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岁以下儿童铅中毒临床分析

2011-06-22安冠英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铅中毒血症儿科

安冠英

(山西省垣曲县人民医院儿科,山西 垣曲 043700)

随着现代化工业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以及家居装饰材料与儿童食品中铅含量控制欠佳,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遭受铅污染日趋严重。铅中毒不但成为影响儿童健康的一个医学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由于儿童特殊的生理和行为特征,铅污染对儿童的危害最为直接和严重。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铅对儿童生长、心理、智能、行为发育损伤是不可逆的[1],严重危害儿童的健康成长。现对2008年1月-2011年1月2 376例来我院儿科保健门诊健康体检的6岁以下儿童血铅检测结果及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8年1月-2011年1月2 376例来我院儿科保健门诊健康体检的6岁以下儿童均为我县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家长知情同意接受检测者为检测对象,将其分为1个月~12个月,13个月~24个月,25个月~36个月,37个月~48个月,49个月~60个月,61个月~72个月6组。

1.2 铅中毒诊断标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和处理原则(试行)》,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依据儿童静脉血铅水平进行诊断。连续2次静脉血铅水平100 μg/L~199 μg/L为高铅血症,连续2次静脉血铅水平≥200 μg/L为铅中毒。依据血铅水平划分为轻度:血铅水平200 μg/L~249 μg/L,中度:血铅水平 250 μg/L~449 μg/L,重度:血铅水平≥450 μg/L。

1.3 方法

采血者和受检者均用肥皂洗手,对受检者左手无名指常规碘伏消毒,再用三棱针刺破皮肤,待血自然流出后擦去第一滴血,用100 μL去铅吸管准确吸取末梢微量血40 μL,放入去铅抗凝试管中,加1 mL DS-3C水溶液稀释摇匀,用济宁东发电子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DS-3C电化学微量元素分析仪测定血铅水平,对于血铅水平>100 μg/L者再抽取静脉血进行血铅检测,并将结果归类分析对照。

2 结果

所有参加血铅检测的2 376例中有168例血铅异常,检出率7.07%,高铅血症、铅中毒检出率分别为4.21%(共100例)、2.86%(共68例),其中铅中毒者占血铅异常者40.48%,各年龄组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布有明显差异,结果见表1。

表1 6岁以下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布 [例(%)]

3 讨论

铅对儿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其危害程度与体内血铅水平成正相关。婴幼儿较大龄儿童及成人对铅的毒性更敏感。有报道推测在我国无明显工业污染的普通市区约有10%~30%儿童血铅超标[2],也有文献报道3岁前随年龄增加血铅水平也增加。本研究资料检出率略低于文献报道,考虑为本地区地处偏远山区,交通运输业相对落后、化工产业相对较少所致。

从本次监测血铅水平的异常分布情况来看,3岁前随年龄增加高铅血症及铅中毒也增加,3岁后随年龄增加高铅血症及铅中毒减少,且3岁以前铅中毒所占比例相对要大。考虑该年龄段儿童洗手少、对外界物品的判断能力差,致使手、口接触外来铅的机会大,如灰尘、土壤、油漆玩具、汽车尾气等;同时机体各项功能发育不完善、不成熟,对铅的排泄能力较弱。3岁以后机体相对成熟,对铅的排泄能力增加,铅中毒也相对开始逐渐减少。

铅是常见的工业毒物,铅及其化合物主要以粉尘、烟或蒸汽的形式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其次是消化道。儿童铅中毒原因很多,如室内装饰材料、含铅汽油、燃烧后排出的尾气和铅作业工厂排放的废气、胎盘传播、食物等。

有研究发现,儿童血铅越高,其身高、体重和胸围的标准化值有越低的趋势,血铅每上升10 μg/dL,身高降低1.3 cm。血铅水平高于25 μg/dL者,身高、体重生长状况明显落后于相对低铅儿童。这些研究提示血铅过高可能是儿童体格生长落后的原因之一[3]。还有研究提出血铅在很低水平时即能对儿童的智能发育产生不良影响,血铅水平每上升10 μg/dL,智能丧失6~7分[4]。临床常可见到因为铅中毒出现贫血、免疫力下降、多动症、视力和听力下降、性格多变、运动失调、肾功能损害的儿童。

健康教育措施是预防儿童铅中毒的基本手段,环境干预是根本办法,重度中毒以临床祛铅为佳。其中健康教育对轻、中度铅中毒的防治作用是临床治疗和环境干预无法代替的。预防铅中毒要做到对儿童勤洗手、勤清洗小儿玩具、家庭勤除尘、注意家长个人卫生、避免带孩子到车流量大空气铅含量高的闹市游乐;同时家长要让孩子少吃含铅食品,如松花蛋、爆米花以及各种膨化食品,多吃含钙、铁、锌的食品,如奶制品、豆制品、蛋类、海产品等。应重视儿童尤其是婴幼儿的看护,尽量减少含铅制品进入家庭,改善大气环境,使婴幼儿对铅的摄入和吸入减少。

总之,希望社会各界都对铅污染问题重视起来,为我们的下一代创建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使他们得以健康快乐地成长。

[1]颜崇淮,沈晓明,章依文,等.上海市儿童血铅水平及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儿科杂志,1998,36(3):142-144.

[2]傅松涛.儿童铅中毒防治[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6-17,58-59.

[3]戴耀华.中国儿童铅中毒及其研究现状[J].中国流行病学杂志,2005,26(9):649-650.

[4]林清强,杨迎欣,朱敏,等.浅谈我国铅中毒的现状、预防和治疗[J].上海医药,2002,21(3):33-38.

猜你喜欢

铅中毒血症儿科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论“血不利则为水”在眼底血症中的应用探讨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铅中毒的诊断及治疗
圆梦儿科大联合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瓜氨酸血症II型1例
李发枝教授治疗儿科疑难杂症验案4则
150例铅中毒儿童临床分析
甲状腺术后低钙血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