期。

(2)选种:茶农每年所需茶籽数量无多,故对于选种大部尚为注意。对采种之选探条件:第一,着重于产地之好坏,次为注意茶株生育之良劣,再次选择果实。采种产地之选择,都采自大岩中茶树生育茂盛之处,闻昔时茶农往往攀登峻峭巍峨之幔亭峰,采种而植于平地。产地之选择,可谓认真。对于茶丛之选择,多取其生长良好,树龄较大,质地较好者。茶农故于自有园中选择三数株采摘之。至果实采取系视外壳略呈灰褐色,粒形充实者采之。一果通常为二三子,果小或奇形者均弃之。惟晚近因茶况不佳,各岩茶户对此已较昔疏忽,能认真其事十无一二,此亦为影响茶树品质低降之一原因。

( 3 ) 贮藏:茶籽采收后,均未即播,通常藏至一二月之久,始行播种。其贮藏作用,系使种籽后熟,外壳完全变为暗褐,壳质腐松,即可避免果粒在土中因腐烂发酵发热,而使种子受热,或腐烂影响,且易吸收水分而促进发芽。贮藏方法,茶户并无如何讲究,仅将种子放置于稍通风阴处泥土上,摊开而不使堆放一处,免急激发热。堆摊厚约二寸,经三数日应予翻动一次,勤谨之茶农亦将茶籽拌以沙土,以防籽子过于干燥。

(4)播种期:播种期原可行秋春二期,惟山中茶户,概因习惯关系,多行冬播。时为十月上中旬,即寒前一二日为最多,闻亦有迟至十二月上中旬者。行春播者,山中未曾有过,盖因山谷之间气候较平地温暖,冬播不致受冷冻之害,尚可得良好结果。事实春临时节,准备首春制茶,为一年中最忙之时,各岩人工,调遣不灵,无暇顾及,实为采用冬播之主因。

据茶农见解,春日不可播,实属错误。笔者在山麓经二年播种试验,结果均以二月播者最为良好。冬播茶籽于二月中下旬发芽,四月上中旬始行出土。冬播者无异将茶籽贮于土中,候春暖发育也。

(5)播种量:播种量须分床播育苗与山地直播,二者有别后者常因人工欠缺,抑地土较高燥,移苗难以成活者采用之。床播均采用条播法,播种已畦一•五公尺,每一播种沟约播七O—一OO粒,以种籽排列不致重叠为准。园地直播者,茶户用小碗一只,每一植穴,放入平平一碗,计其量约为三O—四O粒。估以三分之一无法发芽者,其数亦尚嫌过多,事实四五粒已足。然山中茶农,每相习而为之。

(6)苗床设置:苗床育苗者,苗床地点之选择以轻砂质壤土,土质较肥润无旱水之灾,管理方便具有相当日照,而无当风者为宜。筑畦宽一•五公尺,畦高二O公分,沟宽三O公分,周围另设排水沟,如系直播则于山场垦地,相距适当位置,掘一植穴,深约四O公分,宽三O公分,捣碎土块,略作凹形,播种穴中,然后覆约一寸厚土。

(7)播种法:床播于上述大小之苗床中,播沟与畦条成直角开沟,行条播法,相距二五公分,种子播于沟中,然后覆土。较勤谨茶农,则多先用草木灰,盖于茶籽上,后再覆盖土约二三公分,但多数茶农均简便从事,未曾施灰仅披覆土三O公分。覆土厚薄,则依土湿与土质而稍有出入,土湿之壤土,覆土二公分已够,若系沙土,或较干燥之地,则较厚之。覆土后畦面再稍加整理,然后于四周开设排水沟,播种工作乃告完成。

(8)管理法:苗床管理即指敷草、除草、间苗等而言。武夷山中,因岩峰耸立关系,山谷之中,气候变更不大,故对敷草防旱防寒之工作,素未被注意,仅于幼芽出土二三寸高时,每年于春秋之间除草二三次,其后于八九月举行间苗一次。一年苗可长一五公分左右,至第三年初春,始移植山场。若土质润肥,管理得法,第二年春间,苗可长一二十公分,即可移植者亦有之。

