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人性,健康的阅读
2011-06-24张学青
张学青
为什么是《一个爱惜鼻子的朋友》?
《一个爱惜鼻子的朋友》(节选)是从沈从文先生的《湘行散记》中选出来的。各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都未选人该文。这堂阅读课,为什么要用这篇课外选文呢?
鲁迅先生说,“不满是向上的年轮”。翻读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人物篇”,我们能看到哪些人呢?有名垂青史、叱咤风云的伟人:大禹、孙中山、朱德、邓小平;有勤字当头、才识卓越的名人:李时珍、怀素、王勃、徐悲鸿;有肝胆涂地、壮烈赴死的英雄:王二小、叶欣、谭千秋;有身残志坚、逆境成才的强人:司马迁、阿炳、海伦·凯勒、霍金、桑兰……立德、立功、立言,崇高而伟大。然而,让我心生遗憾的是:自然的健康的散发着人性之美的像邻家大哥、隔壁阿婆一样的小人物,你在哪里?
另一件事,也触动了我。曾经给杂志写过一篇名师印象稿,其间有一段大意是说打“红五星”流行的时候,与这位名师一起外出,打牌,看他把牌理得整整齐齐。后来发表时,编辑把这段话删掉了。我有些纳闷:打“红五星”就意味着名师的形象受损吗?其实,名师也是人,也要吃喝拉撒,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在钻研教学、琢磨教艺的。于是,萌生了一种想法:应该为小学生提供一些文章,让他们在文字里见识一种不带神圣的或英雄主义光辉的普通人的人性美。
我把目光投向上一代作家群体中的杰出代表沈从文先生。他笔下的人物,更多可爱的稚拙,更多朴质无华的天性。即便那些骂着野话,带着粗糙和憨气的船夫和吊脚楼上的青年女子,都可爱得很。《一个爱惜鼻子的朋友》选自他的散文集《湘行散记》。原文比较长,为了适合小学生阅读,我对文章作了改动,原则是节选出相对完整的片段,中间不改动文字,尽量保留文章的原貌。
《一个爱惜鼻子的朋友》是篇有趣的妙文。汪曾祺认为这篇文章显示了沈从文含蓄蕴藉的幽默:“他并不存心逗笑,只是充满了对生活的情趣,觉得许多人、许多事情都很好玩。只有一个心地善良,与人无忤,好脾气的人,才能有这种透明的幽默感。”的确如此,沈先生对“人”的本性、欲求,包括不可避免的弱点、可笑处,都有一种深切的理解同情和不可言说的慈爱。因此,我们读他笔下的“印瞎子”,即便以鼻子为证“要做伟人”,感受到的仍然是一种美好,是人对超越现实可能的自由追求的可爱处。文章看似一般,其实是有着淋漓元气的。我觉得这个爱惜鼻子的朋友所呈现的是男性强悍生命力的一种自由释放。
此外,沈从文先生的作品,其章法结构也可圈可点。取法于上,得乎其中。打破课本、教材的壁垒,见好就拿。坚持用优秀的高品位的作品作为学生阅读课的学习材料,应该成为每一个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的主动诉求。
为提升阅读力而教学
阅读课理所当然要完成《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阅读教学目标。目标即是课堂存在的价值宣言。当下的阅读课,教师常常为关注文本的形式还是内容而争执,而困惑。关注内容了,就有人指出,阅读课成了思品课、历史课、科学课,等等,语文专家们往往将这类课视作语文教学的不作为;于是有了另外一种课型——表达课,以文本中的句式、段式为范例,专门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口头表达或者书面表达。有时为了凸显课堂的有效性,就殚精竭虑设计一个读写结合点,当堂让学生写几句话,以为不能这样做,便是语文课的失责。
“跳出庐山”,试着从阅读力的角度去理解阅读课,会不会清晰一点,全面一点?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PISA考试评价学生的阅读能力大致分为三类:获取信息、解释文本、反思与评价(包括形式和内容)。笔者也查阅了欧美各国的中小学阅读教学目标,大体都包含在这三大块中了。
