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工程建设各阶段造价波动原因分析及对策
2011-06-13王宁宁粘来娥
王宁宁,宋 玥,粘来娥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13)
0 引言
近年来,电网工程建设受外界因素影响,各建设阶段造价波动较大,投资超支或结余过多的现象时有发生,与国网公司“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的要求相左。为使电网工程造价可控、在控,提高电网建设工程的投资效益,通过对典型工程各阶段造价的分析比较研究,总结造价波动的现状和原因,找出导致超支或结余的因素,探索出更合理的费用计列及控制方式,为各建设阶段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提供依据,切实提升电网建设全过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水平。
1 电网工程各建设阶段造价波动现状
近几年,随着国网公司“三通一标”、“两型一化”、“两型三新”政策的积极推行,电网工程造价控制水平明显提升,绝大部分工程审定概算小于批准估算,竣工决算小于审定概算。但由于外部因素的影响,仍有不少工程存在波动较大的情况,尤其是内部结构指标的上下波动不尽合理,经常出现某些指标的超支或结余。本文从2010年完成竣工决算的电网工程中抽取输变电工程9项,包括500 kV工程1个,220 kV工程4个及110 kV工程4个,对其估算、概算、和决算的相关数据进行追踪,以此为基础,进行各建设阶段造价波动的分析。
1.1 各阶段总投资造价波动幅度
分析对比工程各阶段造价,得到图1所示各阶段造价变动幅度。
图1 各阶段造价变动幅度图
图1可知各建设阶段造价的波动幅度,就电压等级而言,110 kV最小,220 kV居中,500 kV最大。主要是因为电压等级越高,工程建设各环节要求越严格,工程从立项至竣工验收持续时间越长,遭受外部因素(工、料、机及设备价格,工程线路及站址条件,国家出台的政策性文件、规定的标准等)影响越大。比如:从投资审查及批复程序来讲,500 kV概算由各项目法人单位组织预审,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咨询单位评审后,报国网公司总部审核并批复;220 kV概算由项目法人单位自行组织或委托具备资质的机构评审报国网公司总部复核后,由项目法人单位批复;110 kV概算由项目法人单位自行组织或委托具备资质的机构评审,由项目法人单位批复,报国网公司总部备案。随着审查及批复单位的增多,持续的时间也越长。
各建设阶段造价的波动幅度就各建设阶段而言,估算与概算之间的波动幅度最小,估算与决算之间的波动幅度最大,概算与决算之间的波动幅度居中。从图中可知,绝大多数工程均符合估算控制概算,概算控制决算的原则,仅有110 kV工程由于个别工程的原因造成概算超估算。
1.2 各阶段结构性造价波动幅度
110~500 kV各单项工程变动占总变动比例如图2、图3、图4所示。
图2 500 kV各单项工程变动占总变动比例
图3 200 kV各单项工程变动占总变动比例
图4 110 kV各单项工程变动占总变动比例
从图2~4可以看出,在估算与概算、估算与决算以及决算与概算之间,其差异主要体现在设备费与其他费的波动。
下面以500 kV工程为例,设备费及其他费用对总变动影响大且自身变动幅度大,设备费对总变动的影响占70%~86%,其自身变动幅度为13%~17%;其他费用对总变动的影响占13%~18%,其自身变动幅度为13%~38%,是引起造价差额的主要因素。进一步分析样本资料可以发现,设备费的减少,主要是因为工程持续周期较长,设备价格变动较大,以主变为例,可研估算时信息价为3 825万元/台,初设概算时为3 624万元/台,竣工决算时则为3 325万元/台,下降幅度较大。
2 各建设阶段造价波动原因分析
2.1 工程量变动
(1)各建设阶段设计深度不一。
可研估算阶段着重点在于反映建设项目的建设规模、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其设计深度有限,仅对影响投资水平的关键因素进行总体把握,细节性因素未全面考虑,估算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人员的工作经验。
概算是在初步设计阶段,根据初步设计的图纸及说明,利用国家和地区颁发的概算指标、概算定额、设备材料价格等资料计算的工程造价,与可研估算相比,人为估算的因素大大减少,造价的准确性有所提高。
竣工决算是工程竣工投产时,综合反映竣工项目从开始筹建到竣工交付使用为止的全部建设费用,它以工程结算为基础,在工程实施阶段按照承包方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以合同价为基础,同时考虑因物价变动因素,以及施工中所发生的设计变更与变更设计费用。
各建设阶段由浅入深,资料详尽程度由粗略到详尽,人为因素由多至少,使得工程量在各建设阶段发生一定幅度的变化。
(2)外部环境因素变化。
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对电网工程造价水平影响显著,主要表现在站址、线路路径选择余地越来越小,当已选择的理想变电站站址和线路走廊与地方规划发生冲突时,不得不重新选择路径及站址,造成土石方、地基处理、挡土墙及接地降阻等工程量的变化;线路工程路径的曲折系数增加等。除此之外,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采用,也将造成工程量的变化,比如:不同工程建设阶段选取不同的塔形,将会造成土石方量、基础混凝土量及塔材重量等工程量的变化。
2.2 物资价格变动