2、水仙等之无性繁殖法:武夷山茶树品种,除菜茶以有性繁殖而外,其他如水仙等品种之茶苗,本山茶农除极数例外,均未自行育苗,悉数仰给予外地。水仙乌龙奇兰桃仁等种茶苗,每年均建瓯县属之大湖输入。

至于铁观音等品种,本山栽者极鲜,系每年闽南茶客北来时由安溪带来。查其繁殖概用压条法,可以水仙为例,述其法于后(依据建瓯属大湖茶农作法):

( 1 ) 压条时期:每年清明后三四日(四月十一、二日),为茶树压条繁殖之适期,大小湖茶农均以此时为之。枝条压后,经三四个月于八月末至十一月,即可发根,至第二年正二月即可分割移植于本山。

(2)母树选择:供压条之母树,大都选择三年生而发育旺盛之幼树,或经台刈更新后二三年之新丛,其最大之主干约如手指之粗,而未十分硬化者,并选旁枝茂盛而又充实者为合格。

(3)压条方法:压条前先于株之周旁土壤掘松,并除去杂草,其后将母树枝干如放射法,向四周压伏于地上,主干弯曲部位略與损伤,然后取粘质红土,披压于枝干,上仅留稍尖六七公分位之叶片不予压土,全均覆盖紧压之。压土之后约十公分。其分体之新根,即发生于枝条分叉受伤处或节间。

(4)管理及取苗:枝条压后于春夏秋期中,举行除草一二次,每株周围则用锄头将压株间之杂草除去,为避免摇动压条,仅用手拔除,此外即不时注意保护之,本年四月初旬压条,至七八月枝节根生,翌年正二月即可取苗。其法用利刀于压伏主干弯曲处,将压株割断后掘松土壤,取出压条,从其分枝及新根视其新梢生长情形割断,分成若干分体,每一分体有梢二三本至四五本,即可移种山地。其母树基部,仍可萌发新梢,经二三年后,复可供第二三次压条母体矣。

第三节栽植

1、茶园之设置

我国各地茶园,大部系利用高山斜坡,或则为岗陵缓倾地或平坦地,就茶园经营形式而言,可分为梯段作,斜坡作,与平地作三种。然武夷本山茶园,因地形错综复杂,除前述三种形式外,尚有“石座作”及“寄植作”,兹将武夷本山茶园形式作法分述如下:

(1)规则阶段梯园作法—此式茶园面积稍大,大部属地势稍平整之缓斜山地,或谷中底层缓倾斜地,将地分切成可能大小之阶段,沿边砌筑石岸。

( 2 ) 不规则阶段梯园— 此等茶园,面积大小不一,阶段大小高低及形式均因地形而异。大部见作于岩斜不平之急倾地,或山凹势高低不平处所。

(3)斜坡作—此等茶园都利用土层稍深斜度较小之山坡地开辟之,就其地形垦辟植茶。

(4)平地式—山边沿溪边有平地不少,沙洲可利用植茶亦多,或利用山头平坡地,或坑中之盘地,此等地势较平,开辟茶园面积亦最大。

(5)“石座作”—此等形式不足称为茶园,实际系茶树行盆栽法。通常利用岩凹或石隙之处,依其地形砌筑石座,运土以植茶株。每座植三五株为最多。全山各岩随处可见,悬崖半壁无处无之,尤以上中慧苑坑、牛栏坑为最多。植于此石座中之茶株,往往系属名丛,被视为山中最珍贵之茶树。

(6)“寄植作”—此式则系利用天然之石缝,如覆石之下,或道路之旁,无须另作植地园圃,将茶二三株,或种子三五粒寄植其间,听其发育滋长,稍加管理而已。

各式茶园之作法:

