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预防及非手术治疗的护理
2011-06-15倪红
倪红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1],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等原因引起颈椎脊髓、椎动脉、神经根受压,而出现的临床综合症。本文对我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进行牵引、理疗以及药物治疗,并进行有效地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回顾2010年2月至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70-80例,其中男性患者68例,女性患者52例,年龄24~66岁,平均年龄51岁,病程11d~4个月,所有患者均经X线片和CT确诊。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67例,椎动脉型18例,脊髓型12例,交感神经型8例,混合型15例。患者临床表现为颈背疼痛、头晕、恶心、呕吐、肢体麻木乏力等。
2.治疗方法:患者取颈椎前屈15-30°,采取坐位或仰卧位牵引,用颌枕带或充气颈托牵引,牵引重量为2-5kg。每次60min,采用电磁波理疗,直接照射颈部,每次30min,每日一次,半个月为一个疗程;点按颈肩附近穴位,每次15min,牵引和理疗均1次/d,半个月为一个疗程。牵引过程注意患者的舒适程度,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脉搏,以免发生意外;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日,口服解热镇痛药物,常用2%利多卡因、曲炎舒松A注射液进行颈神经根封闭;患者日常用热毛巾局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颈部肿胀。
3.护理
(1)心理护理:患者患有颈椎病后出现肢体麻木、活动受限甚至危机生命,患者产生紧张、恐惧、焦虑等心理,对自己的病情不知道能否康复,是否会失去生活能力,担心会给给家庭造成压力和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因此,护理人员要热情接待患者,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主动与患者沟通,礼貌用语,微笑服务,针对其不同的心理进行细心的安慰和关怀,安慰和鼓励,耐心听取和回答患者的倾诉和提出的问题,解除其悲观忧虑的消极心理,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告知患者和家属颈椎病的病因、治疗、护理以及可能出现的症状,使患者了解颈椎病相关知识,了解治疗时的注意事项,积极配合治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2]。
(2)一般护理:对患者进行牵拉、理疗等治疗时注意患者的舒适程度,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脉搏,按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以免发生意外,详细询问患者有无头晕、恶心等症状,可暂时停止牵引,休息,减少牵引重量。老年患者和瘦小者在下颌部垫毛巾缓解局部疼痛和不适,指导患者正确的卧位姿势,选择最佳的牵引条件,保证牵引装置的安全、有效、稳固、引力及方向的正确性,牵引完,缓慢解下牵引带,告知患者静坐休息几分钟后进行点按穴位,牵引后颈部有不适感可进行热敷或使用膏药外敷缓解症状。理疗时注意观察询问患者,防止出现烫伤。患者在睡眠面时枕头高度适宜[3],以利于脊椎取下的恢复,保持良好的睡姿,胸部及腰部保持自然曲度,双髋及双膝呈屈曲状,使全身肌肉放松,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经常活动颈椎改变体位,定时活动肩颈部,进行头部运动,舒缓颈肩肌肉疲劳,不要提重物,注意颈肩保暖,避免风寒湿邪侵袭。患者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饮食加强营养,多食用蔬菜、水果、鱼类和乳制品等易消化食物。饮食清淡忌油腻。
(3)颈椎锻炼:适当的扭转和拍打局部,调理肌肉、血管功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舒筋活络,指导患者做颈椎保健操,适当的进行功能锻炼,运动力量要缓和均匀,切忌用力过度[5]。
4.疗效标准:(1)显效:患者自觉症状消失或显著减轻,功能活动正常或基本正常;(2)有效:自觉症状大部分减轻,功能活动基本正常;(3)无效:患者症状无改善或加重[5]。
结 果
见表1
表1 患者治疗结果
通过表1可以看出,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总有效率为93.33%。
讨 论
颈椎病治疗困难,而且容易复发,给患者身心带来很大影响,颈椎病发病原因是由于患者长期工作姿势、睡眠体位不良使颈肩部的急性或慢性劳损以及受到风寒所导致,因此,颈椎病的预防很重要。改善长期低头工作,日常常进行颈肩部运动,舒展颈肩肌肉,避免颈椎长时间处于一固定位置,避免头颈过伸、过屈或倾斜,保持良好的睡姿和合适的枕头高度,避免负重,加强功能锻炼,促进血液循环。患者要积极配合牵引、理疗、药物等治疗,主动进行康复训练,医护人员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痛苦。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何晓凤,刘才金,袁柳仙.颈椎病的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1,21(9):119.
2 马文华,李建华.康复护理干预对颈椎病保守治疗的作用[J].中国康复期刊,2010,4(25):274.
3 王丽琴.颈椎病的预防[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8.10(6):106.
4 李连泰,李宝新,钟怀印.青少年颈椎病的综合治疗和预防[J].中国实用使用医学,2010,12(4):98 -99.
5 梅虹.中医综合疗法保守治疗100例颈椎病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1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