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携手” 同走基层——大连日报社文字、摄影记者共赴一线
2011-06-11杨国胜
□杨国胜
(大连日报社,辽宁 大连 116000)
从今年8月开始,中宣部在全国新闻战线广泛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要求新闻工作者强化群众立场,不断提升正确引导舆论、回应社会关切、服务百姓生活的综合能力,充分发挥凝聚人心、团结鼓劲的作用,进一步增强新闻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我们注意到,随着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日益发展,给我们的新闻工作带来很大挑战,如果我们还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脱离基层,我们的新闻就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失去吸引力感染力。
从8月中旬开始,《大连日报》在多个版面设置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栏目,鼓励记者走进乡村、走进企业、走进百姓生活,使用鲜活的、有时代气息的、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采写出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高品质新闻作品。本报摄影部的同事们也和文字报道部的文字记者共同策划,积极配合,采回大量时效性强、贴近民生的优秀稿件。本报摄影专版《视觉》则不惜版面,及时将这些精彩报道刊发出去,受到很好的社会效果。通过实践,我们认为,“图文携手同走基层”有以下优势:
拓宽信息渠道
综观当今世界优秀报纸,包括港台澳报纸,我们会强烈感受到,新闻图片在版面上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信息时代,谁迅速准确地掌握信息和利用好信息,谁就会是赢家。目前情况下,我们大多数媒体仍然实行文字记者战线分工制,一个媒体里文字记者的人数要比摄影记者多得多,文字记者不仅熟悉战线内领域的专业内容,而且信息渠道畅通;而摄影记者没有战线分工,缺少相应的信息来源,在以往摄影记者单独下基层采访过程中,普遍出现的一个问题是难于找到“新东西”,有时虽然也能抓到一些有意思的图片故事,但还是缺少“最新鲜的前沿性的新闻”。有一个例子很有说服力,每年9月1日,中小学开学,摄影记者都要到学校门前去采访,但往往有新意的作品不多。今年开学前,文字记者得知我市某小学创新开展“混龄教育”模式,就是让高年级的学生一对一帮助低年级新入学新生熟悉学校环境、适应学校生活,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意识和相互关心的友爱精神。文字记者早早就把这一线索通知给摄影记者,并一起做了相应策划。采访当天,摄影记者果然被现场的氛围所感染,拍下不少展现童稚纯情的照片。第二天,本报利用一个专版,图文并茂地报道了《上学第一天就认哥哥姐姐》,这比以往的开学报道更有新意和贴近性。无独有偶,记者在同一天的《辽沈晚报》也看到了异曲同工之作。他们的力度也很大,用了三个版报道“开学第一天”。文字记者采写的《“小豆包”状况多 上课20分钟都举手上厕所》、《青春期小插曲初一开学他不和女同桌讲话》等都颇具生活味;摄影记者的图片《课桌上的介绍卡》、《学校里面朋友多》、《小手写大字》视觉表现力都很强。在“走基层”报道中,我们明显感受到,有了与文字记者的合作,摄影记者的好线索越来越多,摄影记者的镜头离生活越来越“近”。
优化新闻资源,提高传播效果
文字报道的长处是能够更容易把事件说得深、说得透。而摄影报道表现得更具体,其优势在于突出事件的现场感,通过图象表达增强新闻传播的影响力。图文相联,便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走基层”报道中,《农村电影“2151工程”大连开先河》的专题报道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本报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共同随着放映组连续几个晚上到大连周边农村敬老院、农民工聚集地进行采访。采写回来的文字稿件语言流畅而极富文才,全面介绍了“2151工程”的背景、影片内容和农民反响。图片表现的夜间农村放映现场生动而有感染力,夜幕下的打谷场,聚精会神的放映员,坐在摩托车上、地上的小观众,文图相配,相得益彰,一个整版的报道社会效果非常好,最终评上优秀文字稿、优秀图片、优秀版面。另一篇关于国际京剧票友活动的报道也很精彩,参与报道的文字记者本身就是一名票友,又长期从事文化艺术领域内容的报道,稿件写得颇具“京腔京调”,摄影记者通过镜头抓拍到台前台后,演员化妆、演出,观众热烈喝彩,中外票友相互切磋、友好交流的丰富场景。最终我们占用了一个整版,以“梨园逢盛世粉墨共登场”为题的报道吸引了许多读者的眼球。笔者从参与“走基层”报道的摄影记者了解到,文图共同作战,大家会从不同角度相互沟通信息,丰富自己的报道内容,增加对优质新闻线索的有效利用。
有利于记者新闻业务水平的全面提高
多年来,我们经常提起“全能型记者”的观念,尤其是现代科技水平的提高,新闻摄影的门槛看似比以前更低了,摄影记者的文字水平也比老一辈更高了,我们希望更多的记者能够成为“多面手”。但我们不能回避的是文字和摄影是新闻战线上的两个兵种,就像战场上的狙击手和机枪手,虽然技术上有接近的地方,但两者在关键时刻各有所长,不可替代。而目前真正能够在对方领域创作出优秀新闻作品的“全能型”记者毕竟是凤毛麟角。摄影记者和文字记者共同走基层,不仅在采访中能够互相取长补短,宣传效果上图文“齐出彩”,而且在业务上也能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因为大家都面对同样的场景、同样的事件,文字记者学习摄影记者从什么角度、构图抓取怎样的瞬间,取得怎样的视觉表现效果;摄影记者从与文字记者的采访中学习到相应领域的专业背景知识,对自己“转作风”、和对采访对象走得近、了解透彻大有裨益。摄影记者的视觉表现手法也应该在这一过程中“改文风”,尽量少用哗众取宠的“超广角”,把英雄人物拍成“高大全”形象;不用以往已经轻车熟路的“摆拍”、或所谓“摆中抓”,把镜头里的人物拍得更平实,更加“有血有肉”。摄影部记者王华同文字报道部记者共同采访完成《秧歌锣鼓闹星海》后,对文字记者稿件中的“平实”就深有感触,自己在写图片文字说明时也格外精心推敲,深挖潜能。最终结果,他的图片文字说明写得比以前大有提高。
另外,在同走基层的采访中我们发现,文字记者遇到好线索,大都喜欢找肯吃苦、业务精、牢骚少的摄影记者,这对摄影记者也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挑战,使大家在竞争压力下走向提高,走向成功。
通过最近一段时间“同走基层”报道的实践,我们也发现了具体操作上的问题:一方面,对主动提供新闻线索的文字记者应给予表扬和鼓励,促进大家树立大局观、合作意识。有时候在版面整体效果上,由于编辑对图片的突出使用会产生遮掩文字稿件“光芒”的情况发生。这种情况下,评优秀稿时,建议报社领导应给予充分考虑。另外,摄影版上评选出的优秀标题奖一般情况下我们都给予文字记者,以示鼓励。另一方面,摄影记者平时应加强与文字记者的沟通,遇到适合文字采写的线索,主动邀请文字记者参与,在实地“走基层”采访中摄影记者往往体力比较强,应承担起对文字记者的照顾。通过最近一段时间“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报道的实践,我们认为“图文携手同走基层”拓宽了新闻报道的视野,起到了不同兵种互补,优势资源整合的双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