(1)规则阶段梯园作法—此式复分二类:一沿凸出之斜坡设段,一为凹入山坑设段,凸出山坡之开垦,就水流形势,先分为若干直段,直段与直段之间,自山顶至山下设有排水沟。直段决定后,再斟酌高低大小,然后披荆斩棘,所谓“清理山面”,山面一清,即依计划之阶段开拓。坡度在三O度左右者,每一梯级宽可达一二十公尺,高仅一公尺左右。坡度在四五度以上者,则宽度缩小,阶层增高。在六O度者,则园之宽度足供植茶一二行者,梯段之高亦随之增高,可达三四公尺,开垦次序,大都由下而上。第一阶段之园土系取用第二阶壁剥落之土,第二阶段则取于第三,逐次而上。与开辟土阶同时进工作者,即石岸之砌筑,坡度大者,为避免雨水冲流,大都砌筑石岸,坡度较小者,间亦有用草皮砌岸者,其法如石砌无异。石岸系打长约二五公分,宽二O公分,厚约一五公分大小一律之长方形石块,各石对角斜砌之,其底层及边角处则用较大方块石平砌之(砌法见图一)。岸壁之坡度约七五度,植土填入,普通比砌岸为低,土面甚为平坦,以免水流冲刷。草皮岸之砌法与石岸同,惟段阶之高均无法超出一•五公尺以上,同时坡度亦较小于石砌岸,约为六五度。山中茶园草皮砌岸者,约占五分之一,余均为石砌岸。

阶段之间,通常沿石岸上约距五O公分,另用一较长石条砌筑,石条一端伸出岸壁三O公分左右,斜斜而上,作为上下阶段之踏步,踏步随园岸高低而长短。园岸石砌方法如后图一:

此种茶园之排水问题,茶户至为注意,其设计开筑至为周全,其纵沟开设方式有三:

(一)披分沟—依山坡地形将梯园分为若干段,段与段间每隔相当距离,即设纵排水沟一条。同时每一段茶园之顶端,为避免山顶水流冲洗,常于最高一阶茶园上,约三四尺高处,筑人字形之分水路,引水分流入段间之纵排水沟中。

披分水流之人字小沟,若山地土质轻松,沟岸则多砌筑草皮,甚或作石堤,如系岩石则须凿石槽以导水流。每一直段之上必有人字沟若干条,保护若干直段之茶園。有时因地形倾斜度较大,水流过急,于人字沟之左边或右边之下复分披水小沟。至于宽大之纵沟则全用石砌,甚为牢固,决无被水冲毁之虞。

茶园横沟之开设,则于每一阶段沿内侧之次段石岸下,开小沟宽约四O公分,引水向侧面纵沟流出。并于流出处之边岸砌一出水口,以畅其流。纵横排水沟如是设计,可避免水流之冲刷,可称完善,沿山中慧苑坑至水濂洞一带,均可见之(水沟之开设如后图二)。

(二)直流纵沟—此式纵沟即开设于山凹斜地茶园,山顶之水向山凹两面斜坡处流汇,由山坑之深处直泄而下。茶园设置于此种地形,其纵排水沟则利用山水合流之山凹设置,沟依山势笔直而下,茶园即开设于沟之两边。沟岸概以石砌筑,其宽度因山之高低而不同。是则天雨水流,不致冲过茶园,而自然流入中渠,园土免受冲刷。至于横排水沟之设置,则与上述者同,不过较为宽深。

(三)另一种茶园系筑造土层极深,甚或于岩石之上,园地无法掘入,仅沿斜坡之平面砌座筑园,运土填入以植茶。段宽不过五、六尺,各段凸出独立,茶园排水至为良佳,无须特设排水沟。

