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010年载文、作者和引文分析

2011-06-25许花桃刘淑华牛晓光

关键词:载文学报栏目

许花桃 刘淑华 牛晓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广东广州510640)

教育部主管、华南理工大学主办的综合性科技期刊《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以下简称《学报》)自1957年创刊以来,刊载了大量有关土木、建筑、机械、电力、化工、轻工、电子通信、自动化、计算机、交通、材料、食品、环境工程、生物工程、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学科的学术论文,办刊质量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学报》现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和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2006、2008年分别荣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荣获2008年度“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和“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称号,2010年荣获第三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和广东省优秀期刊奖.《学报》被美国《工程索引》(EI Compendex)、俄罗斯《文摘杂志》(PЖ)、英国《科学文摘》(INSPEC)、美国《剑桥科学文摘》、《中国科学引文索引》等30余种国内外检索刊物和数据库列为收录刊源.

为了解《学报》近几年来的载文和引文特色、发展状况,以及作者群的变化规律和特征,以2006—2010年出版的60期(不包括增刊)论文为对象,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对其载文、作者和引文情况进行统计,并参阅《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1-4]作有关分析,探讨《学报》办刊中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以供读者、作者和编辑参考.

1 载文统计分析

1.1 载文量和信息密度

载文量是指期刊发表的论文数,信息密度通过期刊刊载每篇论文所需的平均页数(即篇均页码)来反映.2006—2010年《学报》共出版了60期(不包括增刊),载文1643篇(不包括“成果介绍”、“校园资讯”等小栏目).因稿源充足,稿件较多,5年来每期的页码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2006—2010年《学报》载文量、信息密度和校内外论文统计结果见表1.从表1可知,《学报》每年的载文量较多,总体呈上升趋势,年均载文328.6篇;近4年的载文量稳定在330篇以上,2007年出版了一期载文量较大(为38篇)的50周年刊庆专辑,致使当年载文量较高;《学报》所载论文主要为校内论文,占论文总数的77.54%,校外论文(指第一作者不是本校的论文)占22.46%且呈逐年增加趋势,体现了开放办刊的思想,也与《学报》主要报道校内科研成果的宗旨相符;篇均页码和期均页码逐年增大,信息密度逐年减小(但变化幅度不大,基本保持在5页左右),从而影响载文量,今后作者和编辑应注意精简论文,尽量避免论文篇幅过长.

表1 2006—2010年《学报》载文量、信息密度和校内外论文统计Table 1 Statistics on articles,information density,the internal and the external articles of the Journal from 2006 to 2010

1.2 各栏目载文量

栏目是期刊的骨架,体现了期刊报道的重点和特色.2006—2010年《学报》每期按栏目出版,共设置16个栏目,每期设2~6个栏目不等.除“成果介绍”、“校园资讯”等小栏目外,2006—2010年《学报》各栏目载文量的统计(见表2)显示:载文量较多的7个栏目是“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化学化工、能源”、“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建筑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材料科学与技术”,它们是《学报》的重点栏目,共载文1298篇,占论文总数的79.00%;载文量最多的是“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栏目,其载文量逐年增加,“机械工程”栏目的载文量总体上也呈增长趋势,但幅度较“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栏目小.刊载校外论文较多的栏目是“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土木建筑工程”、“交通运输工程”,5年来分别刊载82、77、52、44和 37篇校外论文,分别占相应栏目载文总量的30.48%、45.03%、22.91%、28.57%和31.36%,共占校外论文总数的79.13%.《学报》栏目的设置体现了办刊综合性的特点,今后应继续加强重点栏目建设,加大组稿力度,使学报载文充分体现学校的学科优势,力求通过《学报》载文的晶核作用,进一步吸引相关学科的优质稿件,促进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

表2 2006—2010年《学报》各栏目载文量的统计Table 2 Statistics on articles in all subjects of the Journal from 2006 to 2010

