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变运维模式 迎接移动互联网新挑战

2011-06-27赵艳梅朱晓燕

电信科学 2011年1期
关键词:终端智能优化

赵艳梅,朱晓燕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 南京210037)

随着3G技术的发展,移动互联网经过几年的曲折前行,终于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与传统互联网和移动网络相比,基于3G技术的移动互联网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业务应用,更为便利的上网方式,正在深刻改变信息时代的社会生活。各类业务应用如WAP浏览、移动音乐、手机游戏、视频应用、手机支付、信息订阅、位置服务等层出不穷,移动互联网已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

随着移动互联网各类业务和用户数量的井喷式增长,数据流量也呈现出几何级同步增长,网络资源瓶颈也逐步出现,移动互联网应用热点区域的网络容量瓶颈问题将越来越多地被提及。

1 移动互联网的网络特征及影响

1.1 智能终端井喷式蓬勃发展

以 Android、iPhone OS、Windows Mobile、Symbian 等操作系统为代表的新一代智能终端,融合了随时上网、方便快捷、容易上手、软件扩展性强等特点,在广大用户中逐步普及。2010年全球智能终端销量增长72%,推动全球手机销量增到16亿部;Andriod操作系统全球手机销量首次超过Symbian操作系统,市场份额占有率占第一位达到32.9%。与此同时,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也逐月递增,2011年仅第一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已达4 000余部。2006-2011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情况如图1所示。

1.2 智能终端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用户行为和网络特征

智能终端促进了对各类新业务的使用。江苏电信移动互联网中非智能终端上网更多使用移动QQ、手机内部固化业务和网页搜索等业务,其中,移动QQ占比47%;而智能终端则体现了多维度的丰富应用,用户对手机服务内容个性化、差异化业务的需求得到了体现,使用业务分散在新闻浏览、搜索、定制业务、娱乐、视频等方面,排在智能终端应用第一位的新浪只占点击率的16%,而“其他”类出现了非常明显的“长尾效应”,占比接近60%。非智能终端和智能终端WAP上网点击率比较如图2所示。

移动互联网时代,终端内部是否定制业务对业务的推广效果影响巨大,如天语E379手机的爱音乐业务渗透率38%,而中兴C362手机的爱音乐业务渗透率仅为3.11%。

另一方面,智能终端对网络资源的占用明显高于非智能终端。根据江苏电信3G用户的统计发现,中国电信明星智能终端XT800用户的上网流量是普通用户的3倍,上网时长是普通用户的16倍。智能手机用户与普通手机用户对比如图3所示。

显然,智能终端的规模发展必将带来网络负荷的显著增长。

此外,智能终端承载了大量新兴业务,如手机游戏、手机微博、移动QQ,这些新业务为保证实时监控用户在线都有心跳机制,如移动QQ客户端每3 min与服务器握手一次,新浪微博客户端每3 min与服务器握手一次,再加上智能终端5 s内无数据传输则主动进入休眠态的节电机制,这些动作的信令交互,都会大量增加网络的信令负荷,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移动网络的信令风暴。

1.3 移动互联网一旦出现资源瓶颈,服务质量会急剧恶化

3G网络无论是 cdma2000、WCDMA还是TD-SCDMA,都是基于CDMA的网络,CDMA网络的一个非常典型的特点是宽频码分调制,需要对干扰进行严格控制,其系统的容量与通信质量之间可以互换。换言之,网络中承载不同的业务会对应不同的网络容量,承载混合业务时,不同的业务比例和构成,决定了网络的容量。

3G网络是以数据业务为主要特征的网络,而数据业务具有突发性强、个别用户的高流量业务有可能会造成局部区域的临时性资源紧缺,而资源一旦紧缺,服务质量将呈直线下滑。

2 传统运维模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面临的挑战

为更好地支撑移动互联网各类应用的规模发展,需要维护部门主动接应市场,改变传统的运维理念,如“维护就是对设备的维护”、“维护就是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不需要与市场方面的互动”、“网络优化最重要的就是对全网质量的关注”等。

(1)只面向网络的优化已不能解决网络问题

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类业务日新月异,而不同业务的发展模式对网络的影响很大。如无线“全球眼”一个载扇下超过4个用户,则会造成区域内所有用户上网感知的明显下降;车载定位业务,如果平台配置数据传送间隔过短(小于1 min),则对网络资源消耗影响较大,通过传统的优化手段很难解决;天翼对讲QCHAT业务如果用户“扎堆”且一个群组内用户过多(超过100个),则无论如何优化,区域内用户上网速率均非常低,且天翼对讲用户单呼成功率会下降到40%以下。北美运营商AT&T曾经针对iPhone手机采用69美元不限流不限时套餐,资源大量消耗,巨大的数据流量让网络不堪重负,网络质量明显下降,成为2009年美国“最不满意”的移动运营商。

显然,互联网时代,如果某个资源消耗较大的业务不受限制地规模发展,由于资源使用和用户习惯的不可逆转性,技术人员很难仅通过网络优化来解决。所以前期的配合完成产品上线前的功能、性能测试工作尤其重要。需要根据产品特性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容量或压力测试,研究产品对无线资源的占用情况,做好产品规模发展时移动网络承载能力的预测等。