(2)不规则阶段梯园作法—此类茶园阶段排列之形状随地形而不同,高低不一,长短不齐,宽狭各异,此一层园面成圆形者,彼一层又为三角形,此一园面积达二三分者,他园面积不及一厘之地。植茶地虽无一定形式,惟阶层次第未乱。此类茶园,园岸全数用石块砌筑,大都系筑造于表土浅薄岩石零乱之斜地。山中产茶之三大坑中多属此类茶园。设置工程甚大,园岸之砌筑,其法有如前述。先砌石岸,然后运土其间。昔时一亩地茶园之开辟费用达千余金,其生产成本之高贵恐为全国各茶区冠。层与层之通路或凿石阶,或于各层石岸上特作伸出之石阶,工作者须手扶石岸,拾级而上。关于排水沟之设置,就地势而有别,并无一定形式,迂回曲折,或穿凿岩石构成暗沟,或另设水沟,以盛水注。此类茶园之排水,因面积不大,参差零星,至为容易,避免水流冲刷作用上,尚称完善。且地多属悬崖绝壁下之短坡,水冲机会较少。每一梯园植茶数行,或三数株随茶园面积大小而有出入。通常植茶一二行,约自八九丛至十余丛居多。

(3)斜坡式作法—此式茶园多利用土层稍厚而坡度相当大之倾斜地,斜坡之顶有密集灌木或杂草者,山主每因感施工筑园,所费过巨,即就坡面相隔适当距离,开设大小不一植穴以植茶,未设任何工事。植茶之前,先于秋冬期间铲除杂草,植时并无次序,随地形而异。将植穴掘深宽各约四O公分,其株与地平面垂直而植入。并为防避山水冲刷,除坡顶保存原有林木杂草不予芟除外,且于植茶斜坡每距数十公尺,即横留原有杂草等披盖物一带,宽约一二公尺,以缓水流,而免土壤随水流失。至于排水沟之设置并未注意,仅于要衔之处,开设二三小沟,以顺水流而已。此作法在山中各岩茶园中,并不多见,大都作于山边润温地带。

(4)平地作法—山坑之小盆地及山麓沿溪边洲地多属此类茶园,面积较大,植茶最密,设园施工最省。其开垦方法与前述者同。园之周围加砌短堤,约三O公分,挡水流之一面,园岸均以石砌筑。茶园概作平畦,为利排水,每间十余公尺,即开有排水沟一条,四周围堤边,亦开设宽四五十公分深二O公分之沟。出水处并设有水涵,园形较为方整,面积大者六七亩,小者一二亩。

(5)石座作法—此类茶园,费工最大。山主每多寻幽采胜,选择岩罅断崖处所,或于临涧怪石之顶,或于悬崖半壁之上,利用仅有之凹缝地位,砌筑石座其间,凿阶运土于其上,或于一茶园之中选择良好之茶丛,加设石座,增填土而蓄之,以显其贵。总之,千方百计,务使所培育之茶株奇巧独特,求以新奇获誉。故一株茶树所费千百金也在所不计。武夷山中之名茶,大都如此培育而成。兰谷之水金龟,天心岩之奇丹,慧苑之白鸡冠,佛国之金钥匙等之设座培育,可为此等茶园之代表。每一石座仅可植茶二三株,座高通常在一公尺以上,石砌方法与前述无异,惟石块形式并无一定,此等石座茶园,在山中每遇一石一水之奇,均可发现。

(6)寄植作法—所谓寄植,即利用现成处所植茶,无须施工开垦。因地位有限,所产无多,仅为好事者好奇为之。寄植地点为石裂岩缝之处,其间多积有若干土壤,且较润湿,或于道路两旁,或石阶沿侧,或悬石之下,或阶段茶园石岸之上,植入茶苗一二株,或播以茶籽四五粒,听其自然发育生长,大多未受雨露阳光或因土层浅薄,发育未见良好。茶农亦视此为额外之收获,未予重视。但坑谷各处,散生种株甚多,不无一提之价值。

2、整地

前述各种茶园中之整地,大部于造园之际同时整理完成。阶段式茶园,于植土填平后,在表面五O公分上下将土块充分捣碎,检去草根、碎石,作成平畦,畦高约二O公分,惟畦面每比石岸为低,侯春季植种茶苗。故植前无须再度整地,仅将植穴略以掘松而已,至石座式,几全部均系移入土,草根碎石均于挑运时弃除,土壤亦十分之松软,直接移苗,更无须另加整理。寄植作法,即将寄植处附近的杂物除去,将植土充分锄松。整地工作除此而外,即为道路之建造和清理,排水沟之疏浚修筑。因自造囤起至移植前止。必须经雨水冲流,水沟道路之筑造是否合理想,均须于此时巡视修整。园土有被冲刷或陷落不平,均应移土补填,力求园面之坦平。