1.3 论文发表时滞

论文发表时滞是指论文的出版日期与所注收稿日期的时间差.以每月的25日为出版日期,对2006—2010年《学报》1643篇载文的发表时滞进行统计(每年按360d、每月按30d计算),结果见表3.5年来,《学报》论文发表时滞最长为711 d,最短为79d,平均为336.83d,差异较大.2007年1月起《学报》启用了新的稿件采编系统,来稿量大幅增加,稿件处理周期有所缩短[5],2007年以后单篇论文的最长发表时滞均比2006年短;同时《学报》分别于2007、2008年增加了出版页码,顺应了《学报》发展的要求和解决稿件的积压问题.从表3可知,论文发表时滞以≥360 d为峰值时滞向以180~360 d为峰值时滞转移,2010年平均发表时滞明显缩短,说明了《学报》这几年来努力缩短论文发表时滞所取得的效果;部分论文的发表时滞偏长,致使信息报道的时效性减弱.在保持学术水平稳定的前提下,使来稿以最快速度发表,提高论文新颖度和情报价值,是《学报》今后的努力目标.

表3 2006—2010年《学报》论文发表时滞的统计Table 3 Statistics on publication delay of articles of the Journal from 2006 to 2010

1.4 基金论文比

基金论文比是指基金资助论文占全部论文的比例.2006—2010年《学报》所载基金论文情况(一篇论文若受两种或两种以上基金资助,则按照其最高级别基金统计一次)见表4.表4显示,基金论文比和国家级基金论文比呈逐年上升趋势,无基金论文逐渐减少.5年来,《学报》基金论文比达90.69%,其中国家级基金论文比为55.39%;省部级基金论文比为32.26%.这表明《学报》刊载的论文具有明显的创新性和较高的学术水平,但统计中发现,基金资助论文的第一作者大多是项目的参加者,多为一些在校博士生,而项目带头人和主持人较少.因此,《学报》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加强高质量基金资助论文的组稿力度,重视与学术、学科带头人的沟通与联系,进一步提高基金论文比和《学报》的学术质量.

表4 2006—2010年《学报》基金论文比的统计Table 4 Statistics on foundation item articles of the Journal from 2006 to 2010

2 作者群分析

2.1 作者地区分布

地区分布数是指期刊刊载论文所涉及的中国地区数(不含港、澳、台地区).2006—2010年《学报》载文第一作者地区分布的统计结果(见表5)表明:《学报》的稿源主要集中在广东地区,来自本校的论文最多,为1274篇,占论文总数的77.54%,占广东省产出论文数(1305)的97.62%,这与《学报》主要报道校内科研成果的宗旨相符;校外论文比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平均校外论文比率为22.46%;校外论文除来自美国外,其余来自国内的香港及24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说明《学报》论文覆盖面和在全国的影响力较大;5年的作者地区分布数分别是14、16、17、19、17,分布范围在缓慢扩大,但地区分布是不平衡的,校外论文较多的省、市依次是江苏、黑龙江、陕西、广东、北京、上海和重庆,共265篇,占校外论文总数的71.82%.

表5 2006—2010年《学报》载文作者的地区分布统计Table 5 Statistics on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the authors of the Journal from 2006 to 2010 篇

2.2 作者机构分布

以文章第一作者机构统计,2006—2010年《学报》刊载的论文大多来自高等院校,只有5篇来自高校外的研究院所,占论文总数的3.04%.进一步分析校外论文的机构分布情况,发文量在5篇以上的机构分布见表6.从表6可以看出,2006—2010年《学报》校外论文的主要产出机构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国内10多所重点大学.

