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胸理痹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2例
2011-06-13张金山
张金山
山东省肥城市中医院(山东肥城271600)
冠心病心绞痛是最常见的心系疾病之一,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社会的老龄化,冠心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笔者自拟宽胸理痹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门诊患者,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血瘀证参照《血瘀证诊断标准》[3];痰阻证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痰瘀互阻证则结合血瘀证与痰阻证确定。排除年龄在18岁以下或75岁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者;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脑出血史者、2级以上高血压、肝肾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精神病患者;伴有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Ⅲ~Ⅳ级、心源性休克;经检查证实为急性心肌梗死。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男性26例,女性16例;年龄 41~72岁,平均56.80岁;病程1~16年,平均5.6年。对照组42例,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龄39~74岁,平均57.20岁;病程8个月至20年,平均5.20年。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冠心病心绞痛基础治疗,如拜阿斯匹林、β受体阻滞剂、调脂药物、硝酸酯类药物等;治疗组加用宽胸理痹汤(柴胡 15g,陈皮 15g,川芎 10g,炒枳壳 12g,香附 10g,白芍 15g,赤芍 15g,丹参 30g,当归 15g,瓜蒌 15g,茯苓 20g,炙甘草6g,炒桃仁 12g,红花 15g,郁金 10g),每日 1剂,水煎分服。两组均以10d为1疗程,共服3个疗程。
1.3 观察项目 临床主要症状、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电图ST-T改变情况(患者每10日复查1~3次心电图)、服药后的不良反应。
1.4 疗效标准[2](1)心绞痛疗效:显效为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有效为疼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有明显减轻;无效为症状基本与治疗前相同。(2)心电图疗效:显效为心电图恢复至“大致正常”或达到 “正常心电图”;有效为ST段治疗后回升0.05mV以上,但未达正常水平,在主要导联倒置T波变浅(达25%以上者),或T波由平坦变为直立,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改善者;无效为心电图基本与治疗前相同。
2 结 果
2.1 两组症状疗效比较 见表1。结果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 见表2。结果示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症状疗效比较 (n)
表2 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 (n)
3 讨 论
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与年老体衰、情志失调、饮食不当、外邪侵袭、劳逸失度、脏腑病变等因素有关。其病机为心脉痹阻,病位虽在心,但与肝、脾有密切关系。七情过激,可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导致气血逆乱,气机升降失常;肝郁乘脾,影响脾运化水湿的功能而酿湿成痰,痰瘀互阻而致血液不能正常运行,心脉痹阻不通,胸痹由是而作。现代中医学家结合西方医学观点认为痰浊为有形之物,流窜经脉,因其黏涩,即可滞着于动脉壁上形成肿块(粥样硬化斑块),又可导致血液凝滞不利,产生瘀血,从而形成一种痰瘀互结的病理状态[5]。故提倡“痰瘀同治”,对痰浊阻塞心脉、气血运行失畅的痰瘀互结证,不仅要活血化瘀,还应祛痰化湿,使痰浊瘀血化而消之、湿邪利而去之[6]。自拟宽胸理痹汤方中柴胡、香附、郁金疏肝理气解郁,川芎、赤芍、当归、丹参、桃仁、红花活血化瘀;白芍、甘草缓急止痛;枳壳宽中理气,陈皮、茯苓、瓜蒌健脾化痰利湿。药理研究表明,柴胡具有镇静、止痛、抗炎、保肝利胆、降血压等药理活性,其有效成分柴胡皂苷可以显著降低小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实验性升高,抑制小鼠实验性高脂血症的形成[7],因此能有效防治动脉粥样硬化。香附能显著降低全血高切黏度,且理气药与活血药配伍在改善血液流变性方面可起到非常显著的协同作用[8]。川芎的化学成分川芎嗪、香兰素和大黄酮均可作用于心肌细胞膜受体,其中川芎嗪有可能作用于α受体,香兰素有可能作用于β受体[9],川芎嗪能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对心肌缺血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川芎嗪能通过阻断内皮素受体而防止心肌缺血的发生[10]。因而施之于临床疗效满意。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学分会.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28(6):409-4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8-73.
[3]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血瘀证诊断标准[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7(3):129.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
[5]沈绍功.一切为了临床,疗效是硬道理-提升中医诊治冠心病疗效水准之浅识[J].中国医药学报,2004,19 (10):587-589
[6]何庆勇,王阶,汤艳莉.基于对应分析的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与合并病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5):561-564.
[7]邵淑丽,柴胡.姜黄对小白鼠实验性高脂血症的预防作用[J].中医药学报,2002,30(4):59.
[8]薛建欣.黄芪、归尾、香附、川芎、赤芍多等配伍对“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1994,19(2):108
[9]张延妮,岳宣峰,张志琪.4种川芎化学成分与心肌细胞膜受体作用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4,29(7):660-662.
[10]濮铭哲,朱文玲,金征字,等.中药川芎嗪拮抗内皮素-1致冠脉收缩效应的初步观察[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96,18(2):13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