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社会动员机制的演变与发展

2011-06-22李萍

经济师 2011年6期
关键词:实践中国共产党机制

李萍

摘 要:社会动员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优势,它伴随着党从革命到建设,从建设到改革,从改革到胜利的历史进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动员的内容、方式、结果都产生了很大变化,需要在机制、思路、模式等方面实现时代转型。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社会动员 机制 实践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6-033-02

社会动员,通常是指有目的地引导社会成员积极参与重大社会活动的过程。从历史角度看,社会动员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优势,是党通过政权组织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一种领导方式。它伴随着党从革命到建设、从建设到改革、从改革到胜利的历史进程,逐渐形成了系统完整的社会动员思想和理论体系。

一、中国共产党社会动员机制的形成与发展

1.建国前的社会动员——推崇革命,参与广泛。新中国成立以前,党在革命的各个时期都进行过社会动员,其目的是发动人民群众参与政府行为,实现国家意志。如大革命时期通过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建立农会组织和创建党团组织等方式进行动员;抗日战争时期,抗日革命根据地形成一整套社会动员机制,全民皆兵,全民抗日,男女老少齐上阵,成为最广泛的抗日力量。在革命时期的社会动员方法上,有物质型动员、精神型动员和参与型动员等方式途径。中国革命的胜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党的社会动员理念的指导作用。

事实上,社会革命本身就是典型的社会动员形式。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无产阶级专政思想以及“经济因素决定论”、“革命统一战线”等思想理念不仅仅是党开展革命的指导理论,也正是党进行广泛的社会动员活动的思想理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革命主体、革命阶级和革命任务等一定程度上也分别对应了党在革命时期进行社会动员的性质、动员主体、动员客体和动员目标等动员要素。革命的民主主义性决定了革命时期进行社会动员的主体和客体分别是中国共产党以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而动员的任务和目标则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2.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的社会动员——规模空前,范围广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直到20世纪50年代前期,中国完成了大规模的社会重构工程,形成了新的社会结构,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制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蓝图,广大的工人和农民积极地投入到新中国建设的浪潮之中;同时,民族解放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作为某种历史惯性被保留下来,成为新中国社会动员的一个重要源头。从国际上看,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严峻对峙,在60年代则是中苏、中美之间的对立。严峻的国际形势使得中国民众的民族整体感特别地凸显出来。加之领袖人物的伟大与执行系統的有效,最终使社会动员在当时成为一种现实。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几乎所有的领域如政治、经济、知识等领域里都曾进行过社会动员。就其规模而言,几乎都是全民动员、全国动员。比如1958年有9000多万劳动力参加了大炼钢铁运动。就其持续时间而言,从1949到1976年近30年间,社会动员几乎没有中断过,呈现出此起彼伏的状态。社会动员对于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复杂而深远的影响,它既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同时也助长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多方面的破坏力。

3.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动员——上下联动,有效合作。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展开,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出现,原有的社会动员所赖以存在的历史条件逐渐消失,社会管理从过去以单位为主,转变为单位、社区、社会组织共同参与。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总结了以往的经验教训,反复强调不再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并开始寻找新的社会动员形式。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动员机制有了新的变化,逐步形成了党和政府主导、单位和社区及社会组织协同、广大群众积极投入的新型社会动员机制。首先,政府形成了社会动员组织机构网络,各级部门、单位协调联动,并能依据灾害或事件的重大、重要程度,划定动员层级,进行不同程度的社会动员,使之更加有效和顺畅。其次,社区、社会组织实现了充分介入,利用自身紧贴群众的优势,发挥号召、组织群众的作用,使社会动员不留死角。再次,政府和社区、社会组织间建立起了有效的合作机制,能保持稳定的配合关系和成熟的沟通渠道。特别是能通过志愿者组织,充分管理好利用好志愿者资源,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志愿活动。这种社会动员机制,在相继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中,立下赫赫战功。比如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党和国家紧急动员,抗震救灾;再如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有效合作。应该说,这种社会动员机制,反映了我国经济和政治体制能够举全国之力抗大灾、办大事的优越性,也表明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植根于这种土壤里的社会动员机制,无疑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