表6 2006—2010年在《学报》发表5篇以上论文的校外机构分布统计Table 6 Statistics on distribution of the external organizations of more than five articles in the Journal from 2006 to 2010

2.3 作者年龄状况

2006—2010年《学报》载文第一作者年龄分布的统计结果(见表7)表明,41岁以下的第一作者合计为1136篇,占69.14%,说明中青年已成为学校科学研究的骨干力量,也表明《学报》在扶持和培养人才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统计中发现,41岁以下的作者多为在读研究生或具有中级和副高级职称的教师,他们面临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或职称评定.编辑部应稳定这些作者,并大力发展40岁以上的科研中坚力量,吸纳优质稿件,提高《学报》的学术水平.

2.4 作者职称结构和学历层次

2006—2010年《学报》载文第一作者职称结构的统计结果(见表8)表明:在1643位第一作者中,副高职称以上作者共发692篇,占42.12%;中级职称作者共发249篇,占15.16%;初级职称者共发1篇,仅占0.06%.由此可以看出,中高级职称的科研人员在科研方面占主导地位.在高级职称的作者群中,第一作者为博士生导师的有211篇,占13.45%,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趋势,2007年第一作者为博士生导师的论文数最高,与该年出版的刊庆专辑(38篇学术或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的论文)有关.

表7 2006—2010年《学报》载文作者的年龄分布统计Table 7 Statistics on age distribution of the authors of the Journal from 2006 to 2010

表8 2006—2010年《学报》载文作者的职称结构统计Table 8 Statistics on professional title structure of the authors of the Journal from 2006 to 2010

2006—2010年《学报》载文第一作者学历的统计结果(见表9)表明:在读博士生是《学报》的主要作者群;博士后、博士和博士生共发1 290篇,占78.51%,这个比例高于文献[6]的61.8%;最近4年基本上没有刊发第一作者为在读硕士生的论文.

综上所述,《学报》高职称、高学历的作者队伍,是《学报》刊载高学术水平论文的保证,也是《学报》稳定发展与提高的坚强后盾,《学报》较高的办刊质量和优秀的编辑质量已吸引越来越多的高层次作者投稿.

表9 2006—2010年《学报》载文作者的学历统计Table 9 Statistics on educational levels of the authors of the Journal from 2006 to 2010

2.5 核心作者群分析

核心作者群是指在某一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较多、影响较大的作者集合[7].为了确定出 2006—2010年《学报》核心作者的数目,依据普赖斯提出的计算公式[8]:

式中,N为论文篇数,ηmax为所统计年限中最高产的那位作者的论文数.只有那些发表论文数在N篇以上的作者,才能称为核心作者.2006—2010年《学报》不同发文量的作者数统计见表10,可知《学报》的ηmax=9,代入式(1),求得N=2.247,按照取整原则,N的整数值为3,即在《学报》上发表3篇或3篇以上的那些作者,被认为是《学报》的核心作者.从表10可以看出,大部分作者发文量少于3篇,占第一作者总人(次)数的96.11%;发文量等于或大于3篇的作者有64位,占第一作者总人数的3.89%,他们是《学报》的核心作者和稳定的作者群,为期刊质量的提高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核心作者的比例偏低,除了与在读博士生是《学报》的主要作者群(博士生论文通常将导师的名字排在第2、第3或第4位)有关外,还与学校的学位和职称评定政策导向有一定的关系.

分析发现,《学报》的64位核心作者中,有62位来自于华南理工大学,分别分布于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等12个学院,说明华南理工大学的科研范围比较广泛,是一所科研能力较强的综合性大学.其中,核心作者以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最多,达14位;土木与交通学院次之,为10位;吴波教授(土木与交通学院,博导)的发文量最多,以第一作者发表了9篇.2位校外核心作者分别是王建新(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导)、黄晓明(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博导),均以第一作者发表了3篇论文.

表10 2006—2010年在《学报》具不同发文量的作者数统计Table 10 Statistics on the authors with different numbers of published articles in the Journal from 2006 to2010

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出,64位核心作者所发表的论文数(240)占论文总数的14.61%,这与普赖斯定律认为“统计年限内核心作者发表论文数应达论文总数的50%”[8]还相距甚远,说明《学报》的核心作者人数还应再增加,核心作者的论文平均产出率还应继续提高.

