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澧县小叶”野茶悠远的文明演化
2011-06-08周小云
周小云
(澧县湘澧茶堂,野茶与文化研究所·澧县·415500)
“人们所认识的5000年中华文明在当时其实早已脱离了蒙昧时代,文明的曙光和萌芽事实上在一万年前后开始出现[1]”。“澧阳平原是我国史前文化最发达的地区[2]。”“城头山古城的发现,把中华文明历史上建城史往前一推就是一千年[3]。”“城头山城址的发掘,对研究文明的起源,原始农业的起源和发展,长江中游地区史前文化的演变,具有极重要的价值[4]。”本文在诸多成果的基础上展开研究:澧阳平原一万年的文明起步与发展,演进了城头山六千年古文化的全面兴盛。
1 澧阳平原一万年文明起步的历史渊源
1.1 优越的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
据《澧县志》记载:“澧阳平原是在一万年前由澧水及其支流涔、道、澹、洈的历史水患冲积而成的江河平原,总面积约500平方公里,背倚武陵山余脉,面临洞庭湖盆地,有襟江带湖之势,控山锁河之险,形成山、丘、平、湖四种自然区。生物资源中,农作物达270种,树木317种,西北山区野生植物种类繁多,森林植被演替明显并有野生茶。远古洪荒先民即在此生息繁衍,据考古证实,属10万年前的三苗部落[5]。”日本环境考古研究室负责人安田喜宪断言:“当时的人们结束摘野果、打野兽为生的历史后从武陵山下来,肯定要来到澧阳平原,先把这里的野生稻驯化为栽培稻[6]。”
1.2 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文明曙光
澧阳平原和四周,分布着由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400余处原始社会遗址群。以虎爪山文化遗址距今30多万年为最早;宋家溪遗址距今约1万年为最晚。1988年在澧阳平原大坪乡彭头山发掘出土了距今9000年的绳纹红陶罐(图1)[6]。”
图1 澧阳平原9000年彭头山文化时期的绳纹红陶罐
1.3 新石器时代早期稳定聚落的形成
彭头山古文化遗址是长江流域也是全国迄今发现最早且保存最好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聚落遗址,已被命名为“彭头山文化”,得到国内、国际学术界的认可[6]。随后发掘的《湖南澧县八十垱新石器时代遗址》,是彭头山文化聚落遗址的延续和发展。1993年“彭头山文化”被正式写进武汉大学考古系的教科书。
1.4 皂市下层文化与汤家岗文化星罗棋布
随着彭头山文化的影响和发展,先民在平原上建造了用黄色粘土为主夯筑而成的200多处居住址和汤家岗文化水稻田(图2)[7],址中留下的陶器等文物[6],证明皂市下层文化和汤家岗文化在重大历史变革中,绽放出中华早期文明的曙光。
图2 城头山汤家岗文化时期的稻田灌溉水池(未完全揭露)
2 城头山遗址蕴藏六千年陶杯文化
2.1 大溪文化全面兴盛
“考古学、人类学和民俗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我国香港受到了澧阳平原汤家岗文化影响。因为大溪文化是长江中游一个重要的新石器时期文化,同时期还影响珠江三角洲‘大浪文化’包括香港在内的‘大湾文化’[8]。”因此,日本国际文化研究中心对城头山和澧阳平原的大溪文化表现出浓厚兴趣,并出资2000万日元联合考古(图3)[9]。
图3 日本专家在城头山考古工地
2.2 城头山——一个文明的古城应运而生
“城的出现是聚落形态演变的结果[1]。”城头山,位于澧阳平原西北部的车溪乡南岳村徐家岗。山上面积228亩(约15万平方米)(图4)。湖南省和澧县的文物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安营扎寨,探古溯源,发掘、出土文物1.6万余件,终于揭开了城头山之谜:城头山古城是大溪文化早期建造在汤家岗文化基础之上的中国最早的古城;城头山古城发现和揭露了6500年前世界上最早的水稻田;城头山发现和揭露了最早最完整的祭坛和众多的祭祀坑;城头山发现和揭露了大溪文化早期筑造并烧制过的陶窑群和土陶杯(图5)[3]。“中华文明起源的探寻因此发现而前推至少1000年[10]。”