近几年来,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和供求关系的影响,设备材料价格极不稳定、呈现无规律的大幅度波动,除此之外,各种物资价格本身也受大量因素的综合动态影响,都有随着时间波动的趋势,且这种趋势难以完全预测,设计人员对这种价格变动也没有相应的预警应对机制,对造价控制十分不利。
此外,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采用,增加了建设成本却降低了运营成本,使工程投资有所增加。
2.3 各项费率变动
基本预备费的变动。随着设计深度的不断增加,各种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少,基本预备费的计列也随之减少。批准估算预备费费率220 kV及以下为4%,330 kV及以上为3%;审定概算预备费费率220 kV及以下为2.5%,330 kV及以上为2%;预算预备费费率均为1%;竣工决算是工程建设项目交付使用时所发生的全部费用,已不存在不确定因素,因此不再计提预备费。
其他费用的变动。工程决算阶段部分其他费用有不同程度的增减变动,比如环境影响、水土保持、防洪评价、地灾评估、压矿评估、研究试验费等方面所支付的费用都有不同程度变动。本文所选取的9个样本均存在其他费用决算大幅低于概算的情况,其他费用的差异是造成概算、决算差异的主要原因。
建场费的变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各项法规政策的完善以及人民法律和维权意识的增强,可供电网利用的土地越来越少,拆迁赔偿等民事协调的难度越来越大,全国各地建场费均呈现趋势性上涨势态,且上涨幅度具有不确定性。
首先,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扩大,城区规划和“新农村”建设对土地资源的要求日益紧张。这对输变电工程的站址及路径选择造成很大的影响。从工程造价上看,由于地方规划的要求,变电站的站址条件不够理想,造成与站址有关的工程费用如场地平整、地基处理、护坡、挡土墙等费用大幅增加;线路工程路径的曲折系数增加,钢管杆及电缆的应用增加;出线走廊狭窄,造成变电站出线相互交叉跨越或挤占预留的线路走廊,甚至无法架空而改用电缆出线,这些都直接造成了工程造价的上升。
其次,在工程建场费赔偿方面,赔偿的标准越来越高,赔偿的难度越来越大。一方面是因为经济的发展造成土地资源的紧张和土地价值的提高,另一方面是因为人民群众维护自身权益意识的增强,同时也受到各地方包括乡、镇、村等小集体维护自身利益的影响。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建场费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将逐渐增大。
3 提高电网工程建设过程各阶段造价控制水平的对策
3.1 完善造价管理体制
(1)进一步加强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
随着电网建设的快速发展,传统的造价管理方式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注重一次性建设成本,而不考虑后期的运营和维护成本,使得预算充足时会过度使用资金,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预算紧张时会片面降低建设成本,造成未来运营和维护成本大幅度的提高,甚至出现豆腐渣工程。此外,工程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与维护的割裂,容易造成信息传递的不对称性,给未来的运营与维护带来困难,并且容易造成维护成本的浪费。在新形势下,必须转变管理观念,创新管理方式,引入科学决策,优化管理策略,积极推进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
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注重一次性建设成本和后期的运营及维护成本之间的平衡,坚持科学分析,采用优化设计使技术和经济紧密配合,剥离冗余功能,突出输变电工程的整体功能和基本功能;注重系统优化、全局优化、费用优化,注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集成应用,通过多方案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力求以最少的投入,创造最大的效益;真正实现电网工程在寿命期内的功能匹配、寿命协调和费用平衡。
电网工程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对于转变电网发展方式和公司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基建管理理念和方法创新,有利于节约环保,有利于新技术推广应用,有利于提高工程整体水平,有利于公司整体利益最大化。
(2)进一步加强电网规划环节技术经济论证。在电网规划和工程前期阶段做好建设项目整体规划,深入开展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论证、优化和全寿命周期综合成本分析,优化系统方案,明确建设规模和标准,细化各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顺序,提高电网投资效益,努力实现建设项目设计方案科学、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深化站址优选、路径优化,压缩线路走廊;采用航空摄影照片、卫星影像数据和GPS卫星定位系统,通过海拉瓦技术选线优化路径,减少房屋拆迁、树木砍伐、青苗赔偿等;积极推广应用大容量变压器、大截面导线、同塔多回、节能金具等先进适用技术和设备,提高单位走廊输送容量,促进资源合理利用和节能降耗。