所谓获取信息,即能从文本中直接或者间接提取出字面的信息和隐含的信息;能对提取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概括和比较;能整体感知文本的主要内容、写作对象和主旨等。从这个角度出发,阅读课堂上关注内容也无可非议。学生学习从阅读文本中获得相关信息,这正是使之一生受用的阅读的功能。在我们的生活中,从用药说明到家用电器的使用操作,从小区的公告到单位的规章制度,从世界大局、民生热点到招工广告、租房协议,哪一种阅读不是要求阅读者从文本中获得相关信息?当然这种阅读,需要重点学习的是能读到隐含的信息,能对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和比较。教学中,概括《一个爱惜鼻子的朋友》、《穆老师的眼睛》两篇文章分别讲了哪几件事,就属于获取信息的范畴。
解释文本,即能推断并解释重要词句的语境意义和作用;能推断或预测结果;能整合文本信息来建构文本意义。教学中,说说对人物的印象,就是要求学生通过提取文本信息,建构文本的意义,使文本中关于“印瞎子”的叙述与“我”的思考结合起来,从而做出相关的判断和解释。
反思与评价,即对文本进行批判和评价,包括对内容和形式的批判和评价;能将文本与其他文本、与生活经验进行联结,进行反思。目前的阅读课,对于这方面的关注尤为缺乏。笔者以为,小学中高年段的学生要重视这方面的阅读——能对阅读内容作出反思。才能培养具有独立的批判精神的人。而不是人云亦云的鹦鹉;能对形式做出反思,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情感。更重要的是,学生能由此读出藏在文章里的奥秘。歌德说,内容人人看得见,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这种阅读,虽然不直接融入写作训练,但长期进行这样的阅读积累,对学生写作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得意”不“忘言”。在本课的教学中,笔者把重点放在勾画图示、比较阅读、体会人物的主次关系等环节上,意图通过这样的学习,引领学生对文本的内容和形式做出评判。
理性阅读,我们离它有多远?
中国人的阅读常常是尚直觉,重体悟,轻逻辑,轻推理的。犹如才子天马行空的诗一样,不循规矩,任意跳跃。直觉式的感悟。往往是灵感顿发,触及心灵的。但同时我们也不得不看到这种阅读是有很大缺陷的。顾准曾一再批评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国有天才,而没有科学上系统的步步前进,”“中国人善于综合,都是根据不足的综合。”“中国传统没有逻辑学……因此中国没有精密的科学。”重视实证,重视逻辑与差别,善于分析与比较,一种卓越的理性阅读,我们离它有多远?
小学生要不要理性阅读?如何带领他们进行这方面的探索?我没有完全的把握。因为习惯上,阅读教学喜欢的是蒙蒙胧胧,并美其名曰“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但倘若阅读这件事只能“意会”,教学又何为?我们到底还是需要在思考中实践:能不能“传”?能“传”些什么?
这堂阅读课,某种程度上呈现了这方面的思考与努力。比如,文章的结构是内在于文字的,有没有一种办法使沈从文的这篇写人文章的独特之处清晰地呈现?教师引导学生选择运用图示策略去把握,用意即在此。通过简要的符号、浓缩的文字、线条以及特殊的排列去呈现文章的结构,学生图示时,左脑“分析”。右脑“书画”,使思维突破“直觉”、“感应”的缺憾。走向深入。此外,这堂阅读课,还特别重视比较阅读策略。学生学习把《一个爱惜鼻子的朋友》和《穆老师的眼睛》进行阅读比较,在比较中发现相同点,发现差别,并将差别扩大,从而有新的发现;把“印瞎子”与文中的其他人物进行比较,从而确定主要人物的地位,发现作文的章法。笔者以为这些阅读策略的选择和运用,为孕育理性思维提供了“温床”。
这种实践还十分稚拙、粗糙,但重视阅读策略的学习,阅读者能根据目的和任务进行策略的自我监控、调整、评价,把阅读能力的发展看成是读者形成阅读策略来理解文章的过程,是有助于学生理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的。作为关于这方面的实践与思考,我们需要出发。
(责任编辑施久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