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发展方式是我们今后工作的主题——访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司长王国庆
2011-06-25韩志国
文|韩志国
【前面的话】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科学发展”将成为“十二五”规划的主题,这意味着未来五年中国在体制、机制和政策等方面还会有重要调整和变化。新闻出版总署于今年4月正式发布了《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对今后五年新闻出版业的发展蓝图进行了总体布局。那么对于我们报刊业而言,十二五期间的指导思想和重点任务又是什么呢?近日本刊记者走访了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司长王国庆。
【记者】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十一五”期间,我国报刊业发展的主要情况?
【王司长】“十一五”期间,我国报刊业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报刊阅读要求,为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舆论氛围和文化条件。
2010年,全国出版报纸1939种,出版期刊9884种;报纸总印数500.2亿份,期刊总印数35.4亿册。实现千人拥有日报90份、人均消费期刊2.4册的发展目标。7家报业集团、报刊社的经营部分已经在境内外上市,1251家报刊单位注册为企业或转企,39家报业集团实行编辑和经营两分开,大众消费和学术类期刊集群开始出现,大中型报刊骨干企业正在形成。63家期刊与国外开展版面合作,报刊发行体制改革取得初步成效。报刊网、电子报刊、网络报刊等新业态发展迅速,报刊法规体系不断完善,宏观调控、依法行政、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的管理格局基本形成。
值得一提的是在数字出版领域,“十一五”期间,我国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迅猛发展,取得长足的进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产品形态基本显现、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融合逐步深入、消费市场日益成熟。“十一五”期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50%,2010年总产出超过千亿元,占新闻出版业总产出的比例超过8%,成为新闻出版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产业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国家高度重视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国务院颁布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和新闻出版总署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都将数字出版纳入重要扶持领域;各地纷纷出台针对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数字出版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得以进一步优化。
【记者】那么当前我国报刊业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王司长】国际上,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使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与挑战。国家间文化软实力的博弈使新闻出版业的地位作用日益凸显,新闻出版业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面,在巩固舆论阵地、传播中华文明、增强综合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更加突出。
同时,全球化产业竞争的新特征要求新闻出版业抢占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的制高点。当前,全球新闻出版业正经历新一轮技术革命。随着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全面普及,以数字出版为代表的新业态已成为新闻出版业发展的新的战略制高点,各国在新闻出版技术创新、标准制定、新业态培育领域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再看国内,新闻出版产业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发展将面临新的更高要求。
“十二五”时期,我国报刊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党的十七大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为报刊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文化消费快速增长,为报刊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深化报刊出版体制机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报刊出版生产力,为报刊业大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报刊业基于数字化的媒体融合为实现产业战略转型升级创造了广阔前景;文化资本市场的建立完善,新闻出版“走出去”工程的实施,报刊市场环境的不断改善,为报刊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同时,“十二五”时期我国报刊业面临严峻的挑战。
面对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报刊业要抓住难得机遇,妥善应对挑战,推进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合理调整结构,实现科学发展,促进我国报刊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作出更大贡献。
【记者】报刊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是什么?
【王司长】4月20日,新闻出版总署正式发布了《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对今后五年新闻出版业的发展蓝图进行了总体布局。同时发布的还有新闻出版业的11个专项规划,其中包括《报刊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凸显了“十二五”时期报刊业将加快发展步伐的信号。
《报刊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转变报刊业发展方式,以深化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切实解放和发展报刊生产力,增强报刊的舆论引导能力、传播能力和服务能力,把握报刊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契机,做强主体主业,调整产业结构,增强总体实力,大力推动报刊业又好又快发展。
《规划》的发展目标是报刊业总体实力稳步增长,舆论引导能力、传播能力、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分类改革全面完成,报刊出版单位服务主体和市场主体地位基本确立,报刊业数字化转型取得实质性突破,转变发展方式取得新的成效,产业规模结构、区域布局结构、产品结构、经营收入结构更加合理,报刊品牌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际影响力显著增长,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十二五”期末,实现千人拥有日报100份,人均消费期刊3.1册。报纸出版业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长2.5%,期刊出版业平均增长4%。实现期发行量超过百万份的综合性日报20种,期发行量超过百万册的大众服务类期刊30种。形成北京、上海、广州等10家左右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报刊出版产业集聚中心。打造10家左右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经营的大型国有报刊传媒集团,整合教育、科技等优秀期刊组建3—5家大型专业出版集团,建设20种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重点学术期刊。报刊出版单位数量减少5000家。在全国乡镇及城市建成城乡阅报栏(屏)10万个。
【记者】在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中,转变发展方式是重要任务之一。请问,对于我国报刊业而言,转变发展方式是转在何处?
【王司长】对于我们报刊业来说,告别十一五,步入十二五,应该说是我们正从创新发展的阶段,进入到了快速发展阶段。在这个新的时期,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不断创新,指引我们做好新时期的重点工作。十二五期间,要以转变发展方式作为我们工作主题。转变发展方式,首先要深化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做强做大。把报刊体制机制改革引向深入,同时对报刊产品和产业进行结构优化、资源整合,走集团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道路。在全国打造出一批优秀的报刊企业品牌,组建起若干大型的传媒集团。这个传媒集团将不再仅限于纸媒,而是集现有的各种媒体形式于一身,并形成上下游完整的产业链。
其次,转变发展方式,要实现内容传播方式向数字化方向转型,无论是在理念、经营模式,以及传播方式上,我们都应该充分吸收和借鉴数字技术所带给我们的启示。尽管在这方面我们至今尚未找到一个较成熟的盈利模式,国外很多大的传媒集团目前也都是在探索的过程中。
我们还是要坚定的认识到,在信息数字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已经由单一变为多元,由单向变为双向。这是大势所趋。因此,“十二五”期间我们还要继续摸索完善,依靠自身品牌来推进数字化转型。现在我们的很多报刊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尝试,比如,办网站、手机报、手持阅读器,户外广告牌、LED、电子阅报栏、阅报屏等,非常丰富。
转变自身的发展方式,要加大公共文化服务的力度。国家在十二五中将文化列为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的讲话中提到,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未来文化的发展将是我们现代化建设的一面旗帜。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必须加大报刊公共服务等各项业务的推进,比如上述的电子阅报栏、阅报屏等。统计显示,“十一五”期间,全国建了大概两万多个阅报栏;“十二五”期间,我们计划建十万个。这也是运用新技术实现数字传播的一种探索。目前新华社、《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都开始做这项工作,自发地承担起这种公共服务的责任。
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基金,预计2011年将投入20亿左右的资金。积极开展重大项目,带动产业发展,特别是数字技术项目,各地报业可以向所在省申报相关项目,总署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评估。
总的来说,目前我们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一个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并存的现状,因此传统媒体一定要与新媒体、新技术进行融合,用新技术推进和提升整个媒体的传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