2.6 作者的合著和合作情况分析

由2位或更多的作者共同署名的论文称为合著论文,合著率是指一定时间内《学报》所刊载的合著论文数与总论文数之比;合作度是指一定时间内《学报》所载论文的平均作者数.2006—2010年《学报》刊载论文合著及合作情况的统计结果见表11.《学报》论文作者的合著率非常高,这5年的合著率和合作度变化不大;刊载的1643篇论文中,作者总人数为5516,单篇论文作者人数最多的为9位,共有1610篇合著论文,平均合著率达97.99%,平均合作度为 3.36,高于文献[6]中的平均合著率(94.1%)和平均合作度(3.17);2~5位的合著占绝大多数,其合著论文共1537篇,占93.55%.校内不同单位作者之间合作的有125篇,占论文总数的7.61%;校内作者与校外单位作者之间合作的有334篇,占论文总数的20.33%;校外不同单位作者之间合作的有175篇,占论文总数的10.65%;校内作者与香港地区或其它国家作者之间合作的有27篇,国际合著率为1.64%.这表明,《学报》作者的合作意识强,合作研究已成为理工科高校科研的主要方式,一般需2~5位研究者共同合作完成;跨地区和跨单位的合作,对于拓展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以及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降低成本都有积极的意义,也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高层次的科学研究,有益于高水平研究成果的产出[6].

表11 2006—2010年《学报》的作者合著与合作情况统计Table 11 Statistics on coauthoring and cooperating of the Journal from 2006 to 2010

3 引文统计分析

3.1 引文量

引文是指作者在完成一篇科技论文时所引用的参考文献,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期刊的引文量既反映期刊载文对其它文献及自刊载文的吸收能力,以及期刊所载论文与已有研究成果的继承性、连续性和相关性的大小,又反映出作者的知识水平、研究条件、严谨程度和掌握有关资料的情况[6].2006—2010年《学报》引文量统计结果(见表12)显示:5年来《学报》1643篇载文中,每一篇都有参考文献,共引用参考文献19760条,篇均引文量为12.03条;2007年引文量最多,为4 169条,篇均引文量为12.48条;2006—2008年《学报》载文的篇均引文量高于同年我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的平均引文量,2009年的篇均引文量稍低于同年我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的平均引文量;单篇引文量最多的为42条,说明作者具有较强的利用和吸收文献资料的能力;引文量在1~5条的论文占论文总数的0.24%;引文量在6~10条的占39.14%;引文量在11~15条的占49.06%;引文量在15条以上的占11.56%.由此可知,《学报》载文的引文以6~15条的频数最高.

表12 2006—2009年《学报》引文量统计Table 12 Statistics on numbers of quotations of the Journal from 2006 to 2010

3.2 引文类型

将引文按期刊、图书、会议论文、学位论文、专利、报告、标准、电子文献、报纸和其它文献划分,统计结果见表13.《学报》的引文类型主要为期刊、图书和会议论文;期刊文献占总引文数的73.85%,高于文献[6]中的65.3%和文献[9]中的59.86%;图书文献占10.40%,低于文献[6]中的19.5%和文献[9]中的28.94%;会议论文文献占9.28%;会议论文、学位论文和电子文献数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说明《学报》的引文种类多样,但作者的信息来源主要还是期刊文献,这是因为期刊具有出版周期短、内容新、信息量大和检索方便等特点,因而深受广大科研人员的青睐并成为他们进行研究的主要参考资料.发表于期刊上的论文一般反映出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学科前沿动态,因而对期刊文献的引用保证了论文的新颖性和先进性.

3.3 引文语种

期刊的引文语种主要是由作者所掌握的语种及其熟练程度决定,也受到文献信息源语种的影响,通过分析引文语种的构成,可以了解作者掌握、利用外语的情况和对文献资料的选择能力,还可以为图书、情报部门合理收藏和更充分地发挥不同语种文献的作用提供参考[6].