(2)大网KPI指标已不能表征用户的业务使用感知

不同的业务关注的问题不同,这就造成同一网络下,不同的业务有着不同的使用感知。而这些使用感知往往很难一对一映射到传统的KPI指标,具体见表1。

表1

另外,面向业务感知的评估体系涉及业务使用全流程,如视频聊天涉及终端、移动移动网络、分组域、业务平台、互联网关等多个环节,任何问题都有可能导致业务感知的劣化,即使针对每个网元级的KPI指标很好,业务感知也有可能严重劣化。

3 移动互联网时代运维模式的转变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运维需要维护人员全面对接市场发展,高度关注规模发展移动新业务的用户行为特征和资源占用情况,尤其要重视对无线网络质量或资源影响比较大的业务,包括无线视频类业务、长在线类业务、用户群聚集性强的业务等。根据业务的发展情况和规模,及时跟进,开展网络优化和扩容,根据网络承载能力进行分析评估和预警。

3.1 在移动产品的售前、售中、售后全面对接市场

(1)配合做好售前支撑

在做好移动网络资源评估的基础上,从优化资源使用、提升网络效率的角度参与制定项目的技术方案,提出建设性意见;针对既定技术方案,积极推动移动网络配套建设和优化工作;必要时,无线网优人员应提供现场技术支持,配合开展走访客户、响应客户需求的工作。

(2)响应售中实施要求

在项目售中实施过程中,应主动牵头承担和推进项目中移动网络部分的相关实施工作,并积极承担各类现场支撑、技术咨询等任务,主动了解其他相关网元的配置原理和技术要求,协助制定合理的业务平台配置策略。

(3)主动介入售后维护

对于出现网络故障或问题的,主动进行移动网络排查和处理;对于涉及网络优化建设需求的,应按应急建设优化流程及时实施;对于涉及网络扩容的项目,应及时扩容并开展深度分析评估,设置资源占用和性能质量的预警门限,建立问题上报机制,积极探索真正能体现用户业务使用感知的科学评估体系。

3.2 针对不同的业务开展针对性优化,并提出发展建议

需要高度关注规模发展移动新业务的用户行为特征和资源占用情况,尤其要重视对无线网络质量或资源影响比较大的业务,根据业务的发展情况和规模,及时跟进,开展网络优化和扩容,根据网络承载能力进行分析评估和预警。

目前发现的对资源影响或网络优化需求较强的业务主要是无线视频类业务、长在线且聚焦性较强的业务;对网络优化需求较强的业务主要是信息采集类业务。

(1)无线视频上传类业务

此类业务包括警务通业务、无线“全球眼”业务等,通过3G网络上传数据至服务器,提供实时观看摄像头监控区域视频,具有移动性强、实时性高、带宽要求高的特点。

对此类业务的支撑主要体现在进行针对性的无线网络射频优化、参数设置优化,如业务经济效益高可辅助以QoS策略配置,同时应尽量协调采用后台监控按需上传的模式,建议终端帧率18帧/秒,码率200 kbit/s,同时终端网络选择为“3G网络”。

在业务发展建议方面,由于网络对此类业务的承载能力有限,需密切关注是否影响到网络质量,随时跟进优化或扩容,一旦扩容仍不解决问题,需要适度限制此类用户的发展。

(2)小流量长在线类业务

此类业务主要包括车载GPS定位、天翼对讲、QQ聊天等。该类业务的特点是数据流量较少,但在线时间长、实时性要求高、易出现“扎堆”现象。

此类业务的支撑需求较多,主要是由于该类业务对容量的影响和对语音通话的影响。在容量上应密切关注业务“扎堆”区域的基站容量拥塞,及时扩容和优化;对于基于1x网络而非Do网络的长在线业务需密切关注性能指标变化,避免影响语音业务质量。具体地说,对于天翼对讲业务,需在网络分组域和无线侧设备上配置QoS策略以保证业务时延足够小,从而达到更好的业务感知;对于QQ集中区域如校园等,需进行针对性的参数优化,如硬指配门限的调整、RC3/RC4自适应的设置、信道最小信道功率的调整、FER的调整等;对于车载定位,在平台配置业务策略时,原则上静止时应不上报定位信息;运动时定位数据传送间隔要高于1 min,且规模越大要求间隔时间越长;无数据传送时终端能主动进入休眠态;车辆熄火后业务主动中断。

在业务发展建议方面,鉴于Ev-Do网络有着更高的频谱使用效率,因此数据业务应优先在Ev-Do网络上承载;鉴于该类业务易“扎堆”的问题,为保证用户使用感知要求每载扇不超过40个同时在线的小流量长在线用户,天翼对讲业务在平台群组配置里建议每个群组用户数量不超过50个。

(3)信息采集类业务

这类业务主要包括水文采集、电力抄表、机房无线监控等。具有采集点数量众多、地点分散、对信号覆盖要求较高等特点。

此类业务的支撑工作主要是做好售前的摸查测试工作,对弱覆盖区进行针对性的信号覆盖射频优化,参与采集设备现场安装位置的勘查和安装位置优化,同时积极参与平台的业务策略制定。

在业务发展建议方面,建议尽可能使用Ev-Do终端,保证终端在不传数据时能主动下线,数据上传服务器的间隔在30 min或以上。

总之,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运维工作,需要精确细化网络中的不同产品的质量特征和行为特征,根据不同产品的质量要求和产品价值,在网络侧制定更科学、更合理的QoS保障机制,以获得更好的用户使用体验和更高的产品价值。

猜你喜欢

终端智能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X美术馆首届三年展:“终端〉_How Do We Begin?”
通信控制服务器(CCS)维护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