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护患同组的分组护理模式对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

2011-06-20崔保玲王杏微李力佳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12期
关键词:同组分组基础

安 莉,甄 景,崔保玲,王杏微,李力佳

(1.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河北 保定 071000;2.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河北 保定 071000)

基础护理既是护理工作中最基本的操作技能,又是服务质量敏感的指标[1],神经内科不能自理的患者居多,生活护理是护理的工作重点之一。2010年8月,我科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设计了医生和护士同组共同负责同一组患者,形成“医、护、患同组”的分组护理模式。通过半年多运行,基础护理质量较前大幅度提高,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现有床位50张,护理人员20名,2010年8月至2011年2月所收治患者其年龄、性别、疾病谱与新护理工作方式实施前(2010年1月至2010年7月)病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护理分组 将病区50张床位分为3组,每组16~17张床,而医生、护士根据床位分组也随之分成3组,使各护理小组分管的病人与各医疗小组相一致,共同负责同一组病人,每名护士负责3~5名患者。在人员结构上,护士按职称进行分组,实行“1:1:1:1”的分层结构模式,即主管护师、护师、护士,助理护士各1名,由主管护师担任担任组长。她重点管理与督促本护理组成员,对在岗时间段的护理质量负直接责任。而夜班护士也参与分组,当各组中有一名人员轮休时,由上白班的夜班护士作为辅助护士,接替她的工作。保留治疗班1名,负责帮助配液、各种物品消毒和检查抢救用品、画体温单及领取第二日药品。

1.2.2 护理业务

1.2.2.1 各护理小组负责本组病人从入院到出院所有治疗和护理工作包括医嘱查对及执行、实施护理操作、书写护理记录、接送出入院患者和健康教育等。并且将晨间交班时间提前到7∶50,将以前医生和护士分别交班改变为共同交班。此外每周四所有在班护士要参与医生每周的大交班,做到除了掌握所管患者的基本情况外,对其他两组的患者也做到大概了解。我们还将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的照片张贴在病房内,强化患者认识,使患者与家属能准确说出、认出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做到患者有问题时能找准人、找对人。

1.2.2.2 分组护理实施过程中,各组严格按照等级护理标准执行,每个护理组长和护工7:30到岗,护工为患者打好开水。而组长则评估及清点需作基础护理的病人,并准备基础护理用物,参加完晨会及交接班后与本组人员一起逐一为病人进行基础护理,包括口腔护理、床上擦浴、翻身拍背(2~3 h/1次),会阴、尿道口护理,膀胱冲洗以及各种管道护理等。更换并消毒吸氧及负压吸引装置,随时更换脏掉的病员服及床单、被套,保证病人舒适及床单位整洁。而在下午,小组各设1名基础护士,在15:30~19:30时间段除完成所管患者的常规治疗与护理外,还要在护工配合下负责当日新入院病人的卫生处置并做好晚间基础护理。每周二固定为基础日,到这天下午,由基础护士和护工为病人洗头、剃胡须、剪指甲等,保持病人的三短九洁即保持头发、胡须、指(趾)甲短及头发、颜面、口腔、皮肤、会阴、肛门、臀部、手、足的清洁。

1.2.2.3 医生参与护理小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共同制订个性化健康教育计划,在内容上除疾病知识、心理、饮食及药物指导外,我们另外增加了偏瘫肢体良姿位摆放,肢体活动,Bobath握手,翻身、穿衣、入厕等日常生活指导等康复内容。

1.2.3 质量控制 建立护士长-组长-责任护士三级质控网,各组组长每天交接班时互查基础护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并纠正。护士长每周抽查2次,并结合护理部查房、夜查房及征询医生、病人和家属的满意度来评估基础护理质量,在第2周晨会上作出分析,采取整改措施。每月底进行总结与评价,向各小组下达书面改进通知书并要求提出改进措施。形成质控-评价-改进全程质量管理网络。

2 结果

2.1 “医、护、患同组”实施前后患者基础护理质量比较(见表1)

表1 “医、护、患同组”实施前后患者基础护理质量比较(%)

2.2 “医、护、患同组”实施前后医、护、患三方的满意度比较(见表2)

表2 “医、护、患同组”实施前后三方满意度比较(n/%)

3 体会

“医、护、患同组” 改变了以前一个责任护士面对不同的医疗组以及一个医疗组面对不同责任护士的情况,责任护士更清楚地知晓自己所管患者的病情变化、护理效果及心理状况,并及时向医生反映患者的病情,使得医护之间沟通更直接、及时与密切。对患者的医、护人员相对固定和一致的特点使医护与病人及家属之间的沟通也更加顺畅,“医、护、患同组” 实施前,病人对责任医生的认识率为90%左右,而对责任护士的认识率只有50%~60%,实施新护理模式后,责任护士在工作中由“要我去做”转变为“这是我的病人,我要去做”,病人对责任护士的信任度不断提高,认识率也能达到95%以上。很多问题都在第一时间反映到责任护士或组长那里,并及时得到解决,不能解决的,责任护士或组长马上与组内医生沟通,并共同解决。改变了以往一个病人的护理由多个护士来完成,质量无保证、连续性差的状况,真正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

从表1可以看到,无论是重症或非重症患者,基础护理质量均有大幅度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为采取医护患三者同组的小组负责制,责任更加明确,尤其将基础护理形成流程,并落实到人,有利于护士把握护理专业的本质和内涵[2]。将患者分别归入各组,可以获得更为动态的病情变化信息,使得记录更加完整与规范。此外,护理组长对本组护士的督促检查以及各护理组互相检查、护士长抽查及护理部每月对科室的指导检查对基础护理的落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让医生和病人参与质量评价,也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度,避免了单纯检查所带来的片面性。

2010年8月以前神经内科采用传统的责任制护理模式,医生和护士自行分组,职责不明确,目标不一致。“医、护、患同组”的分组护理模式使一组医生和护士共同为一组患者服务,各小组成员荣誉共享、责任共担,改变了以前互相依赖,比较被动的工作局面,营造一种以病人利益和需求为中心的人性化职业氛围。这一举措使医德医风和服务质量大有改善,护患纠纷由去年同期的6起下降到1起。

综上所述,“医、护、患同组”的分组护理模式不仅促进了医护合作,也更好的解决了患者的基础护理问题,使之更有效促进整体护理发展,使患者得到更优质的服务。

[1]沈月凤.4所县级医院基础护理合格率低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8):92.

[2]刘苏君.基础护理:护士的专业内涵[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4):243.

猜你喜欢

同组分组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新知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分组
“五抓五促”夯基础
迎面踢毽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