3、移植

(1)时期:茶苗移植时期,就山中茶农经验以二月下旬为宜。较早者,自一月中下旬即开始移植,迟者至三月下旬。过此时,则为晚矣,茶苗成活率必不高,且茶户此时须准备制造首春茶,人工调度不灵,是以移植工作大都于三月中旬以前均告结束。

( 2 ) 苗木之选择及预措:苗龄选择—菜茶多选用足二年生者。苗高自二O公分至三O公分为合宜,枝粗约二三公厘,发育均衡而充实者,着叶八九片,其徒长或幼弱者或带有病症者,茶农均弃之不用。至于水仙、乌龙、奇兰、桃仁等外地输入苗木,其选择标准亦同等认真。最注重生根良好与否,次为植科大小。水仙通常选三O—四五公分者,乌龙、奇兰较小。再次检视有无病虫之害。最后当注意苗之新鲜程度。因苗自建瓯大湖水吉等处挑运抵武夷,须费时三四日。发根不良,苗之过大过小,欠缺新鲜者,均不予购用。菜茶取苗之际,如遇久旱,移植前应于苗床先行浇水,候床土湿润后拔取之。苗植前其主根应予折断,以促移植须根之发育。水仙乌龙等因压条关系,一枝上之苗数多者达七八株,大小不一,应略予分截,配置以植,以求一丛之中,能发育均衡,树势齐整,以利管理采摘。又苗木取自苗床,或由他处购进,于移种山场之时,最须注意保护,勿使曝晒太阳。取于苗床者,如移植地点较近,应分若干次数掘取,较远者,应将未即植入之苗木,先行假植于阴湿地,然后逐渐移植,以免苗木干燥,影响成活率减低,或成活后生育不良。

(3)栽植方法:茶苗移植,山中茶农每三人分成一组,一人执锄,将植穴深掘翻松数下,如植菜茶乌龙等茶苗,即掘出一深约三五公分,长二五公分,宽三O公分之长形植穴,第二人即取苗木自十株至十五株,用一手将穴中之土抓开一边,一手将苗木排于长方植穴之中,垂直植入,苗与苗之距离约为二三公分,随手披覆植土,并用指尖之力于苗根际紧压,以固根部。他一人亦手执锄,即于植穴周围,壅入多量植土,将植株埋入土中十分之六,然后转用锄之头部用力夯实植土,苗受压实即稍斜倒一方。植穴須略凹陷,以注雨水,而利苗之成活。其后随即整平畦面,工作乃告完成。若植水仙苗,则因苗稍大,植穴加深于四十余公分。一丛苗数由于苗之大小自六七丛至十株左右。丛株距离,亦略放宽,成三四公分。且须于植穴中放入若干红粘土,以利根之生长。但茶农亦有简便不如此加工,惟成活率尚未见大差异。茶园如系规则之阶段梯园,或平地园其植株虽丛丛分开,但仍条行成条,丛距菜茶自八O—一二O公分,行距为一五O公分,水仙则放宽三分之一。矮脚乌龙铁观音肉桂黄龙等与菜茶同。高脚乌龙奇兰桃仁梅占雪梨等与水仙同。茶园如系不规则阶段梯园,或平坡作成石座式,则就园之大小,地形关系,株行较无法一定。茶丛或三五成行,或孤零独株。株距行距每多较为宽大。至于寄植者,随地形而异,无株行距可言。且一丛苗数也无法一定,大多三五株一丛,无法依理想排置种植(岩茶栽植图见图三)。

猜你喜欢

排水沟茶农公分
老党员“卖”茶忙
整体折叠式模板在隧道排水沟施工中的应用
“早春茶”开采
茶乡人家
武夷山茶农采茶忙
动词“Get”的用法
150公分的生活(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