图4 城头山古城址所在地
图5 城头山大溪文化早期时擂钵、罐、烧开水的陶豆与陶釜等三种土陶杯
2.3 六千年陶杯文化
“城头山中心发现了8个陶窑,在中国许多新石器时代遗址中,许多根本不做陶器[11],”“对澧阳平原丰富的遗址要进行系统研究[12]。”“如此完整的制陶作坊区,在史前考古中实属罕见[2]。”城头山古城出土了各个文化时期的陶窑、陶片、陶器和大量用作祭祀、随葬、宗教活动、日用或者交易的各种陶制品特别是土陶杯。共复原陶器近4千件[8]。”
2.4 四次筑城演进中国文化史
第一次筑造发生于6500年前的大溪文化早期,考古发掘主要是:陶窑群、陶杯、陶器等;第二次筑造发生于5500年左右大溪文化三至四期之间,考古发掘了分室而居的台基式陶杯使用居住遗址,制陶遗址等;第三次筑造发生于5300年左右的屈家岭文化早期,考古发掘了台基室陶杯使用大居室、陶窑群及完整的陶制饮、食器等;第四次筑造发生于4800年左右的屈家岭文化中期,考古发掘了多种多样的陶器与陶器盖特别是陶杯等[2]。“屈家岭文化中晚期,以城头山为起源的陶杯文化随江汉平原和洞庭湖西北岸的原始民族集团力量影响传播到整个中原并发展到黄河流域[13]。”
2.5 石家河文化中期洪水泛滥时的衰亡与变迁
“城头山古城跨越著名学者苏秉崎称之为古国、方国、王国三大阶段的历史年限,大约在四千年前左右被废弃。城中有被洪水淹过的痕迹[10]”。“洪水泛滥后直隔了1000多年到春秋战国时代才又重新发达起来[1]。”
2.6 大禹治水后的重新发达与发展
茶史专家朱自振先生指出[注]:从茶的药用到饮用,从饮用到发展为茶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巴蜀地区是我国也是世界茶叶文化和茶业的摇蓝,在战国时(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便存在一定发展的茶业了。我国饮茶的习惯和茶业,是在秦灭巴亡蜀以后才慢慢传播开来的。秦人取蜀后,随国家的统一和各地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茶叶的生产、贸易,不但在巴蜀,而且在两汉时的荆楚等地方,也进一步发展了起来。两汉茶业的发展,首先表现在茶区的扩大上,这时长江中游的荆楚广褒范围内已经有茶和饮茶,而且茶的生产和饮用,可能已经经荆楚一直传到长江下游和浙江沿海一带了[注]。
春秋战国时,澧阳平原属楚文化腹地。根据上述茶史学推论,两汉时期,茶叶的生产、贸易在澧县得到传播和发展。所以到了南北朝时期至唐代,饮茶、舞蹈和曲艺融为一体逐渐成为澧县民间主要的娱乐形式。宋代以后,出现了丝弦茶座。元代,产于澧县(古称“澧洲”)、采摘“澧县小叶”野生茶鲜叶创制的“小大方”茶曾列为名茶贡品。明末清初,民间茶馆风起云涌。中华民国时期,县城有私人开办茶戏合一的戏院[6]。
3 “澧县小叶”野茶的漫长进化及发展前景
3.1 漫长的演化与开发
澧县位于中国东部新华夏系构造第二沉降带南部,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的有山丘也有平湖的独特地势轮廓,形成水热再分配的多样地方气候。桐山,澧县西北边陲,南俯滔滔澧水,北仰滚滚长江,东落澧阳平原,西接太青壶瓶,全山峰峦俊秀,沟壑交错,谷地遍布,属武陵山余脉支系,平均海拔600米,年降雨量1300毫米以上,年平均气温13.8℃,年相对湿度在80%以上,具有凉湿的山地森林气候特征。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750小时,无霜期年平均261天,19条山泉纵横338公顷混交林间,我国南方最古老、药用价值最高、树龄320岁的特大枸骨树及其群落分布于此,100岁以上的古松随处可见,50多种珍稀野生动物神仙般的在这里修养生息,58科99属122种植被种类覆盖的土壤母质为紫色页岩发育分化而成的酸性土壤,非常适应小叶野茶生长。经过茶树同源分居现象的复杂演变后形成的具有喜温、喜湿、适寒性状的小乔木和灌木型小叶野生茶树,在大、小桐山落地生根。据《澧县志》记载,澧县野茶应演化于新生代中期五千多万年前[6]。