二、中国共产党社会动员机制的新变化

1.社会动员的内容不同。传统社会动员的内容主要与革命和阶级斗争相关,为当时党的中心工作服务,也是当时我国社会存在与发展的需要。现代社会动员的内容,主要是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政治的、文化的、经济的内容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结合在一起,通过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集中体现出来,内容全面、综合并且与时俱进。这一动员内容既突出了我国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重点,又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协调的现实需要。社会动员在内容上的变化,标志着时代的变化。

2.社会动员的方式不同。传统社会动员主要体现为组织动员、领导动员、层层动员的方式。这种动员方式是适应革命战争时期的集中统一需要的,也适应了解放后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方式的主要渠道,以及政策、观念、价值取向、信息的社会发动或者社会动员手段,主要就是依靠各级组织,由领导层层传达,层层动员。现在,这种动员方式仍有重要作用,但其效能已经明显减弱。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已经成为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的一个重要渠道,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这种影响不断扩大和深入;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横向交流、交往的机会空前增多,各种社会竞争日渐加剧,思想观念不断更新;随着人们自主性的增强、民主化程度的提高和法制的健全,社会也为人们更多参与社会活动提供了更多选择、发展、参与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现代社会动员方式必须适应现代社会动员内容的实际需要,更强调针对性,更强调多形式、多层次,更强调汲取传统社会动员中出现过的历史教训。

3.社会动员的结果不同。由于传统社会动员的集中统一性,一般不需要人们进行比较和选择,动员所产生的结果比较统一。但现代社会动员的结果就不同,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们在思想道德、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的期待、诉求、态度和价值取向等方面,都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选择性,呈现出越来越鲜明的多样性。这种选择性与多样性,是由人们的自主性与社会的开放性决定的,这也就决定了社会动员内容、方式和结果的多样性。

三、中国共产党社会动员机制的时代转型

社会动员本身是有成本的,甚至可能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手段过于激烈,也可能影响社会系统和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如果持续时间过长,群众热情可能会降低,动员效率也会降低;如果社会动员用于应对复合型、综合性、大规模危机,效应的不可预测性也会增加;如果社会动员的内容不是老百姓真正关心的、甚至是损害老百姓利益或违背老百姓诉求的,如果方法也不是老百姓能够接受和愿意响应的,就可能事与愿违,造成意想不到的社会动荡和资源浪费。因此,在全球化、市场经济和公民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我党进行社会动员要在模式、机制和思路等方面实现时代转型。

1.模式转型——由“国家完全主导”到“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转型。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社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从理论上讲,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有“强国家——弱社会”、“弱国家——强社会”、“强国家——强社会”三种模式。新中国成立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社会是一种典型的“强国家——弱社会”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社会结构分化程度很低,国家垄断着绝大多数的稀缺资源和结构性的活动空间”。适应这样的社会背景条件,党的社会动员沿袭了革命时期的“群众”运动模式,这种动员模式以国家权力为支撑,其特点是党委有效领导、政府全面主导,包括“公域”和“私域”在内的社会一切领域都由公权力强力介入,所有社会资源和社会空间都处于国家的高度垄断之中。在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中,社会依附、从属于国家,处于被动应付的局面。这种动员模式会产生双重效应,一方面,容易使社会公众对党和国家产生依赖心理,使民众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欠缺;另一方面,它在运行中往往着眼于短期效果,而忽视长期效应,容易因动员过度而逾越法律制度的界限,从而侵害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对国家的依附性关系已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出现了松动。尤其是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使得国家对社会资源和活动空间的控制在范围上逐渐缩小,在力度上逐渐减弱,这就使得一部分社会资源和活动空间从国家的全面垄断中游离和释放出来,成为“自由流动资源”并出现“自由活动空间”。在民主政治方面,中国在确立了依法治国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有限政府的目标。在这种社会条件下,如果再固守传统的动员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新型的社会动员模式应该由“群众运动”模式向“公众参与”模式转变,新型的社会动员模式必须改变“国家完全主导”的传统模式,以法律制度为准绳,建立“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的现代模式。既要改变过去作为行政相对方的社会公众被动应付、盲目依赖国家的惯性思维,更要在坚持国家主导的前提下,尊重社会自发动员的要求,充分调动社会公众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社会动员的效益。

