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激活技术对抑郁症的疗效研究*
2011-06-15李玉霞
李玉霞
行为激活(Behavioral activation,BA)技术又称为应用行为分析法(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ABA),是以认知行为疗法为基础,将任务按照一定的方法和顺序分解成一系列较为细小而又相互独立的步骤,然后采用适当的强化方法,按照任务分解确定的顺序逐步训练每一小步骤,直到患者掌握所有步骤,最终可以独立完成任务,并且在其它场合下能够应用其所学会的知识和技能[1]。国外有研究表明,行为激活技术可以成功地减轻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2],并可以团体辅导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减少患者的复发几率[3]。国内研究将行为激活技术应用于儿童孤独症的治疗[4],但未见抑郁症方面的相关报道。本研究初步观察了行为激活技术在抑郁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某院精神病科接受治疗的门诊及住院单相抑郁症患者 42例,均符合 CCM D-3的单相抑郁症诊断标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 D)>17分。将被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21例 ,其中男 7例 ,女 14例 ,年龄 (30.71± 10.86)岁。观察组 21例 ,其中男 6例 ,女 15例 ,年龄 (28.96± 8.44岁 )岁。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所有被试均排除双相或精神病亚型抑郁症、脑器质性疾病史、心肝肾疾病或代谢性疾病史、酒精药物依赖史。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病人给予单独的抗抑郁药治疗,实验组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行为激活技术治疗,治疗步骤严格按照 Jacobson等人制定的 BA治疗手册完成[5],每周 1次,连续 10周,每次治疗时间约 90分钟。药物治疗方案均由精神病科主任医师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制定和调整。
1.2.2 疗效评定
1.2.2.1 症状评定 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对病人的抑郁症状和生活质量情况于治疗前、治疗后、1年随访结束时分别进行评定。
1.2.2.2 临床疗效评定 ①痊愈:症状全部消失;②显著进步:症状大部分消失,程度明显减轻;③进步:症状部分减少或程度稍减轻;④无效:症状无变化或较前加重。临床疗效的评定工作由 1位不参加治疗研究的精神科主治医师单独进行。在行为激活技术治疗期结束(10周)时评定 1次,1年随访期结束再重复评定。
随访研究:在 10周治疗期结束后,进行 1年的随访研究。随访期间定期(每 2~ 3个月 1次)通过电话、信件或家访与病人保持联系,有时也为病人恢复期巩固治疗提出一些参考意见。但不再给予标准化的药物治疗或行为激活技术治疗。在随访期规定符合下列情况之一作为“病情复发”的标准:①HAMD总分>17分;②由于精神症状加重而再次住院。
1.3 统计方法 全部数据采用 SPSS 14.0进行配对t检验和方差分析统计。
2 结 果
2.1 基线期两组量表评分比较 在治疗开始对两组的HAMD得分和 GQOLI-74得分进行t检验,HAM D得分比较为t(20)=2.24,P=0.03,GQOLI-74得分比较为t(20)=0.30,P=0.21,结果显示,两组样本 HAMD得分和 GQ0LI-74基线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前后量表评分比较 所有被试均完成了 10周的治疗,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结束后的 HAM D得分和GQOLI-74得分分别与治疗前进行比较,分数降低和升高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治疗后两组 HAMD得分进行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QOLI-74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 1 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抑郁水平和社会功能评分比较(±s)
表 1 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抑郁水平和社会功能评分比较(±s)
注:各组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GQOLI-74评分治疗后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HAM D评分GQOLI-74评分组 别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联合治疗组 21.33± 3.19 9.57± 3.41* 42.86± 7.61 58.81± 6.95* △对照组 21.60± 3.73 10.73± 3.60* 40.24± 9.42 55.03± 7.77**
2.3 临床疗效评定比较 在 30例完成治疗计划的病人中,收集到 27例病人 1年的随访资料。其中包括 16例联合治疗组病人和 11例对照组病人。在治疗结束时,有 22例达“基本恢复正常”的标准,其中联合组 16例,对照组 6例。