又据查,1973年前后,澧县开展农业大普查,普查人员称在山区发现了疑似野生茶树,但随后被压倒一切的批林批孔运动半途中止。2003年10月,澧县湘澧茶堂在其生产基地——大小桐山发现了小乔木型和灌木型小叶野生茶树群落及特大枸骨树群落,随即报告给省市县农林部门,并自费8万余元进行了“两大古树群落”的实地普查,报告送检专家考证与科学鉴定[14,15]。湖南省林科院林业研究所2004年2月20日《对湖南省澧县枸骨树和野生茶树群落及其优良单株木蕊样品年轮与价值的鉴定书》称:“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于2004年2月19日至20日,对湖南省澧县湘澧茶堂周小云同志发现报告的位于澧县太青乡小桐山的小叶野茶树(树高3.02米,胸径0.33米)进行了生长锥木蕊采样样品测定,其中,……小叶野茶树木蕊样品净长度为16.5厘米(去皮与椭心),其木蕊样品平均每厘米年轮数为9,折合该树总年轮数为148。这样大的枸骨树和小叶野生茶树及其所形成的群落在我省及我国南方地区罕见,具有重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价值,应遵循‘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进行保护与利用。”
同年4月,澧县人民政府、常德市人民政府、(图6)湖南省人民政府分别以澧政[2004]40号、常政[2004]32号、湘政[2004]28号等文件批请省科技厅立项,于6月2日以湘科计字[2004]101号计划编号为04NK3085号下达文号批准了《太青野茶系列产品研究与开发》的科研项目。并于当年研制出“太青野芽王”高档绿茶获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主办的“名优绿茶评比银奖”奖牌及证书,2005年11月在湖南省茶叶学会组织的“湖南十大名茶评选”中荣获“湖南名茶一等奖”奖牌及证书;2006年4月获(第十三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中国名茶评比金奖”奖牌及证书;同年七月获湖南省科博会“科技创新金奖”奖牌及证书;8月再获世界茶联合会在香港举办的第六届国际名茶评比“国际名茶金奖”奖牌及证书(图7)。从此,纯天然的小叶野茶成为党政机关定点采购、市场畅销、消费者信得过的无污染绿色饮品(图8)。《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花卉报》、《茶叶通讯》、《湖南日报》、《长沙晚报》、《湖南卫视》、《常德日报》(图9)、《常德晚报》、《澧县电视台》等四级多家新闻媒体曾争相连续报道。至此,“太青野茶”曾连续三届被农业部认证为“无公害产品”“太青野茶基地”被省农业厅连续三届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图10)。中共澧县县委、澧县人民政府曾授于“太青野茶”“无公害农产品奖”奖牌。(图11)
图6 澧县和常德市人民政府批文
图7 “太青野芽王”获奖证书
图8-1 工商等部门授予的各种荣誉
图8-2 国家专利局、省茶叶学会授予的证书
图9 《湖南日报》、《常德日报》对“太青野茶”的连续报道
图10 农业部、省农业厅颁发的第三届连续认证、认定证书
图11 澧县县委、县政府为“太青野茶”颁发奖牌及奖金
3.2 特征特性
3.2.1 形态特征