2.机制转型——由“对社会进行动员”到“社会自主动员”转型。梳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时期的动员历史,不难发现一个明晰的发展趋势:由革命时期的军事动员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动员,再到改革开放以后的社会动员。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大规模军事动员已很少见,但有效集中的政治动员仍然存在并发挥重大作用。这突出地表现在当党和国家面临重大事件时,动员机制大多为以“对社会进行动员”为特征的政治动员。政治动员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弥补了程序化行政机构的缺陷和不足,在一定时期内有利于政策的渗透力达到最大化。但过分依靠政治动员容易破坏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发展的内在规律,成本高,代价大;过于频繁地使用容易使得公众心理麻木,可持续性差;有时政治动员的方式、手段过于激烈,操作不当易引发非理性现象。

从民主政治角度看,党的执政方式已经由过去的动员模式转变为依法治国。在党确立依法治国理念的基础上,国家的行政权力在一些领域内逐渐退出,有限政府、责任政府和边界政府成为民主政治不可阻挡的潮流。行政权力的空白处代之以社会的自主管理,以农村村民和城市社区居民的自治为基础,社会的自我动员和自主管理能力大为提升;从市场经济角度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的分离改变了过去政府垄断社会资源的状况,经受了市场经济洗礼的各个市场主体积聚了大量的社会资源,从而为实行自主管理奠定了物质基础;从公民社会角度看,在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发展的基础上,传统的“强国家——弱社会”情况开始发生重大改变。随着教育的普及、信息化网络化的推动,公民社会不断孕育成熟,自我动员和自主管理的要求和能力不断增强,各种非政府组织、志愿者组织表现活跃。社会已经不仅仅是被动的动员对象,而是能够广泛有效地开展自觉动员了。

3.思路转型——由“方式方法单一”到“多途径多举措”转型。传统的社会动员大多实行“人海战术”,轰轰烈烈,方式简单。当前,社会动员的工作思路应该契合形势发展的需求,多途径多举措,方式多样。(1)在单位制的基础上,加强对社区的动员。通过单位这种高效率的政治动员机制,党和政府可以运用自上而下的行政手段,大规模地组织群众,以实现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加,特别是近年来因民工潮而形成的城乡结合部和私营以及外资企业日益成为党的社会动员工作的“瓶颈”。党的社会动员工作必须在传统的单位制基础上,加强对社区的动员,将社区内的党员进行重新整合,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社区党员和党组织的力量深入社区实施社会动员,以保证党的路线方针的顺利贯彻与执行,从而保持和巩固党的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2)坚持社会动员“利益兼顾”的原则。要针对不同阶层的利益要求,作出不同的回应,在实施社会动员的同时,减少行政干预,加强利益诱导,同时注意保护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不受损害。动员预案要充分反映群众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协调和统一;实施政治动员时,不能损害群众的利益,以获得广大公众的积极支持;对动员过程中群众利益受到影响和损害的要制定适当的政策和措施给以必要的和合理的补偿。这样,既可以保证动员的顺利进行,也可以为今后的社会动员奠定群众基础。(3)积极营造参与型的政治文化。在这种文化影响下,社会成员勇于革新与开拓,主体意识和竞争意识成为政治文化的主流。党要制定积极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公众参与公共政策的确定过程,从而激发广大公众对党的认同和支持,党的社会动员就能获得更高效率。

参考文献:

1.吴忠民.重新发现社会动员[J].理论前沿,2003(21)

2.李俊宝.抗日根据地的社会动员[J].沧桑,2008(6)

3.唐明勇,孙晓晖.危难与应对——新中国视野下的危机事件与社会动员个案研究[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

4.刘一臬.社会动员形式的历史反视[J].战略与管理,1999(4)

5.孙立平等.动员与参与——第三部门募捐机制个案研究[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6.本书编写组.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作者单位:中共淄博市委党校 山东淄博 255033)

(責编:贾伟)

猜你喜欢

实践中国共产党机制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