在 1年随访结束时再评定,联合组 16例病人中有 3例(19%)达“复发”标准(HAMD> 17分或再次入院)而对照组6例病人中有 4例达“复发”标准。两者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2=4.81,P<0.05)。可见,在 1年随访结束时,联合治疗组病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1年随访结束时临床疗效评定,16例联合治疗组达“显著进步”以上的人数为 12例(75%);而 11例对照组病人中 3例达“显著进步”以上(2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i2=3.89,P<0.05)。随访结束时临床疗效评定显示联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3 讨 论
临床上抑郁症有多种治疗方法,研究发现其中认知行为疗法(CBT)是预防抑郁症复发的首选治疗方案[6]。 Jacobson等人发现,认知行为疗法的组成部分中,只有行为激活(BA)技术是必要的,从临床治疗终止至 2年后的随访中发现 BA成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而且,这些效果与完整的 CBT治疗效果一致[7]。这表明 BA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治疗方法,比完整的 CBT能够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一些国外学者通过对行为激活技术的回顾分析发现,行为激活技术是一种简单可操作并且成本低廉的有效治疗方法[8-9]。
本研究结果提示,行为激活技术结合药物治疗的方法,无论是短期(10周治疗期 )或长期(1年随访结束)的疗效,都优于单独药物治疗。联合治疗组的病人能在随访 1年期间,仍保持病情稳定并进一步改善,说明行为激活技术矫正了患者消极的行为方式,并使其行为抑制系统也得到了改变,病人能够在治疗终止后较长时期继续应用所学到的行为模式重新回到过去的生活状态。
与其他抑郁症的心理治疗比较,行为激活技术是一种更具体和具有可操作的方法,它是对行为本质的干预,目标是具体行为的改变。患者不需要抽象思维过程,只需要集中精力在可见的行为。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衰退,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出现困难。因此不论患者是否由于抑郁情况导致智力能力下降,都可以成功地完成行为作业,改善抑郁状况。当治疗结束而病情复发时,手册作为最重要的治疗手段提供给他们一些具体可行的帮助。并且行为激活技术相对容易学习和掌握,治疗师按照手册评估非常容易。
为此,笔者认为药物治疗在一定时间内可以改善症状,但单独应用则很难从根本上治愈疾病。行为激活技术以改变人的行为方式为主从而来改变病人的抑郁状态,实质上是对抑郁障碍的发病基础进行治疗,即对患者的认知倾向进行治疗,可望长期改善症状或治愈。
[1]Acobson N S,Martell C R,Dimidjian S.Behavioral activation for depression:returning to contex tual roots[J].Clinical psychology:science and practice,2001,8:255-270
[2]Cullen J M,Spates C R,Pagoto S,et al.Behavioral activation Treatment for major depressiv e disorder:A pilot investigation[J].The behavior analyst today,2006,7(1):151-165
[3]Porter J F,Spates C R,Smitham S.Behavioral activation group therapy in public mental health settings:A pilot investigation[J].Professional psychology:research and practice 2004,35(3):297-301
[4]石萍,于情,郭少芹,等.应用行为分析法治疗儿童孤独症 [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52):10490-10491
[5]Lejuez C W,Hopko D R,Hopko S D.A brief behavioral activation treatment for depression[J].Behavior Modification,2001,25(2):255-286
[6]Hollon S D,DeRubeis R J,Evans M D,et al.Cognitiv e therapy and pharmacotherapy for depression[J].Archives of g eneral psychiatry,1992,49:774-781
[7]Jacobson N S,Dobson K S,Truax P A,et al.A component analysis of cognitive-behavioral treatment for depression[J].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1996,64(2):295-304
[8]Spates C R,Pagoto S,Kalata A.A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 e review of behavioral activation treatment of major depressiv e disorder[J].The Behavior Analyst Today,2006,7(4):508-518
[9]Richard Spates C,Sherry Pagoto,Alyssa Kalata B A.A g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view of behavioral activation treatment of major depressiv e disorder[J].The Behavior Analyst Today,2006,7(4):508-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