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状况*
2011-06-13邱晶晶
邱晶晶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新乡 453000)
政治信仰是人们对某种政治主张、思想观点和政治理论体系的由衷信仰和由此产生的强烈的政治责任感,表现为对这种政治理论观点和主张的高度认同和坚信。政治信仰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高度集中体现。[1]在我国,政治信仰主要指的是树立共产主义的政治信仰,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
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建设和发展的骨干力量和主力军,他们的政治信仰状况与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方向和性质紧密相关。当代大学生的政治信仰状况还直接影响中国政治文明的发展。因此,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政治信仰状况,针对现状加强和改进对其政治信仰的教育与引导,是每一位从事思想教育工作者的不可推卸的责任。为此,我们组织河南省七所高校学校的部分在校大学生做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在理论上能够接受主流政治信仰,但其政治信仰又具有易变性、相对性。
1 大学生的政治信仰与主导的政治信仰具有相当的一致性
长期的主流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政治信仰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使其与主导的政治信仰具有相当的一致性。
1.1 大学生在理论上能够接受主流政治信仰
据调查,有88.7%的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抱有“坚信不疑和基本相信”的态度。见表1所示。
有接近1/3的学生相信“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见表2所示。
?
?
有超过1/2的学生同意和基本同意“共产主义在全世界必定胜利”、“社会主义一定能战胜资本主义”。见表6所示。
1.2 绝大多数学生能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学生已经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还有近1/4的学生正在考虑提出申请。见表3所示。
?
学生的入党动机基本端正。有超过半数的学生把“为他人和社会多做贡献”和“促进自己的成长”当做入党的主要目的。见表4所示。
?
1.3 大学生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有信心
与共产主义信念相比,大学生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有信心。见表6所示。
?
2 当代大学生在政治信仰上出现的问题
由于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容易受到不同政治文化、政治观点的影响。因此,其政治信仰又具有易变性、相对性。
2.1 政治信仰上表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大学生在政治社会化这一过程中,虽然长期接受的都是主流政治文化的教育,能够相信主流政治信仰,但他们的思想较为活跃,尤其是进入大学以后,接触了复杂的现实社会和受到非主流政治文化的冲击,在政治信仰上就表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据调查结果显示,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同意和基本同意“中国政治改革的方向是多党制”、“中国市场经济的前途是私有化”、“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必然走向趋同”等观点。见表6所示。
?
在对待宗教信仰问题上,也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有不少学生认为“大学生信仰宗教是他们个人的事,没必要理会”;还有学生认为“信仰宗教可以弥补精神空虚、有信仰比没信仰好”等。只有不到1/3的大学生认为“掌握科学知识的大学生不应信仰宗教”,仅有4.2%学生认为“学校必须限制学生信仰宗教”。见表7所示。
2.2 政治信仰上趋向现实化、功利化
?
随着我国社会改革的深入,不少大学生在政治信仰上趋向现实和功利化,由追寻理想转变为追求利益。多数学生入党的真正动机不是真正信仰共产主义,而是加入中国共产党能够促进自己成长、有利于就业和个人前途这一现实动机。应当引起重视的是:有42.2%的要求入党的学生是把“改变共产党的现状,使她更好地发挥领导作用”作为自己的入党动机,更有6.9%的学生把“改造共产党”作为自己的入党动机。对于这部分学生,如果他们不能端正入党动机,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将来他们一旦入了党,当了党的干部,对我们党的前途和命运而言,都将是十分危险的。见表4所示。
3 加强对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引导和教育
公民政治素质的高低与政治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政治素质就是政治教育的直接结果。现代政治教育是通过传播主导性的政治观念和民主法制观念,培养人们的政治参与意识与政治参与能力,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政治发展和民主进程。西方学者同样意识到政治教育对于政治生活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对政治学的学者来说,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政治信仰或政治思想问题。人们对政治领域的看法如何,人们最主要的观点是什么,哪些领导人和机构被认为是最举足轻重的——这些问题以及其他的信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政治舞台上的活动方式。”[2]303
在我国,政治教育主要就是,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增强人民群众对共产党、对祖国、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共识和深厚感情。因此,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培养,特别是政治信仰的引导和教育。这既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使命,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
[1]王玄武,骆郁廷.思想教育 政治教育 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230.
[2][美]安东尼·奥罗姆著,张华青等译.政治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303.
[3]张灿耀.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79-180.
[4]曾庆娣.大学生政治信仰的生态学分析[J].高教探索,2007,(1).
[5]张果,李家富,孙楚航.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现状、原则及路径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