(3)进一步加强预算的造价控制职能。
长期以来,电网工程招投标按照审定概算总投资确定标底,从源头上造成竣工决算与审定概算总投资差额较大,导致预算与决算的脱节,预算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造价控制职能。不少工程甚至没有预算,这种忽视预算的现状,大大弱化了预算的造价控制职能。
不管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预算对决算的控制都是最直接的,其数额也是最接近的,因此,要全面推行施工图工程量清单招标,真正把预算作为投资使用计划的基础并使其为资金管理和工程结算提供依据。
3.2 加强信息化管理
加快电网工程造价资料数据库的建设。电网工程的造价资料数据库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利用计算机网络平台实现造价管理的电算化还存在基础性困难。目前已建设的各类型电网工程很多,工程数据也很丰富,但多是纸质资料,且没有经过整理分析、系统归类和电子化处理,导致这些宝贵资料应用时查找起来费时费力,除此之外,以原有工程数据为载体,进行各种指标数据的挖掘、应用、测算费时费力。为此要加快信息化平台建设,建立电网工程造价资料数据库。
建立与各相关领域的信息沟通。工程造价体系是一个系统体系,受到诸多外部环境条件的限制,譬如工程所在地的城市规划、地质条件、赔偿标准、交叉跨越、通讯干扰、覆冰、风速、污秽等级等,这些都是与电网工程造价密切相关的,但由于与相关部门缺乏必要的信息沟通,造成数据出入较大。因此,不仅要实现系统内的信息化,也要加强与各相关领域的信息沟通,为工程建设提供详实准确的资料,提高设计、施工质量,进而提高工程投资效益。
3.3 建立建设场地征用及清理费数据库,加大赔偿费用的控制力度
高度重视征地、拆迁及赔偿等涉及地方政策性处理工作,充分发挥属地供电公司的地方优势,落实其工程建设外部环境协调的责任,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努力争取地方政府的理解和有利的政策支持,积极推动政府出台支持电网建设的系列性文件或优惠政策,抑制建场费的大幅攀升。
首先,充分发挥属地供电公司的地方优势,结合工程建设实际,主动与有关部门沟通,争取良好的外部建设环境及地方各级政府的优惠政策,努力推动当地政府出台 《电网工程占用土地及地上物补偿标准》等相关文件,为降低工程造价保证工程顺利实施创造条件。
其次,建立属地化青赔协调小组,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各地市、县供电企业(建设管理单位)组建工程青赔协调小组,建立与当地政府有效的沟通机制。统筹制订本地区工程建设青赔的内部控制标准,统一赔偿标准。
第三,加强属地公司青赔工作绩效考核。
第四,建设单位要对各建设阶段所估列和实际发生的费用进行对比,分析赔偿费用出现阶段性变动的原因,增强各阶段赔偿费用的连贯性和一致性;针对各地拆迁、跨越以及近期增加的有关环评、水土保持等费用收费标准差异较大,应加快研究、提出相关管理办法及测算依据,建立合理的标准,避免费用不合理的增加;整理积累各项实际赔偿费用的数据分布,建立基于不同条件的拆迁赔偿数据库,为以后赔偿费用的确定提供依据。
3.4 实时发布造价信息,建立电网工程造价的预警机制
电网工程的变压器、塔材、导线等设备装材费一般占本体工程的60%~70%,其价格的变化对整个工程投资的影响较大。当前缺少实用的价格信息共享及预测机制,不能及时有效地预测未来价格的变化情况。当外界环境因素导致市场价格出现大幅度波动时,造价人员难以准确估价,“三超”或“高估冒算”现象频频发生,削弱了各阶段工程造价的造价控制职能。
物资价格方面。物资部门要加强价格信息的积累和预测,并要做到信息共享,及时提供给相关部门,相关部门在进行投资决策及编制估算、概算时也要主动征询物资部门相关采购价格和价格预测等方面的信息。
造价信息方面。信息管理是造价管理的重要内容,其中价格信息、计价依据信息尤为重要,其及时性、准确性直接关系到造价确定的合理性。为切实提高公司系统设计、施工、咨询、建设单位造价管理整体水平,相关部门应及时颁布各种最新的造价资料和价格信息,达到造价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其主要内容除各项目的人、材、机等消耗量及价格、费率、利润等外,还有各类工程的年度价格指数及各城市之间的地区价格指数。
3.5 积极开展技经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
随着国网公司精益化管理要求的逐步提高、基建投资的大幅增长,技经工作压力大大增加,如果技经人员仅限于掌握识图、套定额、取费、计算总价等基本工作方法,而没有充分掌握现代科学管理的专业知识,就不能满足当前国网公司对建设项目全过程的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进行有效管理的新要求。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对技经从业人员的培训,比如及时组织造价人员学习最新的造价规范;并有针对性地制订切实可行的培训和再教育计划,比如定期学习全寿命周期管理、信息化技术应用等新工艺、新理念,加强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教育,使技经从业人员既懂工程又懂管理,提高公司的工程造价管理水平。
实践证明,充分发挥好技经从业人员在工程建设中的主导和约束作用,既是保障项目投资效益的内在需要,也是企业健康发展、做大做强的外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