“澧县小叶”野生茶树植株属自然形成的生态型较为稳定的小乔木型和灌木型两种树型,无需人工修剪控制,且树冠美观成型。小乔木型茶树树高3.38~4.29 米,主干 1.95~2.83 米,分支部位较高,树幅 1.41~2.76米,干径 11~28厘米,树姿半张开,分枝较密。叶长椭圆或椭圆形,叶脉11至13对,叶齿较密,叶色深绿,叶质偏厚较软,芽叶绿色,茸毛较少。花径3.9厘米,花瓣7片,柱头3裂。灌木型茶树树高2.83~3.02米,树姿较直立,分枝较密,批张成自然圆形,树幅8.9~10.8米。叶小椭圆形,叶脉12~14对,叶齿18~32对且成齿牙形和锯齿形,叶长5至10厘米,叶宽2至4厘米,叶色绿,叶质软而偏厚,芽叶淡绿,茸毛少。花径3.8~4.0厘米,花瓣7~8片,柱头3裂。以上两种树型,轴状,根系发达,主根粗壮垂直土壤深层达2.5米以上,一、二级侧根呈螺旋状排列,与主根和发达的吸收根形成庞大的根系吸收系统。
3.2.2 品质特性
“澧县小叶”野茶具有在优良的生态环境下自然野生和发育,生命周期200年以上,不需使用农药和化肥且枝繁叶茂无污染等生物学特性(图12);具有光合速率高、呼吸强度大、营养功能强、水分机理协调、合理休眠耐寒的生理特性;具有野生苗移栽、种子有性繁殖与扦插无性繁殖均可的生理特点;更具有氨基酸总量、茶多酚总量和水浸出物含量明显高于普通茶叶等生化品质特性及药理特性等(图13)。
图12-1 太青野茶农残、重金属检验报告
图12-2 太青野茶土壤检验报告
图13 太青野茶主要内含成分检验报告
3.3 前景展望
综上所述,“澧县小叶”野茶历史悠久,品质独特,文化底蕴独出一帜。她根植于桐山的沃土,从远古走来,溶进了先民的血液,历经了千万年的演化,如今她不仅是中国的骄傲,更是世界的极品。今天,当我们将城头山这个装满史前文化遗址并有独特史学价值的“仓库”打开复活在世人面前的时候,当我们面对4800至6500年之间的制陶遗址、陶窑群和土陶杯等近四千件复原陶器的模拟现场,当我们领略“澧县两大古树群落”的发现与城头山古文化遗址的发掘一脉相承的韵味时,站在城头山先民“物尽其用,敢为人先”首创陶杯文化的高度,才能深刻领会江泽民总书记1995年视察澧县时亲自题名《城头山古文化遗址》八个大字的重大意义(图14),仔细审视2011年上海世博会将《城头山遗址》制作成《中国最早的城市》大型模型在中国馆向世人展出的独特价值,还要审慎发掘“澧县小叶”野茶历经沧桑、永不衰竭的文化、科学内涵。
图14 江泽民总书记视察澧县时欣然题名
1 俞伟超.城头山古城至少是当时一个地区或古国的政治文化中心[N].南方周末,1997.1.
2 何介钧.关于城头山遗址的发掘情况北京专家论证会1997.7.
3 何介钧.可以证明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同伟中华文明的摇篮南方周末1997.1.
4 何介钧.澧县城头山新石器时代古城址[J].湖南画报1994.(4).
5 龙泽巨.澧阳平原:中华早期文明的奇葩[J].湖南文史1999.1.
6 澧县地方志编纂办公室.澧县志1993.8[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7 国家文物局.1997年全国重大考古新发现提名荣誉奖[N].中国文物报,1993.1.
8 何介钧.震惊世界的考古大发现[N].湖南画报,1999.1.
9 赵雨彬.中日联手叩问澧阳平原[N].三湘都市报,1998.12.12.
10 赵世龙等.六千年古城横空出世[N].南方周末,1997.1.31.
11 俞伟超.把古文化遗址保护好,增加全国人民的凝聚力.北京专家论证会,1997.7.28.
12 黄景略.江南地区内容最丰富的一个遗址,北京专家论证会,1997.7.28.
13 单先进,曹传松,何介钧.澧县城头山古文化遗址调查与试掘[J].文物,1993(12).
14 吴兴华.澧县茶商出资8万元实地考察,我国首次发现小叶野生茶树群落[N].长沙晚报,2004.2.24.
15 陶海音,杨 俊.澧县发现两大古树群落[N].湖南日报,2004.2.24.