表14 2006—2010年《学报》引文语种统计Table 14 Statistics on languages of quotations of the Journal from 2006 to 2010

从表14可以知道:在19760条引文中,中文引文7 477条,占 37.84%;英文引文 12 266条,占62.07%;其它语种(日文、俄文)的引文仅17条,占0.09%.英文引文的比例最大,说明《学报》作者追踪国外最新科研成果的能力较强,科研水平及综合素质较高,科研人员掌握英语在吸取国外先进研究成果、获取国外研究信息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4 结语

对2006—2010年出版的60期《学报》的载文、作者和引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1)《学报》载文量较高且处于稳步增加状态,稿源丰富,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的特点.发表的校外论文数量逐年增加,体现了开放办刊的思想,促进了学术的交流和借鉴.基金论文比逐年上升,尤其是国家级基金论文比,反映了《学报》刊载论文质量的提高.《学报》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信息量,且其刊载论文的学术质量较高,影响力较大,被使用和受重视程度较高.

(2)《学报》在全国的影响力较大,拥有了一批高职称、高学历的作者队伍,论文作者的合著率非常高,机构间的合作增强,表明作者具有较强的科研合作精神,为《学报》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学报》论文发表时滞呈逐渐缩短趋势,但还是相对较长.在保持学术水平稳定的前提下,应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快稿件的处理与发表速度,以提高论文的新颖度和情报价值.

(4)《学报》引文种类多样,引文质量上乘,2006—2008年《学报》载文的篇均引文量均高于同年我国科技期刊的平均引文量.今后编辑与作者应加强引文意识,引文数量以不少于12条为宜,并合理引用英文文献,以提高论文的学术水平和学术质量.

(5)为进一步提高《学报》的质量和影响力,今后应依托学校的科研优势,继续加强重点栏目建设,加大向获国家级基金资助的学术、学科带头人组稿的力度,使《学报》载文充分体现学校的学科优势和科研实力与水平,力求通过《学报》载文的晶核作用,进一步吸引相关学科的优质稿件,促进学校的学科建设与发展.

[1]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7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

[2]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8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

[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4]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0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

[5]许花桃,刘淑华,傅晓琴.缩短稿件处理周期的实践[J].编辑学报,2010,22(1):64-65.Xu Hua-tao,Liu Shu-hua,Fu Xiao-qin.Practices of shortening handling period of manuscripts[J].Acta Editologica,2010,22(1):64-65.

[6]颜志森.《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006年载文、作者和引文分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12):120-124.Yan Zhi-sen.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articles,authors and citations in the Journal of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00 ~2006)[J].Journal of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06,34(12):120-124.

[7]杜秀杰,葛赵青,刘杨,等.基于著者索引的高校学报核心作者群分析[J].编辑学报,2006,18(5):366-368.Du Xiu-jie,Ge Zhao-qing,Liu Yang,et al.Analysis of core-authors group of university journals based on author index[J].Acta Editologica,2006,18(5):366-368.

[8]温晓平,窦春蕊,屈里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004年载文及作者群体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7(6):1103-1108.Wen Xiao-ping,Dou Chun-rui,Qu Li-chun.Analysis of articles and authors group in Journal of Northwest A&F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J].Chinese Journal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eriodicals,2006,17(6):1103-1108.

[9]刘淑华,傅晓琴,张君晓.1995~1999年《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统计与分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7(12):125-131.Liu Shu-hua,Fu Xiao-qin,Zhang Jun-xiao.Statistics and analysis to“Journal of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in 1995 ~1999[J].Journal of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1999,27(12):125-131.

猜你喜欢

载文学报栏目
向本期载文的审稿专家致谢
向本期载文的审稿专家致谢
向本期载文的审稿专家致谢
文以载道与道以载文
关于栏目的要求
